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信、达、雅”看现代疾病的中医病名

2020-01-11陈洁郑志博肖琨珉贾子君姚树坤

环球中医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病性病位命名

陈洁 郑志博 肖琨珉 贾子君 姚树坤

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传统医学没有充分认识到的许多疾病被重新认识和定义,从还原论的角度看,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接近本质。而中医从整体观和系统论出发去认识疾病同样有其优势所在,中西医结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理想趋势。目前,中医诊断普遍采用中西医病名对照诊断模式,该模式使中医诊疗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也便于中西学术交流。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如某些中医病名与临床实际情况不符合、难以反映疾病特点、缺乏内涵过于空泛等。本文以翻译理论中的“信、达、雅”为原则分析现代疾病对应的中医病名,为中医病名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1 中医辨病的必要性

“病”是对疾病发生发展全过程的临床特点与演变规律的高度概括,强调“全过程”“全局性”,辨病即是病名诊断。 而“证”是对疾病所处某一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等病理因素的概括,强调“现阶段”“当下性”,辨证即是证(候)名诊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处方用药的前提和依据。

中医病名历史悠久,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医学方书《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提到的病名有103个,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专科疾病。中医经典著作也重视辨病,《黄帝内经》为不同疾病设立专题讨论,如《咳论篇》《痿论篇》《疟论篇》等,《伤寒杂病论》亦在标题中提出辨病并脉证并治。中医学流派也多以病划分,如叶桂、薛雪、吴瑭和王士雄等皆是“温病学派”代表人物。辨病是中医诊断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一种病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症候表现,症候之间有其内在联系,辨病有助于总观全局,把握疾病的发生、传变、转归和预后,为及时干预治疗提供可能。只辨证而不辨病,如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对疾病整体的认识。病名常是主症、临床特点及病因病机的体现,也反映了疾病的主要矛盾,不同的疾病即使证候相同,在治疗上的侧重点亦有不同,如徐灵胎谓:“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然后考其治之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病必有主药。”病名代表着中医对疾病最本质的认识,临床上,医者多“重辨证,轻辨病”,甚至有人提出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模式,彻底弃用中医病名。从矛盾的观点看,中医病名固然存在诸多不足,但若弃之不用,对中医学造成的损失必然弊大于利。

2 信达雅

“信达雅”最早见于三国时期支谦所著《法句经序》,由近代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被公认为是翻译的三大原则。为现代疾病寻求一个恰当的中医病名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翻译”,但这绝非是文学上名词的转换,而是将现代医学辅助检查结果转化为中医诊断的依据,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医的思维和逻辑进行命名。

2.1 信——中医病名应名副其实

信,从人从言,《说文解字》注“信,诚也”,本意是指人的言论应该诚实,在翻译中,信(faithfulness)取《易经》中“修辞立诚”之意,意为要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墨子经》曰:“信,言合于意也”,“信”可引申为“名副其实”之义,即名称(中医病名)要与实际情况(病症表现)相符合,否则生搬硬套、以偏概全,就会对医者的思维造成干扰,不利于诊治。

如糖尿病的中医病名为“消渴”,其中“消”有三层含义:(1)《说文解字·病疏下》云“消,欲饮也”,意为渴欲饮水;(2)《素问·阴阳别论篇》“二阳之结谓之消”,王冰注“善消水谷”,意为消化;(3)《素问·皮部论篇》云“热多则筋弛骨消”,《素问·风论篇》云“其热也则消肌肉”,意为消瘦、销铄。渴的本意是水干,消渴作为病名符合糖尿病患者口渴多饮,多食消瘦的典型表现,同时提示了消渴的基本病机是阴虚内热。但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更多表现为肥胖(超重),而无典型“三多一少”[1]。一部分患者在糖尿病早期仅表现为血糖的升高,若以消渴为名,不仅名不符实,难以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还容易发生漏诊,耽误治疗。鉴于此,仝小林等[2]从血糖升高对络脉造成损伤的特点出发将其命名为“糖络病”,该名既概括了病位、病性和疾病特点,又提示了用药方向,指导临床治疗;“喘证”“肺胀”“咳嗽”“短气”等或然病症名难以概括肺纤维化的特点,黄云鉴等[3]认为“肺痿”“肺痹”在病理、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上都与肺纤维化相似性很大,可作为其病名使用;肝硬化可依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中医“胁痛”“黄疸”“积聚”“鼓胀”等范畴,但许多患者既无黄疸,又无胁痛,无鼓胀,肝脾亦无肿大,尚无积聚可言,向武侠等[4]将其命名为“肝叶硬”,“肝叶硬”最早出自清代高鼓峰的《医宗己任编·四明心法》,其中记载“肝藏血,血少则肝叶硬”,这一命名既提示了肝硬化的中医发病机理,还赋予了古籍中的病名以新的生命力。在临床实践中,医者通常选取患者的主诉症状或体征作为中医病名,虽然符合“信”的原则,但这样产生的病名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某些或然病症只能反映疾病的某一阶段特点或某一方面特性,而不适用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另一阶段或其他特性,因此病名还应具有高度概括性。

2.2 达——中医病名的表达

达,《说文》曰“达,行不相遇也”,意为大道宽阔,畅通无碍。在翻译中,达(expressiveness)取《易经》中“辞达而已”之意,是指译文通顺流畅,强调表达的直观和形象。中医病名大多数以典型症状表现命名,一个平易直白的病名容易被医者和患者接受,也利于传播。如“吐酸”作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病名[5]较“胸痹”“结胸”“呕吐”“嘈杂”“梅核气”等病名更加直观,具有“顾名思义”性;“蝶疮流注”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病名[6]表达了该病的典型表现及其多系统、多脏器受累的特点,而“阴阳毒”虽内含蝶形红斑及关节受累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点,但不如前者直观形象,浅显明了。

达在古文中亦有“致”“使……来”“给……信息”之意[7],即病名应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指向性,能够反映疾病主要特点,向医者提供最重要的信息。病名可提供的信息主要有:(1)病因,如伤寒、伤风;(2)病机,如虚劳、痿病;(3)病性,如瘟疫、疟疾;(4)病位,如肝积、肺胀;(5)病理产物,如痰饮、膏浊;(6)主要症状,如眩晕、咳嗽;(7)发病时间,如伤暑、秋燥、五更泄;(8)其他,如病程时长(百日咳)、病色(黄疸)、治疗主药(百合病)等。中医病名的命名没有统一标准,一个好的病名能够指向疾病的本质特性,凸显出疾病的主要矛盾。如变应性鼻炎对应的中医病名通常是“鼻鼽”,高新颜等[8]认为“鼻鼽”仅体现出了鼻塞和鼻流清涕这两个鼻病的常见症状,容易与其他鼻病混淆(如鼻窒、鼻渊、伤风鼻塞等),不具有排他性,而“鼽嚏”包含了变应性鼻炎的关键症状“嚏”,比“鼻鼽”能够更加完整、直观地表达概念内涵;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名争议较多,专家学者[9]提出了“黄疸”“肝毒”“肝热病”“肝着”“瘅病”“肝瘟”等病名,其中“肝温(瘟)”作为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名,提示了病毒性肝炎最本质的特点,即湿热疫毒侵袭肝脏致病,且具有传染性,而其他的病名则难以反映传染性这一本质特点;王清海[10]依据中医血脉理论将“脉胀”作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提示了血脉为病位,“脉搏胀满”为典型症状体征,而“眩晕”“头痛”“风眩”等病名是以或然症状命名,难以体现高血压血管疾病的本质特性;陈信义等[11]认为“虚劳”作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病名缺乏排他性,而“髓劳”则可反映出疾病的病位、病性和病机;与“艾劳”“艾毒”[12]相比,“疫毒痨”“虚毒疫”[13]作为艾滋病的中医病名,更加能凸显出艾滋病的病性、病因以及病症;孟鑫等[14]分别选取了“哮”与“胀”组成“哮胀”作为哮喘-慢阻肺重叠的中医病名,其中“哮”既体现了 “喉间哮鸣 ”及 “哮必兼喘 ”的哮喘发病特点,又提示了病位在肺,而“胀”则体现了“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慢阻肺的发病特点,“哮胀”体现了哮喘-慢阻肺重叠的病机特点;“腔内癥瘕”作为消化道息肉的中医病名[15],不仅可以概括消化道息肉的外在特点,蕴涵着中医对其内在的关键病机认识,还可直接指导本病的治疗;李敏谦等[16]从糖脂代谢病的临床症状、病情、病因、病位、病机、病性6个方面对其中医命名进行逐一解析,从病机与病性相结合角度,将“瘅浊”作为糖脂代谢病的中医病名,既能涵盖疾病内涵,又能同时反映疾病病机、病性等特点。

“达”是对中医病名的表达提出要求,一方面是表达的内容,要求中医病名能够指向疾病本质特点,反映疾病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方式,要求中医病名尽量直观形象、简易直白,否则不利于病名的普及。

2.3 雅——中医病名之典雅

“雅”取《易经》中“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之意,即文字没有修饰,就难以传播很远。“雅”(elegance)在翻译中是指译文有文采,文字典雅。医学语言属于科技文体,以消极修辞为主,力求准确、简明,中医语言也不例外。笔者认为中医病名之雅在于典,《文心雕龙·体性》谓:“典雅者,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典雅在此是指作为病名的词语应在中医古籍中有典可循,而不至陷于空泛与表浅,同时也是对古代医家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如杨湖[17]将“心颤”作为房颤的中医病名,并指出古代有以“颤”命名的,如“颤振”,王肯堂在《证治准绳·杂病》记载:“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并指出“此病壮年鲜有,中年已后乃有之,老年尤多”。此处作为中医病名的“颤”并非仅是物理上的颤动之意,还蕴含着中医学中“风动”的病机,较之“心房颤动病”更易被认可接受;大偻之病名最早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焦树德认为大偻的描述与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相似,建议将大偻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病名,这一病名被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风湿病临床验证方案中,得到学界广泛认可[18];丁元庆等[19]以“肉苛”作为多发性硬化的中医病名,《素问·逆调论篇》记载:“帝曰: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谓何疾?岐伯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肉苛具备了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致运动、感觉损伤,预后差两大基本特征,较之以主症命名,肉苛能够概括疾病的基本特征,揭示疾病的基本规律,具备了中医病名的基本条件。而马利红等[20]提出以“多发性硬化”作为多发性硬化的中医病名,建议在多发性硬化病这一中医诊断范畴内加入中医亚型,如:多发性硬化病-痿证型、多发性硬化病-中风型、多发性硬化病-痹证型等。这样的病名其实正是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模式,中医病名名存实亡。“雅”在此即是指中医病名在吸收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的同时应继承中医传统学术思想,“承上”与“启下”兼顾,使中医病名在发展创新的同时不丢失自身特色。

在进行命名时,要正确理解中西医术语的具体含义,不可混为一谈,如果不加思索地奉行“拿来主义”,那么病名不仅不具备中医特色,还会混淆名词概念。如焦娟等[21]指出纤维性肌痛的病位多数是在肌肉和骨骼的连接处,属于中医 “筋” 的范畴,《杂病源流犀烛》所曰:“筋也者,所以束节络骨,绊肉绷皮,为一身之关纽,利全体之运动者也……按人身之筋,到处皆有,纵横无算。”此处的“筋”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筋膜﹑腱鞘、滑囊、关节囊,甚至关节软骨、关节盂等组织,比解剖名词中“筋”的外延更广,若仅从字面理解将“肌痛”刻板地翻译为“肉痹”,则难以全面地反映纤维性肌痛的病位。

3 小结

西学东渐以来,中医在西医这个“它者”的注视下始终处于被动,一切都受到以西医为标准的审视、规范和要求,这一点也体现在命名上,似乎人们寻求中医病名只是为了与西医病名匹配,而不考虑其作为中医病名的独立价值。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将来还会出现过去中医没有认识到的疾病,若只一味迎合西医病名,中医病名将逐渐被边缘化,沦为可有可无的附属,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当今,中医病名标准化与统一化的呼声日益高涨,或许更应该思考中医病名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本文以“信、达、雅”为原则,要求中医病名应:(1)名副其实,避免以偏概全;(2)可指向疾病本质,反应疾病的主要矛盾;(3)表达应力求平易通达,直观形象;(4)承上启下,继承经典学说思想。从这四个方面出发,不断革弊增新,完善中医病名的命名体系,为中医的现代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病性病位命名
脾系藏象病位与病性特征研究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基于证素辨证探析围绝经期肥胖症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素特征与临床理化指标相关性研究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举偶
原发性胃癌中医证候病性分布特点研究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