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碧英教授针灸“止痛四法”经验撷菁
2020-01-11张盼李贺黄漫
张盼 李贺 黄漫
疼痛是伴有实质性或潜在性组织损伤而引起的不愉快的感觉和精神体验[1],即关节、肌肉、筋骨等组织表现出疼痛、酸楚、沉重等不适感,多属于中医学“痹病”范畴。西医一般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或外用药物进行治疗,易引起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伤以及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2-3]。针灸具有持久且强效的镇痛效果,且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无成瘾性[4],为治疗痛症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笔者在诊疗工作中发现,多数医者常在疼痛部位的局部取穴,针刺疗效往往不够理想。
韩碧英教授是针灸大家叶心清学术传承人,中央保健组专家,从事临床工作50余载,在三叉神经痛、癌痛等疑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韩教授提出补原通络法、相交相贯法、五输连用法以及深刺输郄法等手段治疗疼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 调整卫气是止痛机理
韩碧英教授认为针灸止痛的机理在于调整卫气。《灵枢·刺节真邪篇》强调:“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气有营气和卫气之分,孙络作为络脉中最小的分支,是交通营卫最重要的部位,是卫气营血生成和抵御外邪的场所[5],为人体最外层的防卫屏障。孙络形成的网状式立体结构,是卫气运行的轨道,韩教授指出卫气生于中焦脾胃,浮行于分肉之间,由肺脏宣发肃降至四肢末端的井穴,并集聚于人体的原穴,在络穴布散于人体各部,当人体活动时,四肢末端的卫气首先启动,并带动全身卫气循孙络网周游全身,卫气速度较快,相互之间易发生冲撞,一部分则发生阻滞,阻滞常发生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络脉交会的地方,即孙络网的阻滞点。阻滞点“不通则痛”,为痹病的主要病机之一。故韩教授调整卫气的干预点通常是井穴,原穴及络穴。杜美璐等[6]采用浅刺背部阿是穴调整卫气的运行,补益脾胃法增加卫气的生成来治疗腹痛效果明显。
2 辨经论治为纲领
韩教授强调在针灸实践中,不仅要辨证论治,更需要辨经论治,这是针灸治病的灵魂所在[7],根据病人的疼痛部位,判定所涉及的经脉,这就是所谓的“是动病及所生病”。若上臂及前臂之内侧前缘痛及锁骨上窝痛可取手太阴肺经,因肺经“是动则病……缺盆中痛……是主肺所生病者……臑臂内前廉痛厥”;若牙齿疼痛,喉中肿痛,肩前及上臂内侧作痛可取手阳明大肠经,因大肠经“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喉痹……肩前臑痛”;若膝盖部肿痛,胸侧,两乳,伏兔部及足胫部外缘,足背部疼痛可取足阳明胃经,因胃经“是主血所生病者……膝髌肿痛,循膺、乳、气街、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若膝股内侧疼痛可取足太阴脾经,因脾经“是主脾所生病者,强立股膝内肿厥”;若上肢内侧后缘疼痛可取手少阴心经,因心经“主心所生病者……臑臂内后廉痛厥”;若下巴,肩、上肢、肘、上臂后侧疼痛可取手太阳小肠经,因小肠经“是主液所生病者……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若颈项、脊背腰臀部疼痛,大腿不能屈伸、腘窝及小腿腿肚子疼痛可取足太阳膀胱经,因膀胱经“是动则病……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屈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主筋所生病者……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若背部中间脊骨疼痛,足心发热疼痛可取足少阴肾经,因肾经“是主肾所生病者……脊骨内后廉痛……足下热而痛”;若外眼角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侧发生疼痛取手少阳三焦经,因三焦经“是主气所生病者……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侧皆痛”;若胸胁部疼痛不能翻身,偏头痛,外眼角痛,大小腿外侧及膝外侧疼痛可取足少阳胆经,因胆经“是动则病,心胁痛不能转侧……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若腰痛不能俯仰可取足厥阴肝经,因肝经“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而“是动病及所生病”也被众多医家视为十二经脉疾病的诊断标准,成为经络辨证的重要依据[8]。
3 脏腑辨证审病因
造成痹病的病因甚广,主要包括内因及外因,韩碧英教授认为针灸治痹要细审病因进行脏腑辨证。《济生方·痹》云“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9],可见正气不足是痹症发生的内在基础,韩教授认为人体正气多赖脾胃化生水谷的能力,故内因致痹多病在脾胃两脏,刺激脾经及胃经的背俞穴及募穴,可固护人体正气,补充后天之本。《诸病源候论》亦论述“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状肌肉顽厚,或疼痛”[10],感受外邪是导致痹证发生的外在条件。韩教授认为风邪致病多痛无定处,常伴有畏风症状,正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临床上常肝经五输穴连用,配合风池,风府,风门,风市等穴,取疏风祛邪之意;寒邪致痛,常为冷痛,遇热得减,临床上常取肾经五输穴以祛寒邪,并配合荥火穴治疗,而湿邪致痛多伴有沉重感,经久不愈,故韩教授在临床上常取脾经五输穴以振奋脾阳,可见外因致痹多涉及肝、脾、肾三脏。
《素问·缪刺论篇》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韩教授指出外邪致痹日久,则易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即五脏痹,五脏痹分为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均为内痹范畴。症见肢体肿痛,伴有皮肤麻木,烦满喘而呕则为肺痹;症见胸闷心悸,气逆喘促则为心痹;症见肌肉麻木疼痛,四肢倦怠则为脾痹;症见四肢拘挛,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则为肝痹;症见骨节酸痛,骨重难举则为肾痹,故韩教授脏腑辨证的前提下常选取五脏俞募配穴进行治疗,以纠正人体内部脏腑精气亏损及气机逆乱状态,这是五脏痹发生和传变的关键因素[11]。
4 内外皆调是关键
韩教授认为现代疼痛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要相结合,疾病初期外邪中于肌表,当以经络辨证为主,若邪气循经入里内舍于脏腑,当以脏腑辨证为主,兼调经络;韩教授强调若疼痛较重,迁延不愈,势必消耗人体正气,使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降低,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伴随疼痛研究的推进,研究者也逐渐认识到除痛感觉因素外,疼痛还有情绪和认知属性[12]。针刺所产生的β-内啡肽等物质对疼痛感觉及情绪具有调控作用,已被国内外的专家证实为针刺镇痛的主要物质之一[13],通常韩教授治疗久病患者时常加用调心神之穴如神门、内关、神庭、本神、通里等穴,使患者保持积极的情绪。
5 止痛四法为利器,治病求本痛皆除
5.1 补原通络法实卫气
韩教授以表里经主客原络配穴法治疗痹病,并认为原穴为脏腑真元之气所汇聚的地方,而卫气由真元之气通过脾胃所化生,对原穴施用捻转补法可增加真元之气的力量,进而提高卫气的活力,助其冲过阻滞点,进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络穴具有沟通表里经气血的作用,可调节孙络网的气血状态,使卫气的轨道更为畅通。因络穴位置较为表浅,应施以浅刺、平刺。古代针灸名家杨继洲也曾提到“项颈强痛难转侧,嗌颔肿痛甚非常,肩似拔兮臑似折……可刺手太阳小肠原,复刺手少阴心经络”[14],为补原通络法佐证。
5.2 相交相贯法通卫气
交会穴是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穴位,位于经脉之上,与阻滞点相比,交会穴的卫气流动更为丰富,更易发生瘀滞,有固定的位置及穴名;而阻滞点多在络脉之上,范围更广,没有固定位置,日久则可在局部皮肤肌肉处触及硬结,临床上多称之为阿是穴。交会穴是痛症局部取穴重要的干预点之一,即《标幽赋》中所述“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径”中的相交点[15],其如卫气道路中的交通枢纽,易发生堵塞,故多采用强泻法,来疏解局部的交通压力,泻法以捻转补泻为主,以较快频率进行360度捻转,致病人有酸胀感为度。李季等[16]亦指出交会的腧穴节点可通调交贯的经气,是治疗痛症的重要手段,贺琨等[17]认为“相交相贯”取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交经八穴”,倡用交经八穴,可治脏腑经络诸痛。此外韩教授发现“相贯”中的“贯”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用绳穿钱贝之意,由穿钱又引申为穿连,贯通,贯穿,如“吾道一以贯之”[18]。可取所在痛点所涉及经脉的首穴和尾穴,进行对刺,用强刺激来贯通整条经络,进而调整卫气在孙络之间运行的状态。
5.3 五输连用法调脏腑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说明五输穴是经气出发、运行和汇合于脏腑的部位[19]。韩教授临证重视五输穴的运用,她认为五腧穴除了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五穴连用,作为一条线路整体调整该经气血,亦为调节五脏气血运行的旁通路线,因脏腑功能失调致痹,正经气血运行受阻时,可疏通五输穴这条旁支,可促使五脏经脉畅通,协助其功能恢复正常。
5.4 深刺输、郄法治诸痛
《难经》言:“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井象征着水之泉,荥象征着水之坡,输象征着水之窬,而窬“穿木户也从穴,空中也”,经象征着水之流,合象征着水之归。韩碧英教授认为五输穴为正经之外的另一个分支,它的运行状态可表述为:发源于泉水,向前流行时要爬上一个坡,下坡后陷入孔洞,水流下坡时冲击力极其强烈,经水多数进入孔洞内,但是由于冲击力较强,部分水流冲出于外,水流继续流淌,此时水流状态恢复平静,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河流最后归入到合穴,由此可见,从流体力学上讲,经水运行时到荥穴处时需要上坡,受到一定的坡度阻力,到输穴的孔洞时会有很大的冲击力,孔洞里是卫气孙络深聚的地方,容易发生壅滞,而“俞主体重节痛”,“节”是植物的分支长叶的部分,在人体来讲是指肢体的某一节段的疼痛[20]。如手阳明大肠经曾述“手阳明之脉……是动则病,齿痛……前臑痛”,故韩教授治疗肩前臑痛,取手阳明之俞穴三间穴,选用0.35 mm×25 mm针灸针深刺0.5寸,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宜。韩教授认为郄穴是治疗血证、痛证、急性病证的首选穴,可使经气运行流畅。针刺深度应选深刺[21]。韩教授亦应用此法治疗久痹,顽痹。
在针灸“止痛四法”研究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卫气[22]及脏腑功能状态在疼痛中的作用,现代研究认为卫气是西医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作用的表现,可调整人体的感觉功能如痛觉,触觉等[23]。以肩关节痛为例,袁健辉治疗中风后肩痛选取太渊、偏历、合谷、列缺、阳池、内关等主客原络配穴法治疗中风后肩痛效果明显[24]。袁占盈教授亦主张从脏腑诸虚论治痹证[25],临床取得较好疗效。于天源教授通过检索数据库发现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穴规律是以相应节段颈夹脊配合上肢八脉交会穴多见[26],可见夹脊穴是疼痛治疗的另一种手段。韩教授在三叉神经痛治疗方面多随手见功,应针取效,她认为以齿根疼痛为首发症状的三叉神经痛,多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证,因齿为骨之余属肾,肾水不上济于心火,病人多表现为齿龈绛红,痛势剧烈,故取太溪以调补肾经原气[27],她强调在难治性痛症的临诊中要取穴灵活,个体化治疗,不局限于某些固定穴位。
6 验案举隅
患者,女,37岁,主诉左侧颈部酸痛3个月,抬头及左侧转头受限,患者3天前因受凉伴久坐后加重,曾于外院查颈部CT示:S3~S4骨质增生。口服布洛芬缓释片3天,疼痛未见明显好转,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查体:颈部肌肉僵硬,S3~S4棘突左侧旁开1寸处压痛明显,可触及大小为1 cm×1 cm质地较软的圆形硬结,前屈40度,后伸15度,左侧旋转20度,右侧旋转45度,中医诊断:痹病,风寒外袭,卫气郁滞证;西医诊断:颈椎骨质增生。治法:调卫止痛。针灸处方:京骨、大钟、足窍阴、听宫及局部阿是穴(阻滞点)。针刺手法:京骨穴行捻转补法,大钟穴浅刺2分,针尖朝向京骨穴方向,足窍阴与听宫则行平补平泻法,阿是穴行捻转泻法以病人有酸胀感为宜。患者取坐位,诸穴均使用1寸毫针(规格),留针30分钟。出针后病人颈部酸痛消失,颈部硬结消失,颈部活动度均正常。随访病人6个月,症状无反复。
按 颈痛病是针灸科常见病,属痹病的范畴,为风寒外袭所致的卫气郁滞,足太阳膀胱经行于颈背部,足少阳胆经行于颈侧部,颈痛病位在足太阳与足少阳经,病机为此二阳经卫气郁滞,导致不通则痛,因触及足太阳膀胱经出硬结,故取膀胱经的原络配穴,这与《针灸大成》所提到的“膀胱颈病目中疼,项腰足腿痛难行……可刺膀胱原,复刺足少阴肾经络”相一致[14]。该病人病史3月,则出现了卫气郁滞的病理产物-局部硬结,故采用阿是穴泻法,以疏通局部气血;病人颈部旋转受限,正所谓“少阳为枢,枢者门轴也”[28],韩教授认为肢体活动旋转有问题时,均可取少阳经首尾穴,以贯通整条经的卫气,临症效如桴鼓,正如内经所云:“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韩碧英教授强调临诊中要因人因病辨证施治,以“止痛四法”为利器,调整卫气及脏腑的功能,不拘泥于固定思路,对于痛症先确定病人的病因,再判断病机及病位所在,最后掌握补泻手法及针刺深度的判定,以上均是疼痛治疗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