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解析 新闻名专栏圆桌研讨

2020-01-11杰文津,李智勇,胡智锋

中国记者 2019年12期
关键词:栏目

主持人

杰文津新华社国内部“新华调查”栏目主持人、新华社首届新锐青年

嘉宾

李智勇人民日报社会新闻版主编

胡智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院长

张根清中国交通广播节目总监

储兴华新华社国内部“财经聚焦”专栏主持人

姚泽金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韩咏秋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都市频道/公共·农村频道总监

主持人:有哪些新闻名专栏是您耳熟能详的?您觉得这些栏目对于媒体环境、对于社会生活,是否起到过重要作用?

张根清:一些有特色的新闻名栏目是值得尊敬和总结的,这些栏目改变了很多社会现状,改变了很多新闻当事人的命运,甚至对一些重大社会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简单举几个例子:

(1)焦点访谈

这档评论节目曾经改变了太多的新闻走向,引发过无数次社会大讨论,《焦点访谈》坚持“用事实说话”,创下了中国新闻界舆论监督的一个“奇迹”。

(2)新闻和报纸摘要

这是央广一档传统节目,凡是听过广播的人,一定印象深刻。此栏目是历史长、影响大、地位高,50年铸就了铂金品质。

(3)南京零距离

很多人知道孟非,孟非最早主持过的王牌新闻节目就是《南京零距离》。这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打造的一档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内容完全自采。这个栏目开创了全国电视民生新闻之先河。栏目主创人员提出的“民生新闻”理念在业内同行及观众心中得到了广泛认同。全国各地电视台掀起了一场民生新闻热,各种民生新闻纷纷上马播出,很多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节目经济效益。在新媒体发展的今天,民生节目也成为短视频生产的大户,比如最近影响力巨大的《1018黄金眼》就是新媒体中后期民生新闻节目的典范代表。

储兴华:新华社的“新华视点”栏目,开办已经20年,曾三次获评中国新闻奖名专栏。2018年至今,“新华视点”针对洞庭湖私家湖泊、福建沿海豪华活人墓、长江船舶非法倾倒垃圾等事件的报道均获得习近平总书记批示。此栏目在原创舆论监督报道方面因权威、深度,有很大社会影响力。近年来,此栏目致力推进媒体融合报道,播发了大量现场短视频报道。

李智勇:人民日报的“任仲平”评论、“钟声”国际评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新闻联播”“中国之声”,相信不光是我,大多数老百姓都耳熟能详。

栏目好比超市里的货架。一旦长期办下来,办出影响,办出品牌,就会形成固定的预期。栏目降低了搜索成本,栏目积淀成品牌效应,栏目给具体的新闻资讯增加了传播意义上的权重。

姚泽金:地方专栏中,本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作为名专栏中的后起之秀,对我们的媒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它的联合信用惩戒机制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这样的创新平台成为地方破解“执行难”的有效利器,是德法兼治的典型。

主持人:“栏目”概念脱胎于传统媒体,面对当今碎片化、全媒化浪潮,新闻栏目应如何回应?哪些变?哪些不变?

李智勇:碎片化的时代,会带来大量的信息泡沫,受众需要路标,需要提示器,栏目就是信息路标。

栏目一般会在固定位置、固定时段以固定频率出现,这就形成了传播/接收的便利。更关键的是,栏目一般都有自己的定位。定位,包含着对象意识:让谁看,决定着用什么策略传播,也就影响着栏目的调性。某种意义上说,在信息的苍茫大海上,栏目像一个灯塔,它的穿透力很强,可以聚焦,可以做垂直性新闻产品,在互动时代,可以形成读者群落。

变动不居的大海上,人们看到沉稳如磐的岛屿轮廓,会感觉到安全;为什么古希腊航海发达?因为爱琴海岛屿众多,人们看见远处的轮廓,心里能克服茫茫大海带来的恐惧。越是碎片化的时代,人们越感觉自己陷入垃圾信息、无效信息的无物之阵,此时,给他确定性、给他稳定预期,恰恰是栏目所长。

一家媒体做出一条好新闻并不难,难的是稳健地以一定的频次做出高质量的新闻产品。实现这个目标,不妨通过办好一个新闻栏目开始。

韩咏秋:所谓“变”即面对互联网发展的大格局,传播载体、渠道、手段和创作理念需要变。媒体运营方式、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要变。所谓“不变”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和工作志向,注重作品的新闻价值和传播实效不能变。

如重庆台都市频道的民生调解服务类节目,涵盖了90%以上的矛盾纠纷类型;从现场调解到演播室调解,又从调解委员会调解到巡回法庭调解;电视栏目与自主研发全国首款“互联网+人民调解”APP,实现大屏加小屏、线上与线下联动,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我们就是坚持了“变”与“不变”的媒体运营及融合发展的理念,才赢得了司法部年度全国优秀调解机构的殊荣。

重庆台电视栏目《拍案说法》,开播20年了。如今,栏目融合互联网传播渠道,建立稳定关注度和浏览量的两微端口、头条号,使其保持较高热度和影响力。同时积极策划推出新节目《给你说法》。节目类型结合了真实案例故事讲述与演播室复盘话题延展以及智能法务机器人介入的全新理念和创作手法,赢得了稳定的收视率与关注度。

储兴华:想把一个栏目“立”起来,一是要真正做到“突发事件不失声,热点话题不失语”。即使不是热点,也要努力挖掘平静水面下的那汩清泉,说出受众的“心中好”,射中那个“靶心”。我们“新华调查”曾就中学生割双眼皮、隆鼻、削下巴现象,捕捉“低龄化审美焦虑”话题,最高采用达到758家。二是行文风格要变。现在纸媒普遍不景气,版面有限,我们觉得文章不一定非得三段论,1500字甚至1200字的篇幅能说清楚就很好。三是提升新媒体意识,推动栏目转型。“新华调查”作为一个创建近15年的传统栏目,现在从选题策划开始,我们就鼓励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拍摄小视频;强化后方编辑制作和加工,努力为文字稿赋能,取得了较好效果。

张根清:无论广播还是电视,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属性,不可能全程碎片化播出。当我们站在新媒体领域看传统的广播电视“栏目”时,可能会认为不适合当代媒体发展,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几点:一、忽视了仍在电视广播前的传统受众,他们依然有“约会”节目的需求,依然需要成体系的节目播出。二、忽略了电视、广播的传统媒体属性,广播、电视节目一对多、实时播出的节目属性,造成栏目化发展的今天,这是由传统媒体特性造成的,很难改变,也未必需要改变。

其实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尊重规律。以广播节目为例,广播节目更偏向于车上媒体,开车的人将广播作为伴随媒体使用,具有服务属性、陪伴属性、交互属性,广播人在新媒体端开发的所有音频直播产品、点播产品、文图产品、视频产品,都相当于目前广播节目的增量,和现有听众收听状态不冲突。所以,广播不能全部视频化,因为全部视频化并非自身优势,反而是劣势,而视频化后很容易因为语态不同,造成听感不佳,既没有抢到新受众,又损失了老受众。所以,一定不能忘记自己的所长,用新媒体的规律去做新媒体,用传统媒体的规律去做传统媒体。

姚泽金:新媒体的出现为传统媒体提供了转型机会。传统新闻栏目应该在新技术的支持下靠近新媒体,从而带动整个栏目的资源整合。比如说可以充分利用当前流行的微博、微信和抖音等互动社交娱乐平台来构建起专门的用于获取新闻线索和传播新闻内容的“微平台”,提升新闻栏目品牌的竞争力。坚持不变的应该是新闻栏目集中编采力量打造的高质量精品报道。比如,这届获奖的新华社的《新华调查》栏目就是以高水准的调查类作品为主打。

胡智峰:今天,短视频主导的浮表化、碎片化的信息传播对传统的电视栏目、广播栏目、报纸栏目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这并不等于说传统新闻栏目的精神价值和深度在今天就失去了意义。我觉着,越是碎片化时代,越需要通过新闻栏目为代表的专业新闻力量来凝练一些时代核心命题、提炼一些信息关键词,以此对喧嚣和浮躁的碎片化信息进行头条式的梳理和提升。

主持人:当今媒体运营,非常重视IP辨识度,好报道可见,好记者可辨,但如何体现栏目的存在感?名栏目的IP价值又应如何盘活?

姚泽金:新闻栏目所具备的位置稳定和时间连续的特征,是成为名专栏的基础条件。如果一个新闻栏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是为了某些任务的临时性“应景之作”,就连一个称职的新闻栏目都算不上,更没法竞争“新闻名专栏”。《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对新闻名专栏的基本参评要求之一就是,“已连续刊播一年以上且年度内刊播不少于48周,每周刊播或更新不少于一次”。

新闻栏目打造自身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是个性化塑造。一个影响力大的专栏,也往往是在栏目定位、选题策划、新闻采写方面都有鲜明特色的专栏。新闻栏目在打响品牌并取得一定成效后,必须考虑如何在维持品牌实力的基础上利用品牌效应创造出最大的价值。这次获奖的如杭州广播电视台的《我们圆桌会》、中国江西网的《法媒银》等已经不单是只具有品牌价值,而是各自成为了同类型领域的代表性作品。

储兴华:栏目存在的意义还在于培养造就一支优秀的记者编辑队伍。新华社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记者奔走在城市乡村、机关社区、工矿企业。我们要以栏目为依托,以选题为纽带,把广大记者凝聚在栏目的旗帜下,同欲同求,同苦同乐,持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李智勇:绿茵场上,大家为神奇的进球欢呼,为梅西、C罗等球星呐喊,那么,人们能否辨识尤文图斯、皇家马德里这样的球队呢?当然能!

记者是IP,栏目为什么不可以是IP?所谓栏目,就是内容的集群。内容与内容之间当然有差别,但是,多样性汇聚在统一性的大旗之下,形成栏目的辨识度。要想做到名栏目,有IP价值,离不开按照某一种定位,持续而稳健地生产产品。一篇一篇地认真写,十年之后,小树成荫。

韩咏秋:目前有观点提炼出IP的三大基本属性:即内容性,IP是内容(但内容不一定是IP);独创性,只有独创性的内容才有“知识产权”;商业性,IP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没有商业价值的就不是IP)。这些都对。只有超越了传统的版权概念,成为一个可以链接多元商业模式的存在,IP这个概念才有了意义。一些电视台和制作公司开始将深挖电视节目的IP价值作为新的增长点。对IP开发变现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深挖广告价值;二、发行成片版权;三、开发衍生节目;四、开发大电影;六、其它衍生产业链的开发。就“栏目”而言,其IP所呈现出的独创或独特组合的内容,以及其所能延展的内容产业链条,构成了“栏目”存在的现实意义。但其IP开发的逻辑链条,也许随着环境的变化也在产生一些改变。比如:与栏目内容共生的,或者说栏目存在所依附的社会资源,针对这一领域(有可能是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社会化服务,我们应该转换媒体运营的方式,运用栏目的IP价值及品牌影响力,深度介入垂直落地式地进行利用开发,搭建市场指导下的服务或营销渠道。这样的尝试如果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闭环,那么媒体转型就是一种全新的探索。

张根清:好报道可见、好记者可辨,但如果让报道、记者单打独斗,往往就都难以持续,或者只是昙花一现,逐渐销声匿迹了。我们看到了一些突出的好报道、好记者,但经常忽视了他们正来自于某个栏目,正是某个平台中的一员。因为过去多年的平台培养,因为过去的单位支持,团队发力,培养出了我们看到的好报道、好记者。栏目,依旧是产生优质新闻报道、培养优秀记者的最佳土壤。

当我们讨论好IP在栏目的存在感时,其实背后的潜在含义,自然还是新媒体当中的表现,作为栏目,打造自己的名主持、名记者、名板块,可以反哺节目,符合新媒体发展规律,和传统平台并不矛盾冲突。

主持人:当前我国新闻栏目生存发展现状中,是否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是什么?应如何应对?

储兴华:当前我国新闻栏目的明显不足恐怕在于从业人员的“本领恐慌”。我们中的许多人都从传统媒体过来,要虚心借鉴自媒体、社交媒体传播的艺术和手段。

张根清:目前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新媒体思维不足、新媒体运营能力不足。于是经常出现一些错误,比如:一、放弃传统媒体阵地,完全转向新媒体。这本身未必是错误的,但如果不是具有新媒体思维、新媒体人员、新媒体机制的转换,就变成了一场自杀行动,最终新阵地没有响动,老阵地关门大吉。二、艰难留守传统媒体阵地,完全忽视新媒体。三、努力守住传统媒体,硬性靠近新媒体。

这种情况的栏目占绝大多数,节目依然在做,栏目依然在运行,分出了极少量人员投入新媒体中,把自身节目切碎,新媒体化推广。但这种推广往往和营销团队是割裂的,没有匹配营销人员,或者营销团队不具有互联网思维,不知道如何在互联网中盈利。结果就只是自身节目在新媒体中扩大了一定的影响力,从某些方面,免费给新媒体平台提供了内容。

主持人:今天,要担当一个新闻名栏目主持者(主编)应该身具哪些素质?青年编辑应当如何为此积累准备?

李智勇:先说可选项,后说必选项。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做主笔式主编。自己下场写一写,导演下场演一演。这样,一是可以“打个样”,而是容易找准感觉,在跟作者交流时,容易表达清楚,作品也容易形成统一风格。你本身是一个过得硬的作者,作者更能服你。

但是这个不必须。必须的是一定要有清晰的定位。甚至,能不能用一个slogan来概括?比如当年的“东方时空”,我记得一句话,叫“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就是slogan。有了它,爱看这种内容的观众就可以汇聚,不喜欢的自然走开,这就是筛选。筛选出核心读者来,栏目才有粘度;对于生产者来说,知道哪些是非本专栏的内容、哪些是非本专栏风格的做法,就早早调整、剔除,使栏目的眉目清晰,不至于模模糊糊,毫无特点。

韩咏秋:在当下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大家都在强调“全”的概念。现在新媒体公司以UGCPGCOGC对用户参与的业务板块进行划分,从中也能看出“全媒体”媒介或平台对参与者的业务区分走向。那么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记者,是不是就只能用新闻出版总署发的记者证才能区分了。

所以媒体从业者的外延是不是就会变得很大了。那么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栏目的从业者或管理运营者(产品经理人)就应该朝着这样的“全能”去认识岗位、提升素养、适应环境。以前的“采、编、播”也许就变成了“拍、写、直播、跑资源、整合价值、设计商业模式、控制运营确保收益......”

张根清:随着时代发展,知识的爆炸,新技术的诞生,对于新闻名栏目的负责人或者青年编辑来说,必备的素质都是在不断增加的,简单说,不外以下几条:

每一次的社会变革,都和技术发展有一定关系。每一次的媒体变更,也都有技术的身影。作为优秀的新闻制作人员,需要拥抱新媒体,也就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制作技术,掌握新的制作方式方法,无论前期、后期,无论制作、播出,或是推广,如果不能跟随技术的发展,就会被社会淘汰,因为优秀者永远存在,不进步,就是后退。

如何做好伯乐,如何做好统筹,也是优秀的新闻制作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到底需要招聘什么人,设置什么岗位,怎么招聘,招来之后怎么用,怎么留得住优秀人才,怎么搭建好的舞台,是必须思考的。未来管节目难,管人更难。

猜你喜欢

栏目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稿约
栏目约稿
栏目主持人语
栏目稿约
“大师问答”栏目问答精选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稿约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本刊栏目组稿专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