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邪交争探析半夏泻心汤证寒热错杂的形成机理
2020-01-11周易王珂郑里翔
周易 王珂 郑里翔
“寒热错杂”一词,是《伤寒论》对诸痞证的病机概括。在一定条件下,寒热可同时出现,只部位不同,表现为上热下寒、外寒内热、肝热脾寒、胃热肠寒等寒热错杂证。而在同一部位,对寒热并存的机理认识并不十分清楚。同时寒热也可以相互转化,出现寒证化热、热证转寒的情况,但寒热转化的原因以及寒热共存的基础尚不明确。正邪互为胜负而反映于证候时,即表现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不同属性[1]。病症是正邪交争的结果,寒热属于正邪交争的征象,本文从正邪交争的一般规律入手,探讨寒热互存的机理。
1 正邪交争产生寒热征象
中医学重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天地人由一气相贯,天有宿度,循气而行,地有经水,即江河,人身经脉血气流行,皆如之。人体是一个小天地,不断通过皮毛、孔窍、呼吸等方式沟通内外,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人体正气与外邪作斗争,总趋向于将邪气排出体外,以避免邪气由表入里,对人体造成进一步伤害。
任何症状的出现都体现着正邪交争的大致情况。在正邪斗争的过程中,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都是人体正气抗邪的表现。若正气强盛,则人体调节能力强,伤寒论第58条提出“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疾病之所以趋向痊愈必是阴阳二气重归通畅的结果, 而这又要以气血津液的亡失为代价。若正气虚弱,则无力抗邪,多表现出一派虚象,又因无力抗邪故实象并不明显,看似症状轻微,实则病情加重[2]。
由此总结出,若正气相对旺盛,疾病向愈的一般规律为邪伤人体—正气抗邪外出—里邪出表—气血津液亡失—阴阳自和而愈。机体正邪交争过程中,在人体不同部位出现的症状虽看似迥异,但都反映了机体阳气得复、驱邪外出、阴阳自和的情况。如“血自下,下者即愈”“其小便利,必自愈”“其身无汗,自衄者愈”等。若正气积聚到一定程度,也可发生较为严重的“并主下利”“或腹中痛”等热郁之象。若正气无力抗邪,则呈现一派虚寒之象。若正邪力量相当,交争不解,则处于相对平衡态,也就属于寒热互结的情况。
中医学中广泛涉及“寒热”之说。如六气分寒热: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有其特有的寒热属性;病因分寒热:外邪伤人,必有其寒热偏性;人体分寒热:根据体质的不同,人有体寒、体热之分(无论虚实);病机分寒热:如“脏寒生满病”,因寒则凝,气血不行;症状分寒热:如“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欬动肩背”。外感的寒热,如“满喘咳吐,发则寒热”、“往来寒热”等;治疗分寒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因寒用、热因热用等。
现将寒热与正邪双方结合来看,寒热之邪各自侵犯人体不同部位时有发生,如上热下寒、上寒下热等,寒热错杂是机体不同部位热量分布不均的结果[3]。事实上,寒热也可同时存在于一个部位而产生寒热错杂之象。具体来说,八纲是从不同维度描述疾病某一方面的本质,另外还有标本、缓急、正邪、程度、层次(气血水)、病位(脏腑经络)等维度。如从“寒热”与“虚实”的维度上来看,病理性质可以从总体上呈现出阳虚、阴虚、阳盛和阴盛四种状态。另外从“寒热”与“正邪”的维度上看,则包括正寒、正热、邪寒、邪热四种状态,正寒正热、邪寒邪热属性相同,在同一部位不能共存;正寒邪热、正热邪寒可以互结。这里的寒热是针对正邪双方而言的,正邪交争是寒热互结的基础,双方力量的强弱决定了寒热错杂的偏向(偏于寒或偏于热或寒热并重),只因人体感受邪气,必会生热以抗邪外出,此热为人体正气抗邪气所生之热并非邪气之热。
2 寒热错杂痞的形成认识
2.1 半夏泻心汤证“痞”的成因是寒热互结
“痞”在《内经》中,被称为痞、满、痞满、痞塞等,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的“脏寒生满病”;《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的“备化之纪,……其病痞”,以及“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等都是这方面的论述。《伤寒论》对本病证的理法方药论述颇详,并提出了痞的基本概念,如“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心下痞,按之濡”等。
半夏泻心汤“消痞散结”,被公认为是治疗寒热错杂痞证的经典名方,而关于半夏泻心汤证病机的认识却众说纷纭:(1)胃虚有热,王旭高认为张仲景诸泻心汤的功效“总不离乎开结、导热、益胃”[4]。(2)胃热肠寒,只寒热部位不同而已。现行中医教材普遍将胃热肠寒作为寒热错杂痞的主要病机,《伤寒论汤证新编》也用“胃热肠寒,虚实夹杂”概括之。(3)湿热夹杂,李时珍《本草纲目》曰“用泻心汤,亦即清脾胃之湿热”[5];汪琥《伤寒论辨证广注》谓“湿热不调,虚实相伴之痞”[6];程应旄认为半夏泻心汤是“热邪夹水饮,尚未成实”;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也持湿热夹杂之说“有湿郁热兼者,用半夏泻心法,苦辛通降”[7]。(4)寒热互结,以清代医家柯琴为代表,认为半夏泻心汤证是“寒热之气互结心下“所致。黄元御也认为:“心下痞之寒热错杂,寒乃太阴脾寒,热非外邪入里所化,乃痞郁久而化热。”[8]事实上,寒热互结之说较为公认,故以寒温并用法宣通气机、调整脾胃升降为常规治法。正如《医碥》有言:“寒热并用者,其人因寒热之邪夹杂于内,不得不用寒热夹杂之剂。”[9]
在寒热互结成痞证的形成过程中,外邪由表入里,正不胜邪,故病情迁延难愈,正如程郊倩有言:“痞虽虚邪,然表气入里,怫郁于心阳之分,寒亦成热矣。寒已成热,则不能外出,而热非实,秽又不能下行,唯用苦寒从其部而泻之,仍虑下焦之阴邪上入,兼辛热以温之,阴阳两解,不攻痞而痞自散,所以寒热互用。”[10]故曰痞证的成因在于正虚邪客,气机升降失调,心下痞塞不通,寒热错杂胶固于中,营卫血气凝滞于内。阻塞于中则成“心下痞”“心下痞硬而满”,逆行于上则“呕”“干噫食臭”和“干呕,心烦不得安”,倾泻于下则“下利”“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这些症状的产生都是正虚邪客的结果。
2.2 半夏泻心汤证寒热互结的形成机理为正邪交争的动态平衡
半夏泻心汤证“痞”的成因在于寒热互结,而寒热互结的形成机理尚不清楚。众所周知,中医证型由病因、病机及病位三方面共同决定,此三要素共同构成中医基本病理。以下将从病因、病机及病位三方面共同论述半夏泻心汤证寒热错杂的形成机理。
2.2.1 半夏泻心汤证的病因为里气亏虚,邪气内陷,正邪交争而得 伤寒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故此条揭示半夏泻心汤证其病位在心下(胃),是由少阳病误下,使正气耗伤,邪气进一步内陷,正气奋勇抗邪所致。另外,伤寒120、121和122三条文也论述了寒热错杂证的形成,皆来自于太阳病误用吐法和汗法,并以误吐为甚,使胃气虚衰而致中焦虚寒,邪气进一步入里,由表及里,正气抗邪而生热,正(热)邪(寒)两势力相当,交争不解,处于相对平衡态。此误治的关键点有三:(1)邪气由表入里;(2)胃阳虚衰而表现“胃中虚冷”;(3)气生热以抗邪(内烦客热)。故半夏泻心汤证的形成机理在于里气亏虚,外邪内陷,正(热)邪(寒)交争,互结于心下。
对于半夏泻心汤证中的寒热错杂之象,另有学者认为是指寒热两种邪气于同一部位相互搏结,众所周知,寒热两种邪气的性质是完全相反的,它们各有其对应的症状表现。在同一部位,寒热两种邪气是不大可能同时存在。生活中的寒热多是客观温度的体现,有一把共同的标尺——温度计。但人体内无寒热的标尺,且寒热正邪属性的区别决定了它们无法在同一水平衡量。由伤寒论149条可看出,此并非代指邪气之间的相互交争,而是指正邪双方的相互抗争,此时的寒为外邪入侵所致,热为正气奋勇抗邪而产生,寒热来源有别,故能同时存在于同一部位。
2.2.2 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内涵为正(热)邪(寒)的相对平衡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阴邪入)因做痞也。”根据语境,可推测出括号的内容。六淫邪气中寒邪与湿邪为阴邪,湿性重着,其性黏滞,病程较久,相比之下,阴寒之邪更容易直入三阴。内经有云:“帝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岐伯曰:夫寒盛则生热也。”
寒邪伤人,不管是否阳郁化热,抑或正气生热,人体总归“生热”反应,此时“热”不是外邪之热,而是机体为排出病邪而自发产生的热。纵观半夏泻心汤证发生及其发展的整个过程,寒为外来之邪,本应温散为主,只因误用吐法导致正不胜邪,使得阴寒之邪直接入里,耗伤脾胃阳气,最后人体正气生热以抗邪,然正气力量不足,无法抗邪出表,使得正(热)邪(寒)双方处于僵持状态而出现寒热共存之象,若寒邪久耗则寒象偏重,若阳气内郁,正气奋勇抗邪明显,则热象偏重,总之,此与正邪双方的力量强弱有关,正(生热抗邪)邪(寒邪入里)交争,双方共同形成焦灼态,使病势不断迁延。张仲景也指出该病病机是正虚邪陷,升降失调,正邪交争迁延不解而成。
2.2.3 寒热互结的机理决定了半夏泻心汤证的转归 《医方集解》[11]:“凡用泻心者,皆属误下之证,非传经热邪也。”半夏泻心汤证的来源有二:(1)柴胡证误下,少阳证误下,损伤中阳,邪陷入胃,用小柴胡汤和解系列之半夏泻心汤;(2)太阳病误治,太阳病误吐或误汗,尤其伤寒误下,伤人正气,寒邪内陷,脾胃虚损,人体生热抗寒,导致胃中寒热两气交争剧烈,气机不畅,痰湿内生。抓住半夏泻心汤寒热并用以治疗中焦脾胃寒热错杂的本质,并不拘泥于寒邪内陷,耗伤脾胃,人体生热以抗邪这一个病理过程,可大大扩宽本方剂的使用范围。如阳明热结实证用承气汤类攻下太过,导致实证去除,而胃转虚寒,余热尤存,脾胃升降失司,心下痞满,此即为正气虚寒,邪热犹存之中焦脾胃,寒热互结于中焦阻滞气机,而成心下之痞证[12]。虽与寒邪内陷,人体生热以抗邪之中焦脾胃寒热错杂证不同,但同样符合半夏泻心汤的治疗范畴,当属异病同治。
半夏泻心汤证本质在于寒热交争处于相对平衡态(此时的寒热既可理解为邪寒和人体生内热,也可理解为邪热和机体虚寒),根据寒热正邪双方力量的盛衰,可出现以下几种转归情况:若正气难以抗邪,则寒重热轻,寒象表现更明显,疾病易向寒证的方向转化;若正气尚足以抗邪,则热重寒轻,疾病易向热证的方向转化;若正邪交争,则寒热并重,病势迁延,不易发生转归。总之,转归与否及如何转归皆取决于正邪双方的力量强弱。
3 结语
正邪双方根据各自力量的不同而不断发生着消长盛衰变化。在寒热错杂痞证的形成过程中,外邪由表入里,正不胜邪,故病情迁延。半夏泻心汤证其病位在心下(胃),由少阳病误下,或由太阳病误用吐法和汗法,并以误吐为甚,导致正不胜邪,使得阴寒之邪直接入里,耗伤脾胃阳气,最后人体正气生热以抗邪,然正气力量不足,无法抗邪出表,使得正(人体生热抗邪)邪(寒邪入里)双方处于僵持状态而出现寒热共存之象,且病势不断迁延。同时根据寒热正邪双方力量的盛衰,后期可出现因正气难以抗邪而寒重热轻,寒象更明显,疾病向寒证转化的表现,也可出现因正气尚足以抗邪而热重寒轻,热象更明显,疾病向热证转化的表现,还可出现因正邪力量相当,寒热并重,不易发生转归的表现。总之,皆取决于正邪双方的力量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