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气郁质的研究进展

2020-01-11李倩茹王济白明华李竹青王琦

环球中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体质临床研究

李倩茹 王济 白明华 李竹青 王琦

气郁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1]。不同个体的体质特征具有不同的遗传背景,体病相关论提示体质类型影响疾病的倾向性,如气郁质的发病倾向为易患郁证、脏躁、百合病等,并且容易受精神刺激。纵观近年来关于气郁质的文献报道,可发现气郁质的分布在人群中逐年增加,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与气郁质有关的疾病类型涉及内、外、妇科等多个病种,同时对气郁质人群进行调体干预与防护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因此研究气郁质的相关内容对临床诊疗疾病、养生防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概括总结如下。

1 气郁质的人群分布调查研究

1.1 国内的人群分布调查研究

通过对不同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人群分布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其独特的分布规律。岑澔等[2]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人口15岁以上的2502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其结果显示:气郁质的峰值无论男女均集中于25~34岁组,各年龄组的女性,气郁质的分布都在10%以上,即每10个女性当中最少有1名为气郁质。全国9省市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同样表明气郁质多见于年轻人,女性明显高于男性[3]。香港地区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结果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人群的体质特点不同,其中偏颇体质中气郁质占4.50%,年龄集中于25~45岁之间,文化水平低者所占比例较大[4]。谢胜等[5]在广西地区开展的中医体质类型调查结果示:气郁质者占4.6%,女性气郁的比较高于男性,其年龄分布特点为“两头小中间大”。有学者对女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8种偏颇体质中气郁质位居第四位[6]。冯娟等[7]收集福建、浙江、湖南、山西、广西5省市一般人群样本993例,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气郁质占5.34%,不同省份中气郁质占比较高的为湖南省,不同性别中女性高于男性,其年龄段主要集中于15~34岁。以上研究均表明,气郁质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年轻的女性群体,这与女性生理特点密切先关。如清代医家叶天士所言“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为情志之官,七情伤肝,直接影响肝之调达与疏泄。同时“肝为刚脏”,其性最易动荡,情绪激动则勃然大怒,所欲不遂则抑郁不乐。其年龄分布的年轻化表明年轻人易于受工作、家庭等多方面压力的长期影响,以及当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过大,因而较易表现出以情志抑郁、身心疲惫为主要特征的气郁质。

1.2 国外的人群分布调查研究

此外,对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不仅局限于国内,还有关于不同国家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调查研究,对不同国家的体质类型分布进行比较研究。李炳旼等[8]对居住于韩国首尔地区的300名韩国人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的调查,结果显示平和质者69名,其余8种偏颇体质者225名,兼夹体质者6名,其中气郁质排名第四,共计30人,并且男性气郁质者多于女性。井慧如等[9]对400名在京的美、加籍高加索人进行中医体质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8种偏颇体质占49.0%,气郁质者占4.0%,女性气郁质高于男性,未婚者所占比重较高,且年龄集中分布于50岁以前。

2 气郁质的体病相关研究

不同个体的体质特征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遗传背景,其与许多特定疾病的产生有密切关系。在临床中,体质状态往往会决定发病与否及发病的倾向性,在病机发生发展的变化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王琦教授[1]指出气郁质发病倾向是易患郁证、脏躁、百合病、不寐、梅核气、惊恐等病证。但在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调查中,气郁质的体病研究多种多样,与临床多学科、多病种均有内在联系。因此可从体病相关的视角出发,研究气郁质易感疾病的相关性及其优势病种,寻找疾病预防的关键,提高诊疗和防护水平,为相关疾病的预测、诊疗、防护提供实证依据。

2.1 气郁质与内科疾病

何剑荣[10]通过对368例喉源性咳嗽患者的中医体质分析发现痰湿质和气郁质是喉源性咳嗽的多发体质,说明气机郁滞、痰湿素盛之人感受风邪后,因气机不利、气郁痰阻,从而气逆而咳,提示在临床诊治呼吸系统疾病时,更要注重健脾祛湿、理气解郁;同时气郁质也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高发体质类型且对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作用[11]。在有关消化系统的疾病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主要以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为多见,且女性患者中气郁质最多且占32.1%,20~40岁的青壮年气郁质者占气郁质总人数的73.3%[12],说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发病与中医体质类型密切相关,与性别和年龄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此外气郁质为消化性溃疡的主体质且多见于青年人[1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各体质类型构成比气郁质(21.5%)>湿热质(18.0)>痰湿质(14.0)[14]。王淼等[15]发现在血清甲状腺激素正常的甲亢患者中,最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是气郁质,占27.58%,表明甲亢发病及病情变化与情绪因素密切相关,同时甲亢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多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张青等[16]通过对209例成年癫痫患者研究发现,气郁质是非气郁质患者伴发抑郁的4.068倍,患者在气郁质的基础上,由于忧虑过度,情志不疏,肝失调达,气机郁滞而成气郁;气郁日久化火,变为火郁;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而至血郁;忧思伤脾,脾失健运,久而生痰或火郁炼液,发展为痰郁,最终导致郁证的发生,多表现为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并伴有气郁、痰郁或火郁等其他临床特征。此外有相关研究还表明,气郁质是偏头痛发病的危险体质类型[17],气郁质在失眠症患者中占据较大的比例[18]。

2.2 气郁质与外科皮肤疾病

周明旺等[19]为探讨中医体质与膝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对甘肃地区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膝骨性关节炎的高发体质是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处于围绝经期(44~54岁)的女性中43.2%为气郁质。华晔[20]通过对120例黄褐斑患者进行体质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体质类型以痰湿质(29例)、阴虚质(27例)、气郁质(24例)三者所占比例较大,符合古代医家对黄褐斑发病的认识。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认为黄褐斑“原于忧思”,因情志不畅所致。气郁质在女性寻常痤疮患者中的百分比也高于男性患者,且气郁质者更易受精神因素影响[21]。在中医体质与白癜风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气郁质的影响回归系数为1.001,与白癜风的发病呈正相关,为白癜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2]。

2.3 气郁质与妇科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以高雄激素和持续无排卵为主要临床特征,是临床中导致月经失调及不孕的常见妇科疾病。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体质类型的研究[23],发现痰湿质最多占37.27%,气郁质占19.09%,气郁兼痰湿质占10.91%,其患病的相关因素中,存在工作或学习压力过大者占49.09%,其次为超重因素占46.36%,提示在临床诊治的过程中应注意进行辨体-辨病-辨证,不仅注重化痰,也应重视理气。雷叶雁[24]通过对乳癌组和对照组比较研究,发现气郁质者占21.0%,气郁质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是非气郁质的13.071倍。此外,气郁质与乳腺增生病[25]、子宫肌瘤[26]、原发性痛经[27]、复发性流产[28]、异位妊娠[29]、产后缺乳[30]等临床多种妇科疾病的发病率均成正相关。

2.4 气郁质与男科疾病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中气郁质(14%)位居第二,仅次于湿热质(15%),且气郁质者更容易表现出较严重的症状[31]。袁涛等[32]学者进行慢性前列腺炎心理相关因素调查及分析时发现,慢性前列炎患者的精神症状阳性率达84.3%,病程越长心理障碍越严重,从另一方面提示气郁质对慢性前列腺炎有着较大的影响,从改善其心理状况入手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陈文英等[33]总结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体质类型,发现气郁质位居第一,病情≤1年、>1年且<3年、≥3年的患者中均以气郁质者为多。

3 气郁质的调体干预研究

由于体质既禀成于先天,又关乎于后天;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动态可变性,因此使体质的可调性成为可能。如在未病的状态下,及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纠正或改善偏颇体质,以降低偏颇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预防疾病或延缓发病。在已病的状态下,使用“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制定出更加精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在病后的状态下,根据不同体质的防护要点,注意饮食、起居、运动的宜忌,防止疾病的复发。临床中对气郁质的主要干预方式有方药、针刺、生活方式、体育锻炼等。

3.1 气郁质与方药干预研究

气郁质总的调体法则是疏肝行气,开其郁结,其调体方药主要代表方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常用药物有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白芍等[34]。有的医家提出对气郁质的调质方法应使用温药益阳,使用药物淫羊藿、巴戟天、仙茅、五味子、菖蒲、麻黄等,认为其可能具有改变“神经递质”的作用[35]。张晓天等[36]通过研究发现,由六味地黄丸、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组成的滋阴润玉膏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有一定效果,通过补肾气滋阴,疏肝解郁,能够干预并改善阴虚质及气郁质的体质情况,总有效率为54.1%。马海丽等[37]研究发现使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气郁质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明显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气郁质积分,改善其生存质量。尹艳等[38]使用具有滋阴温阳、疏肝解郁、健脾益肾之自拟固本解郁汤治疗气郁质,临床疗效评价发现其总有效率为94.34%,可以显著改善气郁质量化积分,提出在治疗气郁质的过程中应注重扶正固本。张煜萱等[39]研究发现越鞠丸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气郁质及气郁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可以改善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BDNF)水平。林丽莉等[40]从体质角度进行研究,发现四逆散加味对气郁质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总效率和症状评分的改善均优于西药,并且对腹胀腹痛、胸胁胀闷及情绪忧郁或喜叹息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3.2 气郁质与针刺干预研究

在使用针灸调治气郁质的亚健康状态时,庞勇等[41]提出,应根据气郁质亚健康症状特点与五脏的关系,结合经穴的五行属性,采用调原补俞法选取原穴及背腧穴进行调治。聂春梅[42]通过筛选孕前女性的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纳入200例孕前气郁质女性,以“治未病”理念为先导,观察足三里、肾俞、血海、太冲对气郁质女性孕前保健及后续观测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穴位保健组气郁质女性孕期出现妊娠呕吐、先兆流产、异位妊娠、羊水过多等几率(10.9%)低于空白对照组气郁质女性(18.6%),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体质干预的优势,为广大群众提供了“简、便、廉、验”的保健方法。刘明辉[43]在对气郁质经前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治疗组采用“辨体用穴+辨病/症用穴+针灸调神”,对照组采用“辨病/症用穴+针灸调神”,通过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3.3%,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应用体质学说配合传统针灸来进行治疗,其疗效要比单纯使用传统针灸高。此外,还有学者使用颐神调气针刺法进行气郁质阈下抑郁的临床研究,结果发现经过6周的治疗,针刺组患者的CED-D量表、HAMD-17量表、中医体质量表评分均有所下降,说明颐神调气针刺法可以改善气郁质阈下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利于改善气郁体质的临床表现[44]。

3.3 气郁质与其他干预方式研究

中医养生原则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等。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喜胜忧”的情志相制原则,气郁质者可采取敞开胸襟、开朗豁达、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调摄方法;饮食调养则应多食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麦、刀豆、萝卜、菊花、玫瑰花等;起居调护应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和社会交往,以放松身心,和畅血气;体育锻炼方法可采用大强度、大负荷练习法、专项兴趣爱好锻炼法和体育游戏法[34]。有研究者通过使用综合干预方法,即情志干预(以情胜情、移情易性、语言开导)、放松功、五行养生音乐对气郁质人群实施综合干预,干预前后的体质量化积分均值具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中医情志干预对气郁质的调养具有肯定作用[45]。此外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发展,气郁质老年人群健康干预问题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方森等[46]使用中医情志护理如七情治病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中医保健功法等,为气郁质老年人群的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4 气郁质的实验室相关指标研究

目前现已开展的相关体质类型的实验室研究包括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睡眠生理参数检测、人体组织成分分析,红外热图扫描成像等。笔者经查阅文献发现,有关气郁质的相关实验室研究开展的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某项指标的检测。如陈文辉[47]通过对糖调节受损和血糖正常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和血瘀质可能为糖调节受损的主要体质类型,气郁质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相对来说较低。耿彦婷等[48]在研究不同体质者血清血脂水平实验中发现,气郁质患血脂代谢紊乱的几率低,形成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可能性低。还有研究表明冠脉血栓形成组以瘀血质、痰湿质多见,而无冠脉血栓形成组以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多见,冠脉病变积分及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三项指标均表明,气郁质者患冠脉血栓的风险较低[49]。孙艳红等[50]从流行病学相关角度研究Leber遗传性神经病变(leber heredilary optic neuropathy,LHON)14484基因位点突变的中医体质分型,135例体质调查结果显示各体质类型的发病率最高的为气郁质(55.56%),说明气郁质在LHON的发病中有其特殊的临床意义,提示临床医生在对LHON家系进行遗传学咨询指导时,除了解释其遗传规律外,也要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有助于预防发病。根据冯娜[51]对气郁质和非气郁质者的相关差异基因的研究发现,气郁质人群有六条已知基因明显高于非气郁质人群,其中丛状蛋白A2和神经细胞PAS域蛋白3均是精神分裂症相关遗传基因,核纤层蛋白A与某些遗传疾病的发生有某种关联性,T细胞受体ζ链在启动过敏性炎症反应中有特殊意义,S-相位激酶相关蛋白2在肿瘤的进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另一侧面提示气郁质人群也可能是肿瘤的高发人群。

5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气郁质的研究已从理论探讨到临床干预模式的多样化,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也涉及到多地区、多病种。但与此同时,气郁质的相关实验室研究相对较少,仅仅集中于某个指标的短期监测研究,更深层次的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研究相对缺乏,在今后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进行微观层面的研究,为临证中把握气郁质的发病倾向提供指导,为调体干预提供更多的实验室依据,也对制定临床干预的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指导,以期为亚健康人群提供更好的防病治病的保健模式。

猜你喜欢

体质临床研究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