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网络资源进行幼儿园教学

2020-01-11

中文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园所网络资源幼儿教师

(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通常大家默认将幼儿教育资源分为园所资源、家庭资源以及社会资源三个方面,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线上以及线下两个方面对教育资源进行划分。由于幼儿的思维特点,通常强调材料提供的真实性,以幼儿可实际操作为宗旨,幼儿通过直接的动手操作,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但是这种认知的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以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弥补。

一、网络资源的优势

1.打破时空的限制

1.1 打破时间限制

幼儿的在园学习需要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假设时间选择错误,那么这个学习很可能就是无意义的,无法达成预期的效果。比如说幼儿对竹子的生长特别感兴趣,想知道竹子是怎么生长的?但是现在的季节是秋天,让幼儿去实地观察竹子是怎么长成的,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但是幼儿的兴趣是其学习的强大动力,如果无法满足将错失一次良好的教育契机。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为了满足幼儿对竹子生长过程的兴趣,增长其对竹子的了解,就可以借助互联网,搜索网络相关资源,可以看竹子生长的视频,也可以下载竹子成长各个阶段的图片,将收集到的网络资源提供给幼儿,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增长其对竹子生长的认知。

1.2 打破空间限制

幼儿的在园学习同样需要在合适的地点进行,假设地方选择错误,那么这个学习可能没有意义,也同样没有学习效果。比如说,来自春城云南昆明的幼儿在学习关于季节的活动时,发现老师讲的四季是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这些让幼儿很疑惑,身处一年四季气温都相差不大的昆明的幼儿无法理解教师所说的四季分明的四季,这个时候幼儿教师就可以借助互联网,搜寻网络资源,比如四季分明的视频、图片;甚至冬天可以网购北方的雪给幼儿更为直观的体验。当前我们有尚未探索完的无限宇宙,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带领幼儿去认识多姿的世界,去对神秘的宇宙产生探索的兴趣。但是囿于时间、经济有限,很多事情可能无法实地去观察、去探究。然而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缩短到达世界各地所需的时间,降低所需花费的金钱额度,去认识已知的宇宙,去好奇未知的事物。

2.打破长期性、危险性观察的限制

2.1 打破长期性观察的限制

教师在给幼儿上有关自然界动植物生长状况的观察活动时,通常情况下在时间上会偏向于选择周期较短的观察类活动进行,这是因为周期过长的活动与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不匹配。所需观察周期较长的活动,幼儿观察的耐力以及兴趣难以维持。但是很多幼儿感兴趣同样也应该在幼儿园中进行的观察活动仍然需要进行,比如对于梨树结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由于梨树从开花到果实成熟前后大约需要4个多月,为了其他的活动以及幼儿发展的需要教师难以长期组织幼儿进行仔细观察。假设借助互联网,查询相关视频、图片资源,加上幼儿教师的讲解,就会大大缩短幼儿的观察时间,但是却可以保证观察的质量,清晰地呈现梨树结果的整个过程,之后在合适的阶段幼儿教师也可以再带领幼儿进行实地的观察,由于有了前期的经验,会大大提升幼儿的观察效率和效果。

2.2 打破危险性观察的限制

幼儿园是保育加上教育的场所,在幼儿园所要进行的活动,其首要原则一定是要确保幼儿的安全,因此幼儿园的教师在组织观察活动之前都一定会考虑观察活动的危险性,倾向于选择安全无害的观察活动,确保幼儿的安全。比如说幼儿好奇我们住的房子是怎么建造的,怎么这么牢固?自己用积木搭的怎么一推就倒了呢?面对这些疑惑,幼儿教师肯定要想方设法去给幼儿解疑,最好就是通过幼儿实地观察房屋建造过程,配以讲解。但是,让幼儿去建筑工地实地观察显然不行,危险性太大。因而教师需要选择既可以让幼儿进行直观观察又安全的方式来进行。通过互联网便是一个好方法,现在的网络上关于建模的视频有很多,教师可以播放给幼儿观看并加以讲解,从而解答幼儿的疑惑。

3.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网络存在便捷高效的特点,当前网络上各种专家、学者以及一线优秀教师的交流分享层出不穷,幼儿教师可以在短时间找到自己所需的优质资源进行学习,甚至与各种大咖进行直接对话,提高自身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而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则意味着幼儿园师资水平的提高,幼儿园师资水平的提高进而为幼儿在园的良好发展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二、网络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1.网络资源碎片化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资源层出不穷,资源的更新速度更是日新月异。但是存在的显著问题就是这些资源非常杂并且乱。由于我们国家的幼儿教育阶段仍然属于非义务教育,幼儿阶段的教育教学大多以民办为主,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分布在各个平台,具有分布散、信息量小、系统性不强、专业参差不齐的特点[1]。由于网络资源的这种现实状况,导致幼儿教师在查找所需资源时会发现资源特别的杂,甚至出现资源不准确甚至资源存在错误的状况。因而对于一些信息的筛选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间接造成一种教师资源的浪费。

2.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缺乏

信息素养是幼儿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发展的必备品质。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是指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及信息资源获取、分析、加工并运用教学信息,应用信息化教学工具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能力,以此提升幼儿教学的有效性。

调查显示,幼儿教师在入园前的学校教育阶段:一是传统幼儿教师培养存在误区,学校侧重培养幼儿教师在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较少涉及信息技术教育;二是虽然《幼儿园教师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是21世纪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把信息化从教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的位置上,但是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当下绝大多数幼师类院校仍然没有开设信息素养相关的专业课或者选修课。通常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只能学习到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并未涉及文字、图像处理等信息技能[2]。入园后在职阶段:一是不具备信息化教学环境,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仅有部分重点城市幼儿园具备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大部分城镇幼儿园及农村幼儿园都存在资金短缺问题,使信息化教学设备非常稀少,即便幼儿教师具备信息素养培养意识,也没有软件与硬件设施用于实践练习,对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造成了负面影响;二是幼儿园教学出于对幼儿认知发展的考虑,仍然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因而对于在职幼儿教师来说,在日常工作中难以接触到信息技术,认为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升与幼教工作开展关联不大[3]。因而导致我国幼儿教师普遍存在信息素养偏低的问题。

3.家长不满意网络教学

基于当前网络发展的现实情况,部分家长以自身使用电子设备的经验为前车之鉴,夸大了使用电子设备的弊端,对幼儿接触电脑、手机等“谈网色变”。我国幼儿园目前仍以民办为主,家长的意见是园所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考量标准,因为部分家长的不满,会直接导致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使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三、结合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策略

1.整合碎片化的网络教学资源

由于网络资源存在碎片化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利用,需要对这些网络资源进行收集整合,更好地为园所发展、教师成长以及幼儿成长进行服务。从主体来看,资料的收集整合工作可以是教师个人或者由教师之间组团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可以由幼儿园或者园所之间组织园所教师分工进行,也可以由国家教育部门进行。从时间来看,可以在学期前进行,可以在制定主题活动后进行,也可以在进行活动前进行。整合后的资源可以建立一个资源库,形成园所网络资源平台,后续可以继续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更新和补充,以便节省后续查找整合碎片化资源的时间。

2.提升幼儿教师信息素养

由于当前幼儿教师存在信息素养不高导致无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问题,所以应该提高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第一,就幼儿教师个人而言,由于网络资源的快速发展,在线教育的推广,幼儿教师个人同样可以在线搜索相关网络培训课程进行网上自主学习,而且网络资源的选择性广、时间自由,幼儿教师可以针对个人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满足个人实际需求。第二,就幼儿园而言,一方面,幼儿园可以依据本园幼儿教师的实际情况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士提供相关培训,也可以联合其他幼儿园一起进行相关培训;另一方面,幼儿园可以完善园所的基础设施,为幼儿教师提高信息素养提供实操设施。第三,就国家相关部门而言,一方面,可以督促高校建立学前教育信息技术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可以建立落实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准入门槛考核制度,可纳入幼儿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一部分,从一开始就坚定幼儿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为提高个人信息素养而努力。

3.帮助家长形成对网络资源的正确认知

幼儿家长很多对幼儿教育都不够了解,他们基本上都是以个人经验为依据,认为幼儿不应该过早接触网络相关事物,因而幼儿园应该来帮助幼儿家长形成对网络资源的正确认知。首先,可以为家长介绍学前信息化相关的政策法规,学前信息目前的一个实际发展情况,降低家长的抵触情绪;其次,可为家长介绍目前园所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信息化教学的优点,邀请家长参观信息化教学实践,打消家长对其的疑虑;最后,可以与家长共同商讨园所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利用内容以及利用形式,让家长参与进来,达到家长的认同。

总之,在当前网络资源快速发展的今天,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都应该重视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将网络资源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最大程度地优化幼儿园教学活动,为幼儿日常在园生活打造优质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园所网络资源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幼儿园园所文化之浅析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幼儿园摇篮文化引领园所内涵发展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
对等网络资源搜索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