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痞”病名初探
2020-01-11杜武勋
蒋 璐 杜武勋
1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 311122
2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天津 300150
胸痞是以自觉胸膺部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的病证。《诸病源候论》中首次出现胸痞病名,后世又有上焦约、胸中窒、胸中气塞、三焦约等不同的命名。中医古籍中关于胸痞的论述多以痞满统称,或将胸痞与胸痹、结胸混淆。《临证指南医案》有言:“胸痹与胸痞不同。胸痞有暴寒郁结于胸者,……若夫胸痹,则但因胸中阳虚不运,久而成痹。”《中医内科学》[1]教材中未对胸痞进行专门的论述,但提到胸痞是痞满的一种,痞满按部位分有胸痞、心下痞,在胸部的痞满为胸痞,可见胸痞是有别于胸痹、心下痞的一个独立疾病。导师杜武勋教授对此疾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认为有必要对胸痞这一疾病进行系统研究,使之形成一个独立的疾病,故本文对胸痞病名及病因病机相关内容展开探讨。
1 胸痞病名源流考
胸痞一词古已有之,但是历代医家对胸痞的认识有异,文献记载不统一,有医家认为胸痞即为胸痹或结胸,也有医家将胸痞与痞满的胃痞混淆,也有的将其统称为痞满。
先秦两汉时期,未直接提及胸痞,但其中有诸多“胸痞”相关的病证描述。《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有“胸中窒”“胸中痞硬”等。张仲景虽未明确提出胸痞,但已观察到胸中痞塞胀满的症状,《伤寒论》149条:“但满不痛者,此为痞。”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157条生姜泻心汤及158条甘草泻心汤之症状描述中,又见“心中痞硬”。据以上条文可以测知,其临床表现以心下痞塞,满闷不适,但胀无痛,按之柔软,或见心下硬满为特点。
隋唐宋金元时期,首见胸痞一词。《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温病结胸候》:“若热未入里,而下之早者,里虚气逆,热结胸上,则胸痞满短气,谓之结胸也。”此处论述的胸痞实指结胸。胸痞作为证的名称最早出现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胸痞证者,胃中不和,心下坚硬,干呕,恶寒汗出,噫气不除;亦有因伤寒身冷,医反下之,遂成胸痞。”但此处提出的胸痞,实指心下痞,即胃痞。《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九·胸痞证治》中可见对胸痞的证治论述,实为胸痹。可见,此时对胸痞与结胸、胃痞、胸痹没有明确的区分。
明清时期,对胸痞与结胸、胸痹、胃痞进行了区分。明·秦景明《症因脉治·胸痛论》提出:“若胸中满塞而不痛,又名胸痞。”认为胸痛与胸痞区别在于痛与不痛。清·沈金鳌明确胸痞为胸闷而不痛的病证,并根据痛与不痛区分胸痞与结胸,正如他在《杂病源流犀烛·胸膈脊背乳病源流》中所阐述:“至如胸痞与结胸有别,胸痞轻而结胸重也,痞有久患不愈者,结胸不可久也,大约胸满不痛者为痞,满而痛者为结胸。”《临证指南医案》中对胸痹与胸痞分别进行了阐述:“胸痹与胸痞不同。胸痞有暴寒郁结于胸者,有火郁于中者,有寒热互郁者,有气实填胸而痞者,有气衰而成虚痞者,亦有胸胃津液枯涩,因燥而痞者,亦有上焦湿浊弥漫而痞者。若夫胸痹,则但因胸中阳虚不运,久而成痹。”清代何梦瑶《医碥·杂症·痞满》:“痞满,但内觉满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有在胸在腹之分,皆由中气不运。”明确胃痞与胸痞有别。
现代文献中,《中医大辞典》中对胸痞的解释:“病证名。一指胸中满塞不痛……参见心下痞满、痞条……二指胸中闷痛,属胸痹。”将胸痞按症状归为心下痞和胸痹。并解释痞:“病证名。一指胸腹部痞满,按之不痛的疾患……二指胸腹部有癖块,属积聚一类。”《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提及:“胸闷又可称胸痞、胸满、胸中痞满,是指自觉胸中堵塞不畅、满闷不舒。”把胸闷称为胸痞、胸满、胸中痞满。《中医内科学》未将胸痞病列为独立的疾病,在教材中脾胃病证的痞满一节提出:痞满按部位分有胸痞、心下痞等。心下即胃脘部,故心下痞又可称为胃痞,至此,将胸痞与心下痞进行了区分。也有学者[2]提出现代“痞满”概念中的“胸痞”相当于现代的各类心脏系疾患引起的胸闷不适。
由此得知,胸痞早已有之,是一种独立病证,历代医家对胸痞的概念认识存在争议。
2 胸痞的病因病机
胸痞病位在胸中,以胸中痞为主症,临床详细的问诊交谈中发现此类患者往往症状描述多样化,易受情志因素诱发,病程长,甚至可能并发多种疾病。
《诸病源候论·痞噎病诸候·八痞候》中论述:“夫八痞者,荣卫不和,阴阳隔绝,而痞者,塞也,言腑脏痞塞不宣通也。由忧恚气积,或坠堕内损所致。”巢元方认为外邪入里、情志不遂、外伤内损均可致气血壅塞不通而成痞,《景岳全书·痞满》所谓:“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疡医大全·论疮疡胸痞》:“王肯堂曰:忿怒胸痞,肝气滞也。”上述诸论均强调了七情、气结怒郁、肝郁气滞,皆可致胸痞[3]。《古今医统大全》曰:“有因误下,里气虚,邪乘虚而入于心之分为痞者。”提出了气虚导致胸痞的特点。清末王德宣《温病正宗》:“故胸痞为湿热必有之证,四肢倦怠,肌肉烦疼。”《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总结胸痞病机(见前述)。
结合现代医家[4]对胸痞病因病机的相关探讨,气机郁结是胸痞主要病机,属本虚标实,其病变在气,临床以实证为常。由情志不遂、表邪内陷、饮食不节、外伤跌扑、脾胃虚弱等引起气滞、火郁、痰热壅塞于脏腑,导致脏腑气机不利,升降失常,气郁滞于胸中,而发生本病。
3 胸痞的临床特征
目前,临床中有一部分患者以胸闷为主诉就诊,症状描述多样化,兼喜深吸气,无心痛如绞、濒死感,且无放射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长,详细问诊交谈可发现患者除胸中痞闷不适外,其他临床症状遍及全身,如:头晕头痛、心悸心烦、口干目涩、咽部异物感、胸壁局部压痛连及肩背部压痛、脘腹痞满、发热身重、情绪抑郁焦虑等,反复就诊,病程较长,心电图正常或有轻微ST-T段缺血样改变,其他理化检查无阳性结果,这类患者往往难以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康复,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此类患者深呼吸后方觉舒畅,但症状终难得缓解,时轻时重,持续十日或者经年难以缓解,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精神心理障碍、心脏神经官能症、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等[3]。
4 胸痞的方药治疗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胸痞证治》(卷之四)中载有用于治疗胸痞的方剂,如枳实理中丸、桔梗枳壳汤、三黄汤、半夏泻心汤等。《圣济总录·脾胃不和不能饮食》载有“治脾胃不和,不能饮食,心胸痞闷,口淡无味,及解伤寒,木香煮散方”。雷少逸《时病论·卷之四》认为胸痞用芳香化浊法治之:“胸痞脘闷……舌苔黄腻,脉来濡缓而滞。用芳香化浊法,加白芷、茵陈、黄芩、神曲治之。”现代有小陷胸汤合生脉散[4]、柴胡疏肝散、保元汤、枳实理中丸、天王补心丹[5]等方剂治疗胸痞的临床报道。也有提出运用活血化瘀和疏肝理气方药治疗胸痞的观点[6]。
5 小结
胸痞以自觉胸闷为主症,常伴随其他疾病症状出现,纵观古代有关胸痞之论述,内容都较为分散,在西医学教材中亦未对胸闷单独展开论述。对胸痞诊断过程中,尚无客观理化指标辅助明确诊断,往往面临症状描述多样化、诊断线索少等相关难题。有些胸痞患者可能并发多种疾病,患者可合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进一步诱发或加重病情,诊断上更具复杂性。
中医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一直注重整体性和辨证论治,在整体观的指导下,通过中药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恢复机体气化功能,阻断器质性病变的发生发展,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达到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目的,在胸痞的辨证治疗上有明显的优势。应有效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层面去研究造成此类症状的疾病,提早予以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