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20-01-11刘梦妍
刘梦妍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湘湖小学 浙江萧山 311207)
基辛格在《论中国》提及:“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在与病毒的搏斗中,我们见证了责任与担当,见证了忘我与牺牲,更见证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1]。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疫情之下如何顺应形势,充分利用网络实现学生的德育教育成为小学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德育工作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小学德育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小学德育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2]。
一、疫情对小学生的影响
疫情来势汹汹,小学生的假期在不断延迟,在阳光下奔跑、和小伙伴拉手、去学校上学等往日再寻常不过的事,如今却那么令人期待,“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从说教变为体会。“停课不停学”,古有凿壁偷光,今有村口“偷”网的山区孩子坚持学习,更有在方舱医院里为高考拼搏的学生。但对很多孩子而言,面对的是舒适又无人监督的环境,种种娱乐放纵的诱惑。于是,有的孩子开始偷懒了,把自己划进了“网课学困生”的圈子。一上课网速就不好,没有摄像头,一提问就全员闭麦,上课的时候吃零食、躺被窝、时不时还传来王者荣耀的声音。这次疫情之后,学生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自律的越来越优秀,反之不自律的,各种糊弄老师,便遥遥落后。我想在这样的特殊时期特殊环境下,在孩子多元的成长面前,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与事值得去学习、领悟、珍视、动容,这样的深层教育更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3]。
二、疫情以来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网络教学的消极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当今社会已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如网上购物、上课、工作等等,小学生借助网络足不出户便可知晓这大千世界。疫情期间,小学生借助平板、电脑、手机等设备进行在线学习,做到了“停课不停学”。但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尤其是某些虚假、消极、暴力等信息会对学生产生误导;还有当下热门的短视频,以短、奇、趣等特点吸人眼球。疫情期间,很多家长已陆续复工,家中无人监管,小学生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网课期间很多学生打着学习的幌子,沉溺于游戏、短视频,崇拜影星、偶像、歌星,对投身于抗“疫”一线的英雄却知之甚少。这类消极现象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他们在学校及课堂中所学习的思想道德教育也被抛之脑后,小学德育的处境更为艰难[4]。
(二)小学生抗挫折能力差
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尤其还有隔辈亲的情况,他们在家中唯我独尊,备受家人的娇惯和宠溺,很少受到压力,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极弱,面对困难及挫折手足无措,甚至会出现极端行为。疫情以来,孩子在家时间增长,家长束手无策,很多同学养成不良生活习惯,如作业投机取巧、做作业拖拉、沉溺手机、生活懒散等。平时在校表现还不错的孩子,开学后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有时提出意见,他们会很沮丧,甚至哭鼻子,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家庭与学校德育教育的缺乏,让孩子无法正确面对挫折与压力,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三)德育缺乏实效
就学校教育来看,学校德育形式单一,学校是实施德育的主体,但学校的“德育行政化”过多,只是花费了很多精力去迎接各部门布置下来的“考察”,未能和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致使德育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学校未能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德育网络,很多老师认为德育只是班主任负责,其他老师则无须过问。学校德育方法单一,仍照本宣科,以知识灌输、说教为主,采用品德评价、榜样示范等方式,未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较少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缺少实际的道德体验、道德感悟,教与学的脱节,造成学生有时只是表面认同,但在行动上却背道而驰。另外,很多学校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德育教育的投入较少,针对学校德育的师资缺乏,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多由其他学科老师兼管,并没有培养专业的德育教育工作者,很多都是班主任兼课,未深入研读教材,而且德育课时常得不到保障,经常存在德育课被挤占的不良现象,老师只管教书,“育人”则被搁置一边,从而对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5]。
就家庭教育而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是很多家长思想观念落后,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略对孩子品德方面的教育,这就造成了孩子从小缺乏德育教育。更有甚者,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认为学校能教育好孩子的一切,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们作了不好的示范,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造成恶劣的影响。
总之,当前我国的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常常学校进行正面教育,家庭采取现实态度,而社会则提供反面教材,使得小学德育教育成效甚微,小学生则表现为无所适从。
三、疫情以来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创新德育形式,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正确看待网络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科学使用网络。一味禁止很容易使同学们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我们要鼓励学生使用网络,引导学生学会分辨网络信息,避免有害信息的影响。为了帮助孩子构建绿色的网络环境,家长也要多加引导,教会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是非观。我们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网络查找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展示自己,趋利避害。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探索新的德育方式,如建立专门德育网站,开设德育论坛、贴吧,也可借助视频讲解或者制作PPT、FLASH动画、微课、智慧课程等,在班级管理中借助班级优化大师来追踪学生在校表现,并借助数据更科学的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等,从而打破传统说教式的德育教学模式,不断利用网络实现德育教育。信息化时代,学生更关注国内外的新信息、新动态,时事进课堂也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必然趋势。教师可深入挖掘德育课程资源,从人们关注的时事中遴选一些典型事件,并带领学生对热点事件进行分析,挖掘事件背后的道德本质,不断渗透德育教育。在全球战“疫”的大背景下,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全球疫情的发展,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关心国家命运,培养家国情怀[6]。
(二)采用适当的德育方法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特殊阶段,无论心理还是生理上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对于教育,我们要学会宽容与适当的惩罚,如学生在网课期间因缺少监督,自律性差,在家中沉溺手机游戏、短视频,做作业都潦草应付。学生其实知道自己的错误,这时单纯批评并无效果,教师如若能保护他的自尊,多鼓励并相信他,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不仅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提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会更加自信、阳光。因此,该宽容时就要对学生宽容。在宽容的同时,教师也要在适当的场合学会惩罚。但惩罚绝不是体罚,更不是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总之,只有在正确的环境下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三)加强德育渗透,探索各学科的德育功能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德育,小学的各学科教学过程都应有机渗透德育功能,如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都应成为德育的平台,无论是课堂管理,还是日常与学生的接触中,针对学生的品德表现都可随机展开品德教育,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们受到优秀品质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当然,教师要时刻注意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待人处事,发挥好模范表率的作用。
(四)开展德育实践,提升德育效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德育教学的内容要与学生平时生活紧密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德育实践活动。这样,不仅会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学习和体验更多的知识,在实践中感受道德标准与行为。作为教师,一方面,可借助主题班会、重要节日活动以及各类文体活动,围绕价值观、道德、心理、法律等内容开展教育活动。这学期比较特殊,孩子们经历漫长假期后,终于回到心心念念的校园,通过开展《开学第一课》《尊重自然》《致敬抗“疫”英雄》等主题班会,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自然与生命、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树立正确价值观。另一方面,可以举办主题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小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战地野炊、春耕插秧、军训、春秋游等。既让孩子们度过了愉悦、难忘的时光,又培养了孩子们友好交往、互相谦让、团结合作的意识。相较于课本上的枯燥知识,这些活动更能让学生受益一生。
(五)注重家庭—学校—社会合作,形成德育合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连接点,教育离不开学校,但教育不能只靠学校。家长扮演同样重要的角色,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更是孩子成长成才的终身教师。小学生,除了在学校,大部分时间在家里。学校应提高家长重视程度,对家长开展德育指导工作,如在家访、家长会、网站上开设家长专栏、定期组织家长参与形式多样的德育讲座等。向家长宣传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引导用正确的观念和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如有些孩子在校表现很好,但一旦没有老师监督,便出现很多不好的习惯,尤其网课期间。因此,家长应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并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更好的教育模式,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学校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将德育工作表现与业绩作为教师工作业绩评估的参考指标,进而将思想品德教育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做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社区街道是开展社会教育工作的基层单位,学校要积极争取社区组织对学生德育工作的支持与帮助,通过参与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建设和维护美好的社会德育环境。
四、结束语
小学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且反复的教育过程,要真正做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脱离课本,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做一个道德高尚的好少年,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够实现。当下,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认识到疫情以来德育工作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才能针对问题展开实践探索,这样才能够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与时俱进,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