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秦川牛子宫扭转的诊治病例
2020-01-11王登位
王登位
(甘肃省泾川县畜牧兽医中心红河工作站,744300)
妊娠母牛通常在孕后期临近分娩容易发生子宫扭转,是比较常见的产科病,指母牛子宫围绕自身纵轴发生90-360 度扭转,不同角度的扭转对产科处理的难易程度起决定性作用,通常以靠右侧扭转较为多见。
1 发病情况
泾川县城关镇阳坡村肉牛养殖场负责人电话陈述,牛场有一秦川孕牛即将分娩,从早晨9点开始出现分娩症状,预产期超一天,到下午5点牛出现踢腹、起卧、出汗、回头观望、流泪等症状,产道检查触摸不到子宫颈口和胎儿。 到场后通过产道检查,随即初步确诊子宫扭转180-360度。
2 发病原因
由于近年来舍饲拴系饲养,牛的活动受限,运动量低,饲料单一。 妊娠后期由于牛舍不平整,母牛起卧时前躯低后躯高,子宫在腹腔内呈悬垂状态,子宫内胎儿体型和重量过大,无法同时与腹部发生转动,从而出现子宫向一侧扭转。 母牛急剧转动躯体使孕角发生扭转,尤其在临产期出现起卧不安时更容易发生。 母牛分娩时,胎儿由下位转为上位时,因其转动急剧造成本病;饲养管理失宜和运动不足,如长期休闲,以致子宫弛缓导致本病。
3 临床诊断
一般无前驱症状,多为孕后期突然发生。
3.1 产前扭转: 发病孕畜不安和阵发性腹痛 (摇尾、前肢刨地、后肢踢腹、或起卧、滚转),出汗,食欲减退或废绝,卧地不起,拱腰努责,反刍废绝、磨牙等,但不排出羊水。
3.2 临产时扭转:患牛虽有分娩预兆,但胎儿不能进人产道,胎膜亦不能露出阴门。 阴道或直肠检查时均引起患牛剧烈努责。 阴道检查阴道壁干涩,子宫颈部呈紫红色,黏液塞红染,阴道壁紧张,越向前阴道腔越狭窄,阴道壁前段可见或大或小的螺旋状皱襞,根据阴道腔或皱襞的走向,确定捻转的方向;阴道前端的宽窄及皱襞的大小,依扭转的程度为转移,扭转不超过90°时,术者手臂可自由通过;扭转180°时,手仅能勉强伸人;扭转达270°时,手不能伸人,360°时,阴道拧闭。 直肠检查,在耻骨前缘可触及子宫体扭转处如一堆软而实的物体,阔韧带从两旁向此处交叉。 有时粪带血。
4 手法矫正
4.1 产道内或直肠内矫正法:如果奶牛发生轻度子宫扭转,且胎儿肢体被挤到阴道皱壁内,最好先将大量的温肥皂水、注入到子宫内,接者将胎儿两前肢或后肢用手握住,拴系产科绳。 拉出胎儿的过程中同时朝子宫扭转相反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可能将子宫矫正,然后拉出胎儿即可。
4.2 滚转法:先检查子宫扭转方向,妊娠孕牛以子宫扭转方向的反方向侧卧,将其后躯垫高,并使两后肢和两前肢沿纵轴捆绑到一根木头,助产人员从产道将胎肢或者子宫颈握住,进行固定,接着由助手分别将两前肢、 头以及两后肢握住,从而判断子宫发生扭转的方向,然后使奶牛快速朝向同一侧进行翻转,且注意翻转一次进行一次检查,检查翻转是否有效,不允许连翻,直到子宫彻底复原后停止翻转。 如果翻转成功,则能够摸到开张的阴道前端,且阴道皱襞会完全消失;如果翻转无效,则没有发生变化。 子宫复原后,要对阴道进行检查,如果比较宽松,且阴道皱壁已经消失,则能够产出胎儿。 如果病牛进行第一次翻转后没有成功,可将其先慢慢翻回原位,重新再进行翻转,有时甚至需要进行数次才能够使子宫完全复原。 病牛翻转成功后要注意进行单独观察,饲喂容易消化的饲草,给予少量的精料。 如果病牛体质虚弱,则需要进行静脉补液。
5 药物治疗
原则:止痛、止血、排恶露。
5.1 西药:头孢噻呋钠15g,安痛定50ml,止血敏30ml,缩宫素 30ml。 连用 3天。
5.2 中药:当归 30g、川芎 25g、桃仁 45g、红花15g、香附 25g、荆芥 25g、炮姜 30g、瞿麦 25g、急性子 25g、酒大黄 30g、甘草 15g、芡实叶 15g,煎汤,候温灌服。 连用5 剂。
6 小结
通过三次滚转法子宫颈口恢复,可触摸到胎儿,确诊胎儿已经死亡,随即头和两前肢拴系产科绳胎儿朝子宫扭转相反方向进行转动,顺利拉出胎儿。 加强孕后期牛的饲养管理和营养可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