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贾金铭从肝论治遗精验案二则

2020-01-11张亮霍耐月季培军

环球中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遗精知母黄柏

张亮 霍耐月 季培军

遗精是以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遗泄为主证的一种疾病[1],多因肾虚封藏不固,或因君相火旺,湿热下注,热扰精室所致。其中,梦中遗精者称为“梦遗”;无梦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流出者,名为“滑精”[2]。遗精病名首载于《内经》,其称为“精时自下”[3];汉代张仲景称其为“失精”[4];隋代巢元芳称本病为“梦泄精”;从唐代开始正式命名为“遗精”。历代医家多从心肾不交、湿热扰动、心脾两虚和肾气不固等论治遗精病,并形成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贾金铭教授临证50余载,多从肝郁气滞调理入手治疗遗精病,往往效如桴鼓,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良多,现撷取其治疗遗精病经验如下。

1 验案举隅

1.1 肝气郁滞阴虚不固案

患者,男,28岁,已婚,2019年6月10日初诊。遗精半年余,未婚,每周2~3次,乏力,平素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劳累,多汗,睡眠差,口干,纳食一般,二便调,舌淡略红苔薄白有裂纹,脉弦细。中医辨证:肝气郁滞,阴虚不固。中医治则:疏肝解郁,滋肾固阴。处方:柴胡10 g、郁金15 g、生蒲黄10 g、醋香附10 g、煅龙骨20 g、煅牡蛎20 g、合欢皮20 g、制远志12 g、知母6 g、盐黄柏6 g、墨旱莲15 g、刺猬皮9 g、莲子心3 g、酒黄精20 g、石斛12 g、桑寄生12 g、楮实子10 g、莲子肉10 g、鸡内金12 g、肉桂3 g、龟甲12 g,14剂,水煎服,日2次,开水冲服。14天后复诊,患者遗精次数明显减少,每周1次,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紧张、焦虑、眠差亦好转。患者诸症改善,舌淡红苔薄白,裂纹处颜色变淡,脉弦略细。根据四诊变化,将其药物做以下调整,上方去桑寄生、楮实子、龟甲,14剂,水煎服,日2次,开水冲服。三诊,患者病情已告痊愈,要求继续调理半月,方药以疏肝解郁为主,滋阴清热为辅调理善后。

按 此案中患者由于工作紧张、压力大,长期睡眠差,导致肝郁气滞。肝主疏泄,肝气不舒则疏泄失常导致遗精。肝郁化火导致伤阴,口干、多汗、睡眠差等症状相继出现。《四圣心源》云:“遇夜半阳升, 木郁欲动,则梦交接,木能疏泄而水不蛰藏,是以流溢不止也。”“甚有木郁而生下热,宗筋常举,精液时流”。方中取柴胡、郁金为君药疏肝解郁、泻热解郁为君药。蒲黄、香附、合欢皮为臣药助君药舒理肝气。此病考虑日久生瘀,故活血化瘀与疏肝解郁同调;知母、黄柏清下焦之热,墨旱莲、黄精、石斛、桑寄生、楮实子、龟甲滋阴填精,补益肝肾;肉桂在此用量极少,为引经药,起引火归元之功,远志安神定志,煅龙骨、煅牡蛎、莲子肉、刺猬皮、鸡内金以固精关。药证相符,故获良效。

1.2 肝郁化火阴津匮乏案

患者,男,18岁,高中生,2019年5月6日初诊。遗精半年,加重1个月,高中阶段学习紧张,为放松心情遂迷恋不健康视频,因此养成不良习惯,半年前不自觉出现梦遗,身体无明显不适,近1月不论是白天或者夜间均有精液自溢的情况,一周3~4次。刻下症:焦虑、易怒,情绪抑郁,胸胁肋疼痛,口干,晨起口苦,大便略干,头晕、疲乏、精神差,面部痤疮,睡眠梦多,双下肢无力,纳可。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有力。中医辨证:肝郁化火,阴津匮乏。中医治则:疏肝理气,滋阴清热。处方:柴胡10 g、郁金15 g、生蒲黄10 g、醋香附10 g、煅龙骨20 g、煅牡蛎20 g、合欢皮20 g、制远志12 g、知母10 g、盐黄柏12 g、刺猬皮9 g、莲子肉10 g、莲子心3 g、酒黄精20 g、天冬12 g、生地黄25 g、党参15 g、炙甘草10 g、砂仁10 g,14剂,水煎服,日2次,开水冲服。二诊,患者诸症明显好转,已无自遗现象,梦遗一周偶有1次,心情舒畅、胸胁肋疼痛明显减轻,口干、口苦大减,患者面部痤疮亦好转,大便调。随以疏肝补肾善后痊愈,随访未复发。

按 此案比较典型,属于中学生阶段常见病之一,由于处于青春发育期,欠缺生理知识,对初萌的性意识、性冲动感到茫然,又得不到及时疏导而使然。日久导致肝肾精亏,肝阴不足则生内热,邪热上扰于心,心火旺盛,使心火独亢于上,不能下济于肾,肾水不能上滋于心,则南火北水坎离无法接济,最终造成心肾不交之遗精或者滑精。因此在治疗此阶段的患者时,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讲解正常身体生理知识,告知其如何调理好情绪,而且要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刺激性的杂志、视频等媒介,以免影响疗效或是加重病情。方以疏肝固精方为基础,去墨旱莲、石斛,加知母10 g、黄柏12 g、天冬12 g、生地黄25 g、党参15 g、炙甘草10 g、砂仁10 g。加药乃贾师常用补肾药三才封髓丹,补肾定志。余药已在前案中讲解,在此不再赘述。

2 小结

2.1 历代医家治疗遗精病见解

汉代张仲景提出遗精病的大法是燮理阴阳,交通心肾[3]。《金匮要略》曰:“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灵枢·本论》最早指出遗精与悲哀恐惧伤肝有关,“肝,悲哀动中则伤魄,魂伤则狂志不精,不精则不止,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恐惧不解则精伤,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隋朝巢元方考虑遗精病机是肾气虚弱,失于封藏。如《诸病源候论》一书中指出:“肾气虚弱,故精溢也。”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一书,其指出治疗遗精从惊恐导致,如“治……梦泄精……惊惕忪悸,小腹里急方”[6]。宋代窦材指出当以温补肾元法治疗遗精病。《扁鹊心书·梦泄》言:“肾气虚脱,寒精自出,则温补下无为得法矣。”[7]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明确提出当以心气不足立论,且用药以补益心气为主,补肾药为次[8]。许叔微创造性地提出“肾气闭”这一概念,首次提出肾气不畅,气化失调而致遗精。因此它在《普济本事方》中发明了猪苓圆一方专治肾气不畅。南宋陈言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三焦与遗精的关系,三焦虚寒则用巴戟天、天雄等药治疗,中焦虚热下注则用石膏、知母之药清之。元代朱震亨著《丹溪治法心要》一书,其提倡梦遗从热论治,滑精从湿热论治,前者当以黄柏、蛤粉等清热药为主;后者用黄柏、知母等药[9]。明代医家龚居中在所著《红炉点雪·梦遗滑精》一书中言:“有下元虚,精神荡溢而遗者,肾衰不摄,玉关无约,而精乃妄泄,法当君以补肾,佐以涩精也。”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善用脾肾同调之法治疗遗精。明代萧京《轩岐救正论》载:“肝为阳,主疏泄,阴器乃泄精之窍。”叶天士认为治疗此病不外乎宁心益肾、清热利湿之法则,其著有《临证指南医案》一书,其中圆机活法尽在书中展现。如肾精亏乏,相火易动,阴虚阳冒而为遗精者,用厚味填精、介类潜阳、养阴固涩诸法[10]。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遗泄源流》载:“梦遗属郁滞者居大半,若但用涩剂固脱,必愈涩而愈郁,其病反甚。”清代张璐《张氏医通》言“肝热则火淫于外,魂不内守,故多淫梦失精”。清代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则指出肝火致阳强而遗,“有肝火强盛,以致茎盛不衰,精出不止”。近代医家王万春从少阳不和,心肾不交入手,选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11]。秦国政教授从心肾不交、湿热下注、气血瘀滞入手治疗此病[12]。徐福松把遗精病分为心肾不交型、阴虚火旺型、肾气不固型、湿热下注等[13]。姜德友等[14]认为治疗遗精的主要方法有补肾涩精、交通心肾、调补心脾等治法。任伟明等[15]认为遗精多由下焦虚寒、虚阳上亢所致。姜德远[16]认为遗精从心论治,实则清心火,虚则补心火。高三德等[17]总结出虚证以补固升调相结合为主,虚实夹杂证以通补结合或通固结合为主。马仁智教授认为本病与心肾脾三脏密切相关,主张从心肾不交、湿热蕴结、精络瘀阻三方面治疗本病[18]。曹元成[19]用小柴胡汤加固肾之品治愈一例肝郁遗精病人。蒋健[20]论述遗精在本质上属于心病,肝气郁结、思虑伤脾为其常见病机。

2.2 贾金铭教授治疗遗精病体会

肝主疏泄,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促进精血津液输布[21]。长期欲念不遂致情志失调,肝气不舒,导致郁久化火,火邪循肝经下扰精室,精关失固而致精液自泄。精藏之于肾,主宰于心,疏泄于肝。心有所慕,所欲不遂,首先可致君火妄动,然肝肾二脏皆有相火,其系上属于心。今君火妄动,相火亦翕然而起,进而影响肾之封藏功能,导致开阖失司,精液失固; 其次长期所欲不遂可致情志失调,肝气不舒,同时伴随频繁遗精所带来的自责、羞愧、紧张焦虑等压抑的心理活动,势必加重肝气郁滞,导致郁久化火,火邪循经下扰精室,疏泄失度,扰动精室,精关失固而致精液外泄。再次处于青春发育期的患者对性的知识缺乏、对媒体性的刺激接触较多,又不能得到及时疏导,因此会因长期遗精而致心情苦闷压抑、焦虑紧张,进一步导致相火妄动,肝魂不安,淫梦纷纭。最后,古人云:“乙癸同源”,肾藏阴精,肝藏阴血。“二者内有相火互相撷颃”。一旦肝肾的阴精不足,不但其二者间可相互影响,而且可造成相火偏亢,火盛则动,动则内扰阴精,于是屡发遗精走泄。

疏肝固精方乃贾教授所创,古方今用,在柴胡郁金汤基础上有所发挥,命其名为“疏肝固精方”。本方原以疏肝和胃为主,而先生将其活用,其药物组成有柴胡10 g、郁金15 g、蒲黄10 g、香附10 g、煅龙骨20 g、煅牡蛎20 g、合欢皮20 g、制远志12 g、知母6 g、盐黄柏6 g、墨旱莲15 g、肉桂3 g、莲子心3 g、龟甲12 g等。方中取柴胡、郁金为君药疏肝理气、清热解郁;蒲黄、香附、合欢皮为臣药,共助君药疏肝解郁,畅达气机,《神农本草经》载:蒲黄,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神仙。性甘、平,气微、味淡,归肝、心包经。此病考虑日久生瘀,蒲黄配香附活血化瘀;知母秘阴凉肝肾,黄柏坚阴清相火,知母配黄柏清泻相火,取知柏地黄丸之义;墨旱莲、肉桂、龟甲峻补精髓,龟甲乃血肉有情之品,偏于补阴,肉桂辛热,偏于补阳,在补阴之中配伍补阳药,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乙癸同源”也叫“肝肾同源”,墨旱莲与地黄相伍乃肝肾同治之法,壮阴水以制阳火。远志安神定志,莲子心清泄心热而交通心肾,善治心火妄动,《丹溪心法》曰:“人之五脏六腑,俱各有精,然肾为藏精之府,而听命于心。”远志安神定志,能通肾气,上达于心而安神益智,两药合用,既清泻心火又能益精强志。佐以煅龙骨、煅牡蛎、莲子肉、刺猬皮、鸡内金涩精止遗, 收敛固脱。诸药合用清热疏肝、补肾涩精,标本兼顾,用药巧妙。

在治疗青春期患者时,单纯伴有不良生活习惯者,多用疏肝固精方去莲子心加黄连治疗,如伴有肾精亏虚者则用疏肝固精方加重补肾之品。在治疗工作紧张、情绪不稳、焦虑不安患者时,用疏肝固精方加栀子豉汤,酌情选用百合、玫瑰花、合欢花、佛手、香橼等疏肝解郁等药。在治疗中年患者时考虑到生活压力、家庭因素、房事过多等问题,病机虚实复杂,多用疏肝固精方合方应用,如三才封髓丹、潜阳封髓丹;除此之外,尚有体弱多病之人,如常伴汗出、恶风、易感冒之人,不论年龄大小,则多选用经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应用。中医讲“瘦人多火、肥人多痰”,对于体形瘦弱且伴有阴虚火旺的患者,多用清心莲子饮加减应用;对于形体肥胖的患者,偏寒者用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偏热者用四妙散合萆薢分清饮加减。患者长期居于北方则多选温润之品,如巴戟天与山茱萸同用;南方多湿多热,多选车前子、绵萆薢等药。选方用药时,少用且慎用滋腻燥热之品,因其易徒增壮火,耗气伤精,且滋腻恋邪,易导致病程迁延日久而难愈。

贾教授认为遗精病病机虽然复杂,也非无证可循,亦可通过详审病证特点,而达到精准施方的目的。中医讲究因人、因时、因地结合治疗,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患者,在疏肝调神的基础上配合心理疏导治疗,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工作紧张、压力大等患者则当以调节情志为主稍佐补肾泄火之品。在北京就诊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地域不同导致病机发展方向不尽相同,因此贾教授临床中必问患者长期居于何地。北方偏冷、燥,南方多雨、湿,在辨证的基础上稍加润燥或者祛湿之品。

猜你喜欢

遗精知母黄柏
鸡内金固涩精液,让男人不再遗精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黄柏炮制品的考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美丽的黄柏山
中药脐疗治遗精
ICP-MS法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5种重金属
黄金分割法结合动态设计优选盐黄柏提取工艺
知母中4种成分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知母多糖治疗糖尿病大鼠
怎样的遗精才是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