APP下载

巴林特小组在我国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研究进展

2020-01-11张全英朱玉花张彦平王承云刘林纳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36期
关键词:新入巴林规范化

张全英,朱玉花,张彦平,王承云,刘林纳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新乡 453100)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新入职护士培训,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1]。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作为护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服务质量,是各级护理管理者关注的问题[2]。目前我国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内容多由各地各级医院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尚缺乏统一标准,且主要集中在临床工作基本技能的强化培训及护理礼仪培训,缺少对新入职护士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角色适应、职业认同感、组织认同感、适应过程中的转型冲击的关注[3-4]。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过程中需重视新入职护士的个体感受,以往研究证实巴林特小组活动可提高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同理心等[4-6]。本研究现对巴林特小组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管理人员构建规范化培训模式提供参考。

1 巴林特小组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

巴林特小组是由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心理治疗师Michael Balint和社会工作者Enid Balint于20世纪50年代在伦敦创建[7]。该小组创立之初致力于帮助家庭全科医生发现和解决在治疗实践中遇到的与心理学相关的问题,并且重点针对医患关系进行讨论,以提高其沟通技能,减轻其职业压力。随着巴林特小组的持续发展和推广,巴林特小组活动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教育领域。

在中国,巴林特小组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与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关于巴林特小组的实践相对较少,且处在初步阶段。巴林特小组最早由德国专家于2003年引进中国,在德国弗莱堡大学和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共同开展的“中德合作心身医学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中,德国专家演示了巴林特小组工作模式。2005—2008年,欧盟亚洲资助项目的推行使得巴林特工作在中国得以发展,数百名医生在参与培训后将巴林特小组运用到自己所在医院[8]。2011年5月,第一次中国巴林特会议在北京召开。如今,中国已经加入国际巴林特联合会。国内已有将巴林特小组应用于临床医生培训的实践研究,并且采用多种方式验证了巴林特小组可以提高医生的医患沟通和职业技能,使医生能更加客观分析、看待患者的情绪和反应,提升医护的同理心、抗压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减少工作中的被动感和疏离感,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同时能够缓解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提高工作效率,能够更好地去应对以前无法应对的患者,以更加灵活的处理方式去应对医患关系[9-10]。后来也有越来越多的护理队伍加入到巴林特小组中,证实了巴林特小组可以改善护士的沟通水平、共情能力及护理质量[11-12]。目前,在同济医院、武汉市心理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东方医院等,巴林特小组已经成为医院临床医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教师和心理咨询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当中也开始尝试开展巴林特小组的相关活动[13-14]。

2 巴林特小组的活动模式

2.1 巴林特小组的组成巴林特小组通常由8~12名成员组成,由1名接受过巴林特小组专业培训且有心理学相关经验的成员担任组长[15]。巴林特小组成员的专业背景并无特定要求,组长则需具备组织活动能力且能胜任小组督查工作,可为成员创造封闭、安全的环境,并在小组活动进行过程中严格把控时间、规则及讨论方向。

2.2 巴林特小组的活动流程巴林特小组活动时间并无严格规定,通常根据成员自身情况按照每周、月、季举办1次或多次,每次耗时1.5 h左右。巴林特小组活动一般分为5个步骤[16]:(1)由组长说明活动的流程及保密规则,邀请小组成员自愿分享案例(包括临床工作中的真实负面经历、不良情绪体验及造成自身心理问题的事件),若想分享案例的不止1个人,则由组长组织想分享案例的组员轮流简单陈述案例,再由成员投票选择案例;(2)确定案例之后,汇报者进行案例分享,尽可能详细地描述案例细节,分享过程中不允许其他成员打断汇报者;(3)案例分享结束后,成员可对案例中的细节或疑问进行提问,汇报者进一步补充细节或澄清疑问;(4)汇报者回答完问题之后退到圈外,成员以第一人称从不同角度或角色述说感受,例如:“如果我是患者,我可能感受到了……我会做……”原则是只谈感受,不分对错,不做任何评判;(5)成员陈述结束后,汇报者返回圈内,总结自己在听完讨论后的新感受、新想法;组长最后对整个案例、讨论过程等进行总结,也可根据案例和情景制出“雕塑”模型,汇报者和小组成员利用位置关系、身体关系还原当时的情景,将隐形的人际关系显性化,带给小组成员更震撼、更冲击人心的情感体验[7]。

3 巴林特小组在我国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新入职护士作为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工作初期通常面临环境、角色等各个方面的挑战,若适应不良则会影响新入职护士的身心健康,导致其工作满意度下降甚至离职,进而影响到护理质量及整个护理队伍的建设。研究显示,新入职护士的焦虑、抑郁得分高于其他群体[17]。张新红[18]针对235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发现新入职护士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危人群。因此,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不仅要注重临床技能与理论培训,同时也要重视新入职护士的心理健康。如何帮助新入职护士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完成角色转变是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已有护理管理者开始尝试将巴林特小组应用到新入职护士培训中,干预时间、干预频率根据医院自身情况而定,研究方法包括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评价指标包括护患沟通能力、同理心、自我效能等。

3.1 改善新入职护士的护患沟通技能张晓瑾等[19]应用巴林特小组模式对24名新入职护士进行48个学时的干预,干预结束后分别使用《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量表》对新入职护士的沟通能力进行他评和自评,结果显示,参与巴林特小组活动的新入职护士在活动后的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活动前,且显著高于同期未参与巴林特小组活动的新入职护士。李丹[20]对30名新入职门诊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巴林特小组培训,对照组接受传统培训模式,结果表明巴林特小组新入职护士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各方面选项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目前国内通常采取传统的专题讲座模式对护士的沟通能力进行培训,新入职护士由于缺乏临床经验,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21]。巴林特小组将真实案例与角色体验相结合,使得隐形的人际关系显性化,让小组成员能够从多个角度尝试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从而有效地提升其沟通技能。

3.2 提高新入职护士的共情能力程迪等[5]对45名新入职护士进行为期6个月的巴林特小组培训,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同理心培训方式,培训结束3个月后使用《同理心自评问卷》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巴林特小组的新入职护士同理心提高更为显著,说明巴林特小组培训对成员的共情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巴林特小组中分享的案例均来自护士的亲身体验,案例讨论过程中可为分享者提供感情宣泄的途径;组员的提问可帮助分享者发现与患者交往过程中的盲点,唤起护士对自身行为的重新思考,更直观地强化新入职护士换位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护士的同理心。

3.3 提升新入职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李圣芳等[22]使用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对214名新入职护士进行培训,对照组则进行常规规范化培训,以探讨巴林特小组活动对新入职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林特小组护士在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培训前后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即护士对自身完成护理工作或行为的总体自信心,可缓解应激对个体产生的消极影响[23]。巴林特小组活动允许护士自由讨论,小组成员通过倾听、提问、体验角色的方式剖析职场中所遇到的困难,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进而促使其肯定自我,建立信心。

综上所述,巴林特小组活动已从整体护士细化到了专科护士,且在应用过程中呈现出良好的效果。但巴林特小组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报道较少,之前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巴林特小组对新入职护士沟通能力、情绪调节方面,没有涉及其对新入职护士其他方面的影响,未来需继续挖掘巴林特小组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应用的深度并拓延其应用的宽度。总之,基于巴林特小组活动的初衷和应用效果,结合护理人员在护患关系的第一感受,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是医院护理质量提高的必然要求。巴林特小组为新入职护士步入临床工作做好衔接,在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意义重大,将其列入到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中将是一种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新入巴林规范化
新入职护士工作价值观、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心理弹性研究
法拉利包揽一二名 周冠宇首秀获积分——2022F1巴林大奖赛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小组合作学习联合翻转课堂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结对名师 搭建平台 形成机制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计岁的规范化与年谱编纂体例
巴林连续驱逐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