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犊牛腹泻的综合诊治

2020-01-11赵红星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车前草白头翁浸膏

张 虎,赵红星

(1.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明永镇畜牧兽医站,734000;2.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畜牧兽医站,734000)

犊牛腹泻,俗称犊牛拉稀,是犊牛胃肠粘膜表层乃至深层的炎症,是犊牛最为常见的一种病。 此病多发于出生1 周至2 周内的犊牛。

1 症状

1.1 轻症的腹泻:犊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排淡黄色、淡灰色、黄褐色、黄绿色或暗色的粘稠稀便,甚者排水样便。 粪便中有时含有絮状粘液及血液,有的呈酸臭。 犊牛肚腹卷缩或膨胀,有时出现腹痛现象,肠蠕动音多增强。 一般体温、脉搏及呼吸无明显变化。

1.2 重症的腹泻:主要症状是剧烈的腹泻,不断排出水样便,有时混有粘液或血液,呈酸臭或腥臭。 肠音多亢盛,伴有腹痛。 犊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眼窝塌陷,皮肤失去弹力。 体温多升高,脉搏细弱,呼吸增数。 全身无力或卧底不起,四肢发凉,有时出现昏睡,全身痉挛等神经症状。

2 病因

犊牛消化器官的机能还不完善,适应能力差,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病。 具体情况如下:

2.1 久卧湿地,腹部受凉或天气突变,暴雨浇淋,因而影响胃肠的消化机能。

2.2 母牛发情,乳汁改变;母牛过量运动使乳汁过热,或有乳房炎等疾病,乳汁中混有小凝块;人工哺乳时,乳温偏高偏低或不能定时定量。

2.3 犊牛啃食粪便、泥土及不良饲草;或胃肠内细菌(包括大肠杆菌、副伤寒杆菌)因机体抵抗力减弱而呈现致病作用等。

3 治疗措施

此病不难治愈,如因条件限制,拖延日久,不仅影响犊牛的正常发育,甚至会造成犊牛死亡,因此,治疗本病的原则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3.1 抗菌素、磺胺疗法:抗菌素对本病有较好的效果,通常内服合霉素、四环素或金霉素1~2g,也可内服黄连素 1~2g,每日 1~2 次。

磺胺类药物可内服磺胺脒片(每日2~3 次)、长效磺胺(每日 1 次),每次用量按体重0.1~0.2g/kg 计算。

3.2 对症疗法: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在临床上肌注硫酸庆大霉素,和硫酸黏菌素配合使用,有时考虑与中药疗法辅助治疗。 但对于呈现脱水、心力衰竭及中毒严重的犊牛,必须及时采取强心、补液、解毒等措施。 补液可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葡萄糖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液300~500ml,根据脱水情况,每日可输液 2~4 次。强心剂可用0.5%强心尓液5ml 或20%安那加液2ml。 为了解除酸中毒,可以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液 50~100ml。 有腹痛现象时,可内服颠茄酊5~6ml,或肌注安乃近 5ml。

3.3 中草药疗法:比较有效的中草药疗法有以下几种,可根据具体情况而用。

3.3.1 复方车前草浸膏: 用车前草浸膏(车前草500g,加水 1000ml,煎成 200ml 浸膏)25~30ml,加黄芩末4g、白头翁末2g,合为舔剂,一次内服。

3.3.2 复方萎陵菜浸膏:用萎陵菜浸膏(制法同车前草浸膏)25~30ml,加黄芩末、白头翁末各 2~3g、龙胆末 2~4g、百草霜 1~2g、甘草末 3~4g,合为舔剂,一次内服。

3.3.3 乌梅止泻散:乌梅75g、姜黄 10g、黄连或黄柏10g、猪苓10g,共为末。制成舔剂,每日一副,分二次内服。

3.3.4 犊牛止痢散:黄芩 2g、黄柏 2g、白头翁 2g、甘草3g、百草霜1g,共为末,用温水调成糊状灌服,每日一次。

3.4 新针疗法:取穴:后三里、中脘(脐前12cm,正中一穴)、天枢(脐旁6cm,左右各一穴)、止泻(脐后8cm,正中一穴)。 针刺法:后三里直刺3cm,行提插法强刺激; 中脘、天枢、 止泻三穴,直刺1.5~3cm,行捻转中等刺激。

4 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犊牛腹泻,必须采取积极的群众性预防措施。

4.1 加强妊娠母畜的饲养管理,给足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以保证胎儿正常发育。

4.2 加强犊牛的管理,防止久卧湿地、暴雨浇淋及腹部受凉;不要让犊牛啃吃粪便、泥土及污染的饲料。 并给予适当运动增强其抗病能力;人工哺乳时要定时定量,防止乳温过高过低。

4.3 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以草木灰、生石灰或来苏儿等进行圈舍消毒。

4.4 当牛群中有大量犊牛发生腹泻时,可以对以后出生的新生犊牛,从生后第一天起,内服黄连素、长效磺胺、土霉素或四环素等1.5~2.0g,每天一次,共三次,可收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猜你喜欢

车前草白头翁浸膏
白头翁
指甲花,车前草
车前草巧治痛风
青橄榄浸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土路上的车前草
土路上的车前草
中药浸膏粉吸湿性的评价方法
想改名的白头翁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暖宫孕子丸浸膏中黄芩苷含量
温度对3种中药浸膏片包衣工艺参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