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法典》给融资租赁行业带来的变化与影响

2020-01-11

中文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出租人承租人合同法

(山东汇通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3)

目前,即将生效的《民法典》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民法典时代下,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也将成为显性行业,在合同体系中将有自己的名字、个性、基本规范。就现阶段而言,国外大部分国家民法典中都没有融资租赁相关内容,而此次我国民法典吸收了《合同法》有关融资租赁相关内容,单独设立了融资租赁合同专章,用以规范融资租赁行业。这一重大举措,对于融资租赁行业来说,有重大影响力与现实意义。

一、《民法典》中融资租赁相关内容概述

对比先行的《合同法》,我国在《民法典》中对融资租赁相关内容作出了较大调整。民法典最大的变化和最核心的改动是融资租赁物登记,即民法典第 745 条规定:“出租人对租赁物享有的所有权,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基于此条法规的制定,法律界不少人士表示:民法典明确赋予了融资租赁登记法律效力,也是对《物权法》第 106 条善意取得制度的弥补,将融资租赁纳入担保进行登记,可以保护出租人的物权,解决善意第三人制度带来的伤害。此次《民法典》中共有 1260 个法条,涵盖民事的方方面面权力,它融合了包括我们所熟知的《物权法》《合同法》《民法则》等九大民事法律。不仅融合《合同法》关于融资租赁司法解释的内容,还融合了我们曾经遗憾未出台的《融资租赁法》相关内容。从业界角度看,这是一部处理融资租赁相关民事案件的大法。该法典有关“租赁”一词共 100 处,涉及抵押权、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车辆租赁肇事人认定与赔偿等。几乎 98%的词出现在租赁和融资租赁合同方面,整个法理没有偏离融资租赁本源。

二、《民法典》给融资租赁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1.民法典提升了融资租赁法律地位

民法典没有明文规定融资租赁相关内容之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运营主要依靠《合同法》相关规定实施。而我国《合同法》与《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然而,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向自然人出租时,若不特意强调说明,某种情况下,相关人员时常为了保护消费者,将《消费者权益保障法》高于《合同法》之上,司法判案时,出现融资租赁企业的合法权益排在消费者权益之后情况,这对融资租赁企业而言,是严重的不公。此次《民法典》对融资租赁相关内容的调整,将《合同法》相关融资租赁的内容移到《民法典》里面,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科学调整。这对于《消费者权益保障法》而言,提升到上位,提高了融资租赁在法律中的地位。这一相关内容的调整,在今后的以自然人为承租人的融资租赁纠纷案件处理中,对融资租赁企业将非常有利,可以防止以“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名义侵犯出租人的权益。

2.民法典为融资租赁行业开辟新环境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不同于社会其他行业,它需要一个完整的市场经济作为支撑,如此才能正常地运转下去。然而,我国早些年来关于融资租赁的法律法规一直处于空缺状态。融资租赁缺少健全的法律体系保护,各大融资租赁企业运转过程中,出现各种难题,发展弊端十分明显。为了保护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我国融资租赁业界的人大代表曾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提案,为融资租赁单独立法。但是,由于一系列原因,融资租赁法并没有真正落地,在立法程序的过程中早早夭折。当前,我国《民法典》中对融资租赁相关内容的表述,融合了当时融资租赁法的原则,进而弥补了融资租赁法的遗憾。这对于融资租赁行业而言,有重大的积极影响,有助于为融资租赁行业开拓一片新环境,更好地保护融资租赁各方当事人。

3.削弱融资租赁公司对租赁物的控制权

我国《民法典》在合同编第 15 章中删除了《合同法》第 242 条“出租人享有租赁物所有权,承租人破产的,租赁物不属于破财财产”的规定。此规定的删除,也就意味着融资租赁公司对租赁物的所有权将减弱,某种情况下,融资租赁企业对租赁物的所有权或将形同虚设。过去,我国法律并没有强调融资租赁合同的担保功能,只强调租赁物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即当承租人破产时,即使承租人仍然占有着租赁物,租赁物也不再属于承租人的破产财产。这一变动,一方面与融资租赁合同的担保功能保持了一致性;另一方面,对于融资租赁公司而言,或将进一步弱化对租赁物的所有权能。此外,我国《民法典》未颁布之前,法律上并未说明融资租赁合同具有其他功能。而此次《民法典》对融资租赁相关内容的调整,扩大了担保合同范围,明确了融资租赁、保理、所有权保留等非典型担保合同的担保功能。强调其担保属性势必意味着会弱化其所有权属性,这一变动,对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而言,弱化了对租赁物的所有权,也就意味着弱化对交易的控制程度,无形中增加融资租赁公司交易的风险系数。因此,这一变动给融资租赁行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基于此,融资租赁企业更应在原有的基础上,注重企业内部的运营质量,及时地排除运营潜在风险,从而提高企业发展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民法典》对融资租赁相关内容的完善,对于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形势下,融资租赁行业应搭乘民法典时代发展的春风,将法律有效地运用在企业的运行之上,使其成为坚实有力的支撑,实现融资租赁企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出租人承租人合同法
保险合同法的体系化表达
承租的房屋被整顿,承租人怎么办?
论我国合同法第52条第5项关于合同无效制度的法律适用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论航空器融资租赁出租人的违约取回权
不动产出租人留置权刍议
融资租赁合同中出租人的期待权问题
论次承租人对房屋的优先购买权
论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限制性保护
不动产承租人权益价值损失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