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们收获新喜悦》
2020-01-11王磊,陈建新,张遨
【作者体会】
王磊济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制片人
陈建新济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总监
这篇报道源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报道的采访任务,最初目标是采访改革之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济南章丘的落实情况,展现40年发展变迁。带着思路和一纸历史资料,我们扑到章丘开始了寻访。然而,时过境迁,与之相关的当事人踪迹难寻,采访中途遇阻。
但正是在基层的寻访,让我们巧遇了“棉花姑娘”。
2018年12月,我们在章丘龙山街道的大葱地里与村民聊天时,首次听到了“棉花姑娘”的故事。“棉花姑娘”是章丘龙山街道黄桑院村的一个农民群体,这个称呼源于1979年12月《人民日报》的报道《棉花姑娘们的喜悦》,报道的是她们在农村改革初期大胆尝试,勇于冲破思想束缚,最终获得棉花丰收的事迹。
乍看上去,如今的“棉花姑娘”并不起眼,都是普通的农村妇女,笑意盈盈、淳朴热情,生活也日渐富足,但近40年间,她们中的大多数人很少离开济南,更不知道自己的照片入选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新闻的核心是人,只有用个体的人才能解析伟大的时代。基于这一点,我们认识到: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政策和节点,“棉花姑娘”都是亲历者、受益者,因此我们多想了一步,促成并记录下了两位“棉花姑娘”的北京之行,以她们收获的新喜悦表现了亿万农民生活的巨变。
在北京,我们经历了第二次巧遇,在国家博物馆邂逅了《棉花姑娘的喜悦》的作者李锦,当时他是带着孙女第三次来看展览。我们讲好“棉花姑娘”这个故事的由头、这个作品的最终落点,都在这一天找到了。
【同行点评】
张遨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资深编辑
作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为切入,现场记录了39年前采访与被采访者对话的场景,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那回眸历史的一刻无比欣喜,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溢于言表。新闻作品由点及面,从远及今,纵横捭阖,收放自如,穿越时空的展示不仅加强了电视的历史纵深感和时代厚重感,生动的画面也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作品穿插多名当事人的采访,如时任章丘平陵公社黄桑院大队队长师顺奎,他说:“大呼隆不如包产到户,包产到户不如包产有奖励,包产有奖励不如干脆实行大包干”。朴素的言语表达了当时广大农民急于摆脱贫困的呼声。作品立意高,时空跨度大,主题鲜明,生动感人。短短4分钟,不仅折射出了棉花姑娘们的喜悦,中国农民的喜悦,也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了39年穿越时空的喜悦!
《“棉花姑娘”们收获新喜悦》报道的是一个群体,共有13位“棉花姑娘”。除了李爱荣、李艾,如今另外的11位姑娘想必也是喜悦的,如果再深入一些,多拍摄几位当事人,电视新闻的感染力会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