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的影响

2020-01-1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电解质生化肝功能

(凤城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 丹东 118100)

标本溶血作为医院实验室检查常见情况之一,标本在送检过程中若是未依据相关规定或在操作时不合理都会导致出现标本溶血现象,发生溶血现象后标本中的理化因素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会导致标本中的检验指标产生波动且精确度下降[1]。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作为目前医师诊断疾病的各项标准,在临床上是常见的检验指标,一旦出现标本溶血现象会引起这些指标水平发生变化[2],给临床判断患者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加大难度。标本溶血现象主要是由于检验过程有误和采血不当等因素所致,当发生溶血后,红细胞会遭到破坏,使得血细胞中的一些物质会在血清致样品中发生特殊的红色现象,而溶血作为常见且可干扰,会直接对临床生化检验造成影响,当血小板、红细胞与白细胞等受到破坏会使得细胞内释放一些成分,而该成分若是与细胞内浓度不一,则会对血浆中该成分浓度造成影响,进而改变测定结果。基于此,本次研究对标本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各项指标的影响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生化检验的健康人员17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1例,女性77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4.25±2.78)岁。纳入标准:①送检时无溶血现象;②不存在凝血块;③外周血样本未受到污染;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疾病者;②合并毒血症者。本次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检验方法:将2 mL的凝血剂加入至送检血液样本中,凝血操作完成后,在离心机中置入样本,离心机半径设置为10 cm,离心5 min,应用我院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终点法或速率检测法[3],检测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指标水平;溶血操作:对血块充分搅动,使标本出现溶血情况,溶血发生后,置于离心机内,并维持3000 r/min的频率离心处理10 min,当血清呈现为淡红色时则完成此项操作。

1.3 观察指标:详细记录并对比分析标本溶血前后中的电解质:钾(K)、钠(Na)、氯(CL)、钙(Ca)浓度;心肌酶:肌钙蛋白(cTnI)、前体N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肝功能:总蛋白(T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指标水平变化的具体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溶血前后的电解质水平变化。K(mmol/L):溶血前(4.12±0.25),溶血后(5.89±0.41),比较结果为(t=49.176,P=0.000);Na(mmol/L):溶血前(137.65±2.16),溶血后(137.89±3.25),比较结果为(t=0.820,P=0.412);CL(mmol/L):溶血前(103.58±3.69),溶血后(112.36±4.72),比较结果为(t=20.764,P=0.000);Ca(mmol/L):溶血前(2.27±0.19),溶血后(3.04±0.31),比较结果为(t=3.355,P=0.000)。Na水平溶血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但K、CL、Ca浓度溶血后均高于溶血前(P<0.05)。

2.2 对比溶血前后的心肌酶指标变化。cTnI(μg/L):溶血前(0.012±0.001),溶血后(0.035±0.006),比较结果为(t=50.447,P=0.000);NT-proBNP(μg/L):溶血前(78.26±6.84),溶血后(126.69±10.36),比较结果为(t=52.047,P=0.000);AST(IU/L):溶血前(19.30±0.75),溶血后(40.25±3.17),比较结果为(t=85.804,P=0.000);CK-MB(U/L):;溶血前(8.24±1.05),溶血后(17.28±3.06),比较结果为(t=37.280,P=0.000)。溶血后的cTnI、NT-proBNP、AST、CK-MB指标水平较溶血前均有增高(P<0.05)。

2.3 对比溶血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TP(g/L):溶血前(71.25±2.69),溶血后(82.58±4.67),比较结果为(t=28.048,P=0.000);ALT(IU/L):溶血前(15.28±2.14),溶血后(23.21±2.54),比较结果为(t=31.854,P=0.000)。溶血后的TP、ALT水平均高于溶血前(P<0.05)。

2.4 对比溶血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LDL-C(mmol/L):溶血前(2.48±0.12),溶血后(2.49±0.15),比较结果为(t=0.694,P=0.487);HDL-C(mmol/L):溶血前(1.54±0.31),溶血后(1.57±0.40),比较结果为(t=0.790,P=0.429);TG(mmol/L):溶血前(0.79±0.11),溶血后(1.30±0.31);TC(mmol/L),比较结果为(t=20.685,P=0.000):溶血前(7.84±1.03),溶血后(9.73±1.12),比较结果为(t=12.658,P=0.000)。LDL-C与HDL-C水平溶血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但TG与TC水平溶血后均高于溶血前(P<0.05)。

3 讨论

溶血现象存在体内、体外溶血两种,其中体内溶血包括药物、手术、配型不合输血等,体外溶血包括遗传、冻疮、活化剂受到污染等[4-6],溶血现象会直接对生化检验指标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并且其影响机制也截然不同。

检验标本的采血管差异与存放时间会影响到标本采集阶段血细胞溶解,使得血清或血浆总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而在血细胞溶解时会存在明显的理化因素变化,细胞内不同离子释放入血之后,其内的线粒体代谢产物与肌钙蛋白等大分子结合物会出现升高现象[7]。有研究显示,在检验标本送检的过程中溶血率可高达30%左右,主要原因与采血后的环境温度不稳定和转运阶段时间太长等有关,根据长期的溶血样本研究能够显示出溶血样本的检测值波动大,其指标精确性较差,后续应用的可靠性较弱。电解质中的K、Na、CL、Ca能够反应出人体内的电解质紊乱和衰竭代谢等情况[8],而当血细胞溶解时会大量释放,但由于血浆中的碳酸盐缓冲系统与碳酸盐程度不同,能够对相关电解质波动进行中和,因此对于电解质中不同的检测指标变化还存在一些争议,既往张保[9]等学者通过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标本溶血对上述指标影响较大,临床若要确保生化检验工作检测的准确性,则需要加强对标本溶血的关注度。而秦金东[10]等人通过分析健康体检人群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的影响发现,本溶血对多数生化检验项目有明显的影响,临床医护工作人员在进行采血时必须规范其操作习惯,以此保证血液采样的安全性和检验的准确性。本次研究中K、CL、Ca浓度溶血后均比溶血前更高,提示溶血情况会对K、CL、Ca浓度造成影响,而Na水平溶血前后无明显差异,考虑到本次研究中标本生化检验电解质、肝功能、心肌酶与血脂水平溶血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能够说明在溶血过程中,继发性血浆不同细胞成分会发生富集现象,进而促使线粒体与内质网的应激反应加快,导致相关指标出现波动,本次研究结果和上述结果基本相符,进一步证实溶血标本对于生化检验指标存在一定影响,临床需要提高警惕。

综上所述,标本溶血会直接影响到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指标水平的检验准确性,临床需要不断加强对生化检验工作的控制,将标本溶血现象降到最低,以此确保生化检验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电解质生化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固态锂离子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NASICON型微晶玻璃电解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四种经典模式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