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解析 电视评论 电视系列报道 电视访谈 电视编排 圆桌研讨
2020-01-11王志,吕新雨,孟苏石等
嘉宾
王志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吕新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紫江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孟苏石辽宁广播电视集团(台)新闻部副主任
李智勇人民日报社会新闻版主编
张寅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之声记者、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获得者
主持人语
李舒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融媒时代,主流媒体如何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电视评论、电视系列报道、电视访谈、电视编排四项获奖作品聚焦民生热点,传递家国情怀,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这些电视作品不仅彰显了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还体现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具有引领和示范效应。
新闻媒体的责任担当
主持人:今年中国新闻奖电视评论、电视系列报道、电视访谈、电视编排的获奖作品可谓“异彩纷呈”。这些作品呈现出哪些共性规律,又凸显了什么样的个性特征?
王志:这些获奖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富有新闻感和影响力,彰显了节目创作者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及担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无论是关注改革成就,还是聚焦民生问题,无论是把脉社会痛点,还是追问事实真相,这些作品都以瞭望之姿态肩负新闻使命,以贴近之特征承载传播重任,体现了荧屏之上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孟苏石:评价一个作品是否优秀,首先要考虑选题的时代性。我们生活在变革的新时代,哪些是具有时代性和大局性的作品,哪些作品经过历史的沉淀后依然具有“当下回望”的力量?答案或许是选题的时代性。
比如说,山东台作品《何日“凤还巢”?》就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记者紧抓当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和堵点——“良好营商环境的缺乏”,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调查与比较,继而跟踪报道领导的批示与相关意见的出台,最后对此话题进行评析。这一选题就是当下党和政府关注,百姓关心,各地普遍存在的时代性选题。通过电视化的表现手法,整个作品清晰、深刻,力求“有价值的新闻就是历史”的传播效果。
乡村振兴道上再领跑(徐燮彪等) .................................................................................................................7-61
如何发时代之声,如何声震寰宇,如何将中国故事、中国价值讲给全世界?我认为,鲲鹏之下还要关注这个时代的普通人。关注他们的生存、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梦想,将一个个奋斗的中国人的故事生动地记录下来,这就是国家发展的一幅长卷,就是中国故事极好的注解。
吕新雨:我非常赞同孟老师刚才说到的“国家发展长卷”。的确,获奖作品一一打开,就是以国家视角展开当代中国的全景图、全息图,同时也是中国决胜全面小康、治国理政的路线图,全景是横向的展开,全息则是纵向的深入。其实,每年一度的中国新闻奖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传播体系的检阅,本身也是构建这一体系的过程本身。
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我们需要在这个意义上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也需要在这个基础上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公共传播体系的目标和方略。
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主持人:我注意到,这四项获奖作品民生题材占比很高,践行了习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各位看来,做好民生新闻的难点与关键点在哪里,又该如何创新?
张寅:不少获奖作品具有极强的受众视角,即强调报道内容与受众的相关性,民生关怀意识很强。上海台的《上海老式里弄试点“抽户”改造》记录了百姓面对“旧改”工作的心路历程,湖南台的《咱们乡亲好样的》突出乡村振兴中人的主体性,海南台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呈现奋斗者家国情怀的品质。北京台的新闻访谈节目《八米阳光》旨在解决业主违建的问题,节目组邀请各方代表和“城市沟通团”共商解决之道,节目既接地气,又具有普遍意义。可以说,这些作品都很好地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李智勇:民生新闻要做好,首先要有心,跟老百姓坐到一条板凳上,以老百姓之心为心。换句话说,要有代入感。不少民生难题,宏观看,仿佛是小事,说大不大。可是要真发生在身上,尤其是日常性地发生,可真是不堪其扰,影响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甚至安全感。记者要有“我就是他”的情怀,不能高高在上。一旦心不能融入,就会带来一种熟视无睹的麻木,会错失很多线索。群众利益无小事,为他们鼓与呼,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前端,不让它扩大。
民生新闻的难点在于,没心容易冷漠,有心容易过度。我认为,无心肝不行,无头脑更不行。做民生新闻,心中也要绷着一根理性的弦,要秉持建设性,做到“啄虫不伤树”,不以哗众取宠为追求,不以一时痛快为目标,而是以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为最终目标,以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本质追求。
《人民日报》“暖相册”专栏曾经刊登过一组爸爸和孩子车站送妈妈外出打工的照片。这组照片要按现在流行的“泪点思维”去处理,就要去煽情,做“妈妈你不能走!”“你只知道挣钱不要我了吗?”之类的标题。可是,渲染母子别离的难过之后呢?妈妈能不出去打工吗?对于千千万万个农民工,看了之后除了难过,还有什么帮助?最终,我们的选择是用孩子朴实的话为标题:“妈妈你别哭,我在家好好学习”。懂事的孩子抚慰妈妈的一句话,克制而温暖。离别的伤感依然在,但是为了新生活和好日子,我们选择坚强。这就是建设性。
总之,创新指的是运用丰富的表达手段,改变过去的组合方式,但是,千万别忘了创新的目标是更好地守正,民生新闻尤其如此。
话语体系的创新
主持人:除了孟老师刚刚提到的获奖新闻报道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很有启发,这次获奖的电视评论类作品也非常有特点。我始终认为,应该把讲好“中国观点”放到与讲好“中国故事”同等重要的位置。李智勇老师领衔的《人民日报》评论专栏“民生观”是今年的获奖名专栏,请您谈谈在当前主流媒体新闻评论怎样创新话语体系,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
李智勇:讲好中国故事,不能狭义理解。故事往往包含三个部分:起始状态、终结状态、内在逻辑。起始状态发生改变,变成了终结状态,才有故事性;而其中因果链条严谨,故事才可信。这个因果链条,就是观点。故事本身是包含观点的,是支撑观点的一个展开场景。
举个例子,岁末年初,各地常有送温暖活动开展,需要配发评论。常规活动怎样创新?我们用比拟的方法进行表达的创新。比如,从一位90后小姑娘的恋爱经说起。她认为,过生日送蛋糕不是“暖男”,因为这是标配,不了解她的心意,没用心。由此写到我们干部送温暖,老是老三样:米面油,困难户需要吗?可能他年根最大的困难是房子漏雨,或者是老人看病挂号难,为什么不做点了解,就着需要而送呢?不光要送米面油,而且要解心中愁啊!
可见,评论要想发挥社会功能,得面对群众关心的话题,善于借助认知框架,恰当阐释,说出有价值增量的话语;话语应力求生动、形象、有故事,一听就懂。你看,讲好中国故事和讲好中国观点,二者其实是二合一的。
吕新雨:的确,新闻评论观点的表达与话语体系的创新息息相关。主流媒体的国家话语相对自洽的话语体系,需要在正面宣传为主的格局中,更多切入社会关注的热点、痛点。讲中国故事要“短、实、新”,传播中国观点何尝不是如此。这些电视评论获奖作品发挥了电视媒体形象的优势,把道理讲得春风化雨,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真正践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专业主义”。
从更高的维度来看,今天的国家话语需要在国家发展的全局观中,构建中国视角的世界图景,以世界视角发出中国声音。这就需要在当下“后冷战”的复杂地缘政治环境下,精准寻找西方话语霸权的突破点。我注意到,国际题材的获奖作品比例偏低,这折射出我们自己国家话语的“圈层化”现象。而只有打破这个圈层,才能真正建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
获奖作品的示范作用
主持人: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无论是选题还是表达,常常被新闻从业者看作具有教科书式的示范作用。这届获奖作品对新闻从业者有哪些启示?
孟苏石:作为本届中国新闻奖的评委,我同时也是媒体一线从业者,从这些优秀作品上学到了很多,特别是感受到了电视媒体在表现手法上的创新。
上海台的作品《上海老式里弄试点“抽户”改造》在选题上就捕捉得很好。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如何兼顾“保护文物”和“提高百姓住房质量”是个难题。记者在拍摄手法上采用了跟踪拍摄和原生态的记录,将新闻事件发生、发展、推进的关键点一一记录。电视新闻的一大魅力是“记者在现场”,毫无修饰的现场记录给人强烈的真实感和冲击力。这个作品将百姓生活的难处和改造的矛盾一一铺陈,将主题层层深化。作品运用动画的形式,将“里弄的构造”“改造的立体图”“面积如何多出来”“如何分配”等受众十分关切的细节呈现得清清楚楚。
王志:我曾经在媒体一线工作。进入央视之前,我曾在湖南电视台、郴州电视台、深圳有线电视台工作过。坦白讲,做新闻平台很重要,与中央台相比,地方台在选题的重大性上没有明显优势。但是我们看到,今年这四类获奖作品,地方台占了很大比例,我特别希望地方台的同行能从中找到努力的方向。
当下,媒体的扁平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各层次平台间的差异,过去平台的种种界限现在不断被打破。新的媒介生态下,地方台完全不必妄自菲薄,而应当有足够的区域自信、能力自信,有足够宽广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地方台有地方台的优势,只要身上有土、脚下有泥,深入现场、贴近群众,做扎实的采访及深入的调查,就能创作出与时代合拍、受观众喜爱的优秀作品。
张寅:王志老师谈到的我深有同感,地方台的同行确实蛮拼的。今年的获奖作品充分地体现出媒体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他们所秉持的问题意识。不少作品直击社会痛点,记者在深度挖掘后,通过理性引导的方式,促进问题从“根”上解决。具体来说对我有三大启示:一是新闻选题要与受众有高度的相关性;二是记者采访素材的鲜活程度直接影响传播内容的呈现效果;三是要注重新闻信息的传播场景,进而增进受众的“在场感”。
研读中国新闻奖作品不仅可以深化内功,还可以为今后再创佳作夯实根基。不过,我也发现个别作品的体裁特征体现得不够鲜明。比如,电视评论《雇人住院为哪般》反映沈阳个别民营医院“骗保”的事实占了绝大篇幅,作品中事实性信息远远多于意见性信息,观点显得有些薄弱。
新闻采制的融合思路
主持人:大家可能发现我们今天的圆桌讨论很特别,约请了广播、报纸新闻工作者跟我们一起探讨电视类获奖作品。这样安排的出发点在于,在媒介融合走向深入的背景下,不同类型的媒体人都要在思维方式和实践路径上实现转型升级。接下来我们不妨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思考一下,未来新闻作品在生产过程中怎样体现融合思想?
吕新雨:不难发现的是,这些获奖作品从微观视角展现了今天中国广袤大地上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正在努力以融合媒体新闻的业态构建今天中国人的政治生活。媒体融合发展的目的是“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主流媒体的新闻供给要“占领”社交媒体平台,获奖作品中不少作品兼顾了不同媒体平台传播的需要,这是新闻生产供给侧改革的成果。此外,主流媒体在话语体系上的引领与融合,即话语体系上的“破圈”能力建设,是关键的供给侧改革。
王志:电视媒体要在困境中突围,必须依靠全媒体布局谋求创新发展。这是一个“唯快不破”的传播时代,节目创作容不得一点拖延;这也是一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电视节目想要吸引人,还必须从内容上下功夫,做到贴近、深刻、生动、真实。新闻理论强调的新闻价值要素在融媒时代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是在不断地被印证。
融合传播时代,新闻生产被赋予更多的可能性,从形式到内容,电视新闻人不断被挑战,也时刻面临着新的机遇。但在新闻专业原则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双重视阈下,新闻从业者自当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主动契合时代主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在守正创新中砥砺前行。
孟苏石:短视频新闻已新增进入中国新闻奖评选类别,基于荧屏的电视新闻与基于手机小屏的短视频新闻在内容选择、呈现与制作等方面值得相互借鉴。
在内容选题上,二者的价值标准都应是受众关注的,呈现方法都应是生动灵活的。需要指出的是,电视报道应借鉴新媒体选题“接地气”的特质与灵活、轻巧的表现方式,凸显“短、实、新”。当然,电视媒体在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评论等体裁的表达上仍具有极强的优势,需要继续强化。总之,我们需要突破技术和思维惯性的壁垒,实现业务层面的融合创新。
张寅:数字传播平台实现了不同传播符号的自由组合使用,多媒体新闻写作强调不同媒材之间的“对话”。电视新闻作品所呈现的图像画面具有形象、直观等特点。在微信、客户端等数字传播平台,将电视的图像素材与报纸的文字素材、广播的声音素材实现“对话”,会使融合新闻的采编思想真正落地。
如果我们将文字性的直接引语内容替换为声音素材,那么融合新闻文本中相关人物情感态度呈现效果会更加惟妙惟肖;一些用文字描写的宏大场景若被电视航拍等画面素材替换,则会为受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李智勇:未来的新闻生产,也许不以平台区分了,可能传统媒体最终都会汇集到互联网上。我认为,媒体人要把握住一种“果子思维”。果核,指信息干货;果肉,指传播元素。在传播领域,没有传播元素对受众的吸引,你的核心信息和思想,就无法被受众感知、转发,影响范围就会非常狭小。
媒体平台变迁,对“果核”的影响相对较小,“果核”由新闻价值决定,新闻价值相对是恒定的;而对“果肉”的影响巨大,“果肉”受受众心理、流行风气、介质偏好的影响。做好未来的传播,要在“果肉”上下大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