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解析 电视专题圆桌研讨
2020-01-11时建国,曾凡华,赵捷等
主持人
时建国新华社音视频部电视专题室主任编辑
嘉宾
曾凡华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名誉会长、解放军报文化部原主任、本届中国新闻奖评委
赵曦中国传媒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捷中央新影集团副总裁、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琼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本届中国新闻奖评委、镝次元数据新闻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人: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总计346件获奖作品中,电视专题类获奖作品总计10件,其中一等奖2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5件,特等奖无,占总比例不到3%,如何评价这一届电视专题类参评作品的整体情况?另外,电视专题类作品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评判标准较往年有何不同?
曾凡华:我的评价一是“新锐”——即以新潮且敏锐的视角,报道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和社会现象;二是“专业”——即采用现代最先进的视觉传媒手段,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眼球。从获奖的个体而言,每一件作品都具备了一定的示范性。
评判标准,无非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界定。中国记协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一直都在改进和完善,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日新月异,评判的标准也会有所变化,但千变万变,新闻导向,内容为王这一点不会变。至于电视新闻专题类获奖作品在整个获奖作品中所占比例(目前为3%)会不会调整,从中国记协九届五次常务理事会刚刚通过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修订草案)》中看,目前尚无大的调整,但是我相信,中国记协会多方听取意见,进行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不尽合理的新闻类别获奖比例进行微调。
王琼:第29届中国新闻奖设35个评选项目,各个项目获奖作品也都有数量上的限制。多年来电视专题的数量和比例都较为稳定。本届参评作品整体质量水平较高,作品主题鲜明,紧扣时代脉搏,业务精湛,有深度有温度。
随着传媒技术手段的变化,这个比例可能会有小范围的浮动。面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中国新闻奖与时俱进于2018年增加了媒体融合这一新的奖项。文字、广播和电视系列项目的奖项在比例上略有下降,但是在整体数量上几乎没变。可以预测,在短时间内电视专题片的奖项数量和比例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赵捷:电视专题片得奖占比与目前媒体发展现状不符,形成一个倒挂,也和媒体发展走势是有距离的,特等奖中没有推出电视专题作品,与中国的国际形象,传播中国故事,国际表达也有些距离,也和目前受众接受、获得信息的介质方式明显不同,影像作品易于传播,易于接受的表现形式是公众认可的,现在仅占获奖作品的3%,让人有点儿摸不着头脑,特请关注此类现象。
主持人: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有很多获奖作品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创作的,电视专题从业者如何才能在同类题材竞争中取得优势?
曾凡华:我觉得,增加内容生产力、提升荧屏生命力是不二法门。这其实是一种“综合实力”的竞争,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就是一种综合实力。“脚力”是电视专题从业者的长项,好的电视新闻是“跑”出来的,优秀的新闻专题片更是靠扛着机器深入一线拍摄第一手资料得来的,没有吃苦耐劳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是拍不出好的新闻专题片的。这次获奖的电视专题片无不如此。“眼力”即新闻敏感力,是新闻专题从业者必备的素质,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不可能采访到好新闻,而这种新闻敏感度的培育又来自于“脑力”。“脑力”即思考力,是哲学意义上的“自知和自觉”,对新闻专题从业者来说,就是迅速分析判断新闻主题的能力。因为有了正确的判断才能实施采编播的程序,“脑力”是一种集体智慧。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专题评选项目的作者、主创人员申报名额及范围就包括策划、记者、摄像、编辑、主持人、制作等。“笔力”对新闻专题从业者来说,不仅是“笔头上的功夫”,而是涉及业务技术诸多方面的能力。
主持人:每年的中国新闻奖不仅仅是对一年以来的新闻行业中一些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同时这些作品也为中国新闻行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导向作用,请问这届的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获奖作品有哪些特点?
曾凡华:我个人认为,这届新闻奖获奖作品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获奖作品的鲜活性有了明显的增强,也就是抓的“活鱼”多,第一线的鲜活新闻多;这次地市基层新闻单位获奖比例的提升与此有关。二是版面和视觉效果好,这除了新闻从业者本身专业技术运用的娴熟之外,其思想的开放度以及对外来技术的把握度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也表现在新闻形式的创新上,如获一等奖的电视专题片《必由之路》和《十八洞村这五年》无论在镜头的运用上和剪辑的技巧上,都有较大的提高。还有一个特点不能不说,就是对一些敏感领域(比如司法、金融证券……)的题材,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如此次获奖的新闻专题片《如此整改的扶贫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记者那种“单刀直入”“步步进逼”的采访方式,镜头切换的技术运用都是很有章法很有水准的。
主持人:本届电视专题的获奖作品围绕改革开放、精准扶贫、地方发展、先进人物、监督报道等主题,种类丰富形式多样,请举例说明这些电视专题作品是如何展现其新闻特征的?
王琼:电视专题片不是纯新闻但同时又兼容了某些新闻的特性。电视制作工序复杂,电视专题片不同于电视消息和电视直播,往往是经过了较长周期的制作的内容。改革开放40周年相关作品在在整个历史纵深上具有时间纪年上的特殊性,如《十八洞村》,该电视专题片既有最新的十八洞村的现状视频资料,又有5年前的画面内容。获奖作品还具有接近性,以《家园》《壮美广西》为代表的地方媒体的作品以本土素材入手,既在当地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又巧妙地与宏大的主题相互勾连。
主持人:《必由之路》以及《新闻特稿:十八洞村这五年》这两部作品获得一等奖,这对制作这类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者或机构有什么启发?特别是对于地方传统电视媒体来说,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赵曦:这两部作品从形态上来说有很大的差别。一部从宏观着眼,具有宏大视野和雄浑格局,一部从细部着墨,围绕一个典型案例,揭示时代剧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对于专题片的创作来说也是如此,专题片选材的着眼点可大可小,篇幅可长可短,这些并不必然决定一部专题片是否优秀,只要能够深入挖掘表面现象之下折射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现实、展示深刻的思考和洞见、符合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需求就可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主持人:地方宣传片一直是获奖作品中的常客,今年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类二等奖中的两部作品《家园》和《壮美广西》成功获奖,这两部作品的获奖对于各地形象宣传片的制作有什么启发吗?
曾凡华:我想借文学论述中的两句话来表达:即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越是本土的才越是外放的。我理解的“守正创新”当包含了这一层意思。地方形象宣传片带有广告性质却并非广告;如今许多广告片在努力挖掘民族或本土最深沉最厚重的文化遗存,试图以此来牵动受众的内在敏感点。其实,地方形象宣传片也要“发乎于情、动之以理”,情动了,理才开。因此,这两部专题片获奖的启示意义不在于制作的精致与得体,而在于创作者把着力点放在开掘本土文化中最深层的特征上,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受众的心,这就需要找准受众群体,深耕特色,构架定位准确了,就能增强观赏价值,树立起品牌效应。
赵捷:一部成功的城市形象宣传片应是城市的一张名片,这张名片应该涵盖城市的自然风貌、人文内涵、经济发展、地域优势和名人掌故等方面内容,这些能够增强传播、影响受众对城市形象的了解和记忆,进而引起情感共鸣,愿意走进这座城市。分析传播受众的文化喜好和接受概率,进行全面的策划调研准备,精准的实现城市形象推介传播。细思《家园》和《壮美广西》这两部片子具备这些特点。
主持人:《如此整改的“扶贫路”》是电视专题类获奖作品中唯一的一部监督报道类作品。监督报道类新闻是非常常见的新闻类别,但要真正的让监督报道取得实效还要下很大的功夫,请根据这部作品谈谈您的理解。另外在制作监督报道类新闻专题节目时应该有哪些注意事项?
曾凡华:此次获奖的《如此整改的“扶贫路”》属于监督报道类新闻专题作品,这类批评性报道是有风险的,是需要记者的勇气和正义感来支撑的。正因为如此,它的制作与播出更要审慎和郑重。在这次评奖中,也有一篇有关司法题材的参评作品,引起争议。有的评委认为该专题片反映的“因正当防卫致死对方免除刑责”可评奖;而有的评委则认为作为新闻可以,但评奖有关导向,会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似慎重为要……最后无记名投票未得以通过。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新闻评奖的严肃性。
王琼:《如此整改的“扶贫路”》围绕豆腐渣公路背后的政风问题,持续跟踪报道,曝光了16亿扶贫公路偷工减料,整改不力的事实,主题深刻、直指政风、调查扎实,证据完整,有效地进行了舆论监督。制作监督报道类新闻专题节目时应该注意:1.记者要有良好的业务能力,扎根一线跟踪报道以获取更多的现场画面,捕捉细节挖掘深度的眼力和脑力。最后,再通过高超的笔力即精良的制作,多角度全方面地对问题进行深刻地报道。2.记者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3.作品既要反映问题也要分析问题,但应将重点放到通过反面的例子如何吸取教训,如何正面宣传我党的政策和方针上。4.要警惕媒介审判的风险,报道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话语要谨慎处理。
主持人:本届获奖作品中涌现出了一些短视频节目,电视专题怎样才能站稳脚根,在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的碰撞中发挥自身优势?
王琼:中国新闻奖自第28届起,增加了短视频内容等评审项目,第29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新闻收获了特等奖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六个。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用户可以自己生产内容,为短视频新闻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现场一手素材,短视频制作工序简单时新性强,时长较短易于传播适合碎片化的时间观看。但是电视专题片也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电视专题片有一套专业的制作流程和一支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内容优质、制作精良。作为一种视听媒介,电视专题片画面不论从色彩还是构图上都具有其独特的审美品味,画面与声音配乐的搭配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电视专题片的内容时长较长,适合进行深度报道表现结构性的宏大话题。电视专题应坚持“内容为王”的宗旨,采用丰富的表现形式精良的视听内容表现深刻的主题,创作出观众们喜闻乐见的新闻专题片。
赵曦:短视频是移动互联网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新兴产物之一,也是当下最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伴随着互联网微视频的不断发展成熟,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日益深入,短视频节目发展迅猛。其经历了从个体自发到专业行为、从个人分享到商业诉求、从个人价值到市场价值的发展过程。近两年专业力量的介入,进一步促进互联网短视频的影像品质和传播效能得到质的提升。
由于短视频短小精悍,易于创作、适合传播、便捷接受的特质,短视频成为网络媒体社交平台的主要传播内容,短短几年时间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态势,对整个媒介生态产生巨大冲击。一方面因为前所未有的参与度,大众由媒介文化的接受主体变为创作传播主体,人尽皆可在网络平台分享个人生活日常,展示个人才华,表达个人观点,创造了互联网文化的新景观。另一方面,短视频以欲望表达与消费为内在驱动,以身体操演为外在表征,其呈现出的消费文化难以避免出现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倾向,也被部分学者诟病为“由资本和市场联手制造的大众狂欢”,对其内容格调不高,缺乏思想和审美进行了尖锐批评。
赵捷:短视频以其信息量大,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制作简便,风行于各新媒体客户端,无疑是对报纸、广播电视,尤其是对大屏产生冲击,丰富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方法,其参与感强,带入方式简单(如弹幕)又便于操作,得到网民尤其是得到广大青少年的追捧,播放量是海量的,传播的内容以信息传播为主体。而电视专题是从调查走向研究,从知性走向理性,选择显著的新闻事件,多维思考,不孤立报道单个事件,围绕一个中心(事件或观点)立体地组织新闻要素,充分延伸和拓展6W的要素,注重6W中why、how的要素。电视专题不是一种新闻文体,而是一种报道追求深刻性的理念,思想方法和立体的思维方式和旨趣。这是电视专题区别于短视频的根本原因,也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是新媒体短视频无法取代的。
主持人:对于本届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类作品中您是否留有遗憾,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曾凡华:本届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类作品中还有一些质量上乘、取材独特的好作品因诸多原因未能最终获得奖项,留下遗憾。好在中国记协一直在进行调研和改进评奖办法,期望评奖机制能更为完善,少留遗珠之憾。在近期召开的中国记协九届五次常务理事会上,新闻界的资深从业者包括电视新闻专题的从业者,对《第30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修订草案)》提出了许多很有水准的意见和建议,对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评委数量及奖项设置,进行了修改和整合,在评奖规则正式出台前,相信还会有一些调整。世上任何评奖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我当过多种文学和新闻奖的评委,在我看来,中国新闻奖的评选的科学性、公正性、规范性当排在前列。
王琼:本届电视专题类作品整体质量较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说留有一些遗憾。参审的作品内容同质性较强和表现形式缺少创新,新闻性不够强。一些画面和声音的处理上还可以做的更好。
主持人:.您对现在中国电视专题片的发展现状有什么看法?同时请您预测一下今后的走向。
曾凡华:作为有过一些电视专题片创作实践的我,对中国电视专题片的发展前景是看好的,也有所期待。尽管面临新媒体的挑战,但仍保有它自身的优势。其坚实的群众基础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为守正创新、打造精品提供了条件。未来只要在题材拓展和现代理念的结合上多给力,在节目编采、制作流程的有机结合上多给力,在向现代化、标准化推进中多给力,我相信,中国的电视专题片的生产,一定能走出自己特有的自主创新之路。
赵曦:纵观近年来中国电视专题片的发展,可以看到电视专题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作品的品质和影响力等方面获得长足的发展。面向未来,中国电视专题片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是电视专题片将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流价值观的传递,以主流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和深远影响实现其价值属性和媒介责任;二是关注主流选题,通过多元视角,全面深刻展现时代中国的风貌,为历史留下鲜活的时代印记,实现“与大千世界共鸣、为时代中国画像”这一夙愿;三是服务主流观众,改变电视专题片收视群体年龄段偏高、辐射范围受限的现状,通过题材、内容、形式、传播等方面大胆开拓创新,实现收视人群的扩大,全面覆盖我国主流收视群体;四是适应主流传播渠道,通过传统传播方式和互联网传播方式融合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媒体融合、跨媒体传播和多渠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