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牛腹泻的辨证施治
2020-01-11卢冠男
卢冠男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北城铺镇畜牧兽医站,743300)
耕牛腹泻发病较多,病因、病情有所不同,笔者就近年临床病例的辨证和施治情况介绍如下。
1 发病资料
自2009 年以来,我站前后治疗耕牛腹泻168例,其中脾虚型52 例,寒湿型48 例,湿热型32例,肾虚型13 例,积滞型23 例。 临床以脾虚型多见,其次是寒湿型、湿热型、肾虚型,积滞型较少见。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 多因内伤外感、饲养不当、采食霉变的草料等,致使脾胃受损消化吸收障碍,造成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泄泻。 耕牛患病后,粪便稀薄如水,或混有粗糙未消化的草、料,病畜体质逐渐消瘦,若治疗不当病情可继续恶化,甚至死亡。
2 辨证施治
2.1 脾虚型 发病缓慢,患畜体质渐瘦,毛焦肷吊;病初食欲如常,继则食欲减少甚至废绝,饮水增多,水草不能腐熟,精微不能运化,清浊不分,粪水齐下;鼻寒,耳凉,腹内肠鸣,不时作泻;唇舌淡红,舌面无苔,脉象沉细无力。 治疗以健脾燥湿利水。 方选青皮散加减:青皮、川朴、枳壳、白术、当归、川芎、陈皮、山药、山楂、扁豆、云苓、泽泻、车前子各50g,甘草20g,大枣为引,水煎候温灌服。
2.2 寒湿型 多因久渴失饮,空腹误饮凉水过多,或过食冰冻草料,或因久卧湿地,暴雨淋漓,风寒侵袭,以致寒湿之邪由表及里,传入于脾、大肠,停而不散,滞而不行,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水不能入膀胱,而随大便排出。 病畜口色淡灰青黄,脉象沉迟。治疗以补气养脾,燥湿开胃。方选加减益脾黄芪散:黄芪60g,党参、苍术、川朴、陈皮、云苓、泽泻、车前子、干姜各 50g,升麻 30g,甘草20g、生姜、小枣为引,水煎候温灌服。
2.3 湿热型 多因暑天炎热,劳役过重,喘息未定乘饥饲喂过多,或喂霉败不洁的草料,或饮污秽浊水,热毒积于肠中。 口内燥热,口色、结膜潮红。 治以凉血解毒为治则,方选加减白头翁汤:白头翁80g,秦皮、黄柏、黄连、黄芩、苦参、郁金、木通、诃子、白芍、栀子、陈皮、猪苓、泽泻各50g,生地60g,甘草20g,炒槐花为引,水煎候温灌服。
2.4 肾虚型 精神沉郁,多卧少立,四肢发凉,粪稀如水,一般夜间泻重,或气候变冷、重役之后泄泻发作,严重时肛门失禁,粪水外溢;有时腹下或四肢浮肿;唇舌淡白,脉象沉细。 治疗以温肾健脾,涩肠止泻。 方选加减参苓白术散:党参、山药各50g,云苓、白术、扁豆、莲肉、诃子、乌梅、陈皮、山楂、地榆炭、苍术、猪苓、泽泻、木通各50g,甘草20g,石榴皮为引,水煎候温灌服。
2.5 积滞型 因饥饿暴食,或采食难以消化的饲料,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 病畜食欲减退或废绝;口内发臭,粘膜红燥;粪便稀薄,气味酸臭,有时其中混有未消化的饲料;间有轻微的腹痛,脉象沉数。治疗以清热利湿,消积导滞。方选曲麦散加减:神曲、大黄、麦芽、山楂各60g,苍术、陈皮、枳实、莱菔子、云苓、泽泻各 50g,槟榔 100g,甘草20g,生姜、大枣为引,水煎候温灌服。
按上述分型施治,一般服药2~3 剂,泄泻即可减轻,反刍、食欲恢复,必要时继服3~5 剂,即可痊愈。
3 典型病例
2016 年10月18日,通渭县北城镇黄龙村王某某来我站求诊自家5 岁母牛,畜主诉:因重役后饮水过多而发病。 食欲、反刍减少,精神沉郁,泻水样粪便已半月余。 病牛鼻耳俱凉,唇舌淡白,脉浮数。 诊为脾虚泄泻,用青皮散加减:青皮、川朴、枳壳、白术、当归、川芎、陈皮、山药、山楂、扁豆、云苓、泽泻、车前子各 50g,甘草 20g,大枣为引,水煎候温灌服。服药1 剂,粪便变为粥状;第2剂服后,渴欲减轻,粪便变稠;连服3 剂,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