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解析 声在中国
——广播报道圆桌研讨

2020-01-11邵炳芳,张新刚,山丹

中国记者 2019年12期
关键词:广播

嘉宾

邵炳芳法制日报党委书记、社长

山丹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文艺制作中心主任

张新刚山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频道总监、山东省广播电视协会监事长

吕雁湖南广播电视台宣管部副主任

主持人语

陈怡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国际传播研究室主任编辑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广播类评选分为消息、评论、系列编排、专题访谈、直播等不同细类。一批优秀广播作品经过层层筛选脱颖而出,用一场“听觉盛宴”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当代中国的精神风貌。那么本次广播类获奖作品是凭借什么样的闪光点,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这些获奖作品在题材选取、内容处理、表达形式、传播推广方面有什么特点和创新之处?广播类主题报道如何才能推陈出新?参选的广播作品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有何改进空间?融媒体时代,广播作品如何更好地引入融媒体手段讲好中国故事?带着这一系列问题,《中国记者》杂志邀请了部分广播类终评评委,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真知灼见。

主持人: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能参加“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广播获奖作品圆桌论坛。各位都是广播类作品终评的评委。您认为本次参赛作品的总体情况和水平如何?体现了什么样的导向性?

邵炳芳:广播类新闻作品不同于电视、报纸等可看性媒体作品,其特点就是通过“听”来传递信息,用声音打造出一个使人身临其境、沁人心脾的“听觉盛宴”。此次广播类新闻参赛作品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受到评委们的一致认可,作品水平普遍较高。

本次获奖的广播类新闻作品中,大题材反映时代浪潮,站位高、说理强,而小题材也能反映大主题,所报道的内容情感充沛、内涵深刻,切实履行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既有像《见证》这样立意深远的重大报道,也有像《回家》这类“小而优”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民生类作品,比较充分地诠释出了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和时代主题。地方电台区域性媒体也充分利用自己的地缘优势,通过声音让地方与全国紧密相连,如邢台广播电视台的获奖作品《农民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唱主角——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外记者见面会》就比较典型,广播用了一句原汁原味的乡音“哎呀!现在是真的好”,让人耳朵一“亮”,切实让听众们感受到了国家为“三农”事业提供的好环境、好政策这些都体现了获奖作品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正确导向。

张新刚:我个人感觉,本届参赛作品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总体水平较高。

评奖主要体现出三方面导向:一是政治导向。把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放在第一位,凡在这三个方面存在问题的作品一票否决。二是质量导向。严把作品质量关,正式评比前,审核委员会历时5天,对全部作品严格审核,查出了316件作品的715处差错,其中有58件作品差错达到或超过5处,撤销参评资格。304件作品有差错但未达到5处,保留参评资格。总差错率38.15%,比上年的50.5%显著降低。从提供给评委的审核报告看,哪怕是一个标点的错误也指了出来,并在参评目录后标注“有差错”。三是规则导向。凡是有后期加工嫌疑的参评作品,一经查实,一票否决,宁缺毋滥。凡是三年内有违规行为的作者,按规定取消参评资格。

主持人:您认为本次广播类获奖作品有什么样的闪光点,能让这些作品脱颖而出?

张新刚:我担任广播二组的评委,负责广播专题、新闻访谈、新闻现场直播的评选,三类共有41件作品。从题材来看,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先模人物、生态环保、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题材占比较高。从获奖作品看,《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现场直播》,赢在题材重大上;《堵县委书记,“堵”出一个“大市场”——访义乌市场“第一人”冯爱倩》,赢在“第一人”上;《矗立在瀛湖岸边的丰碑》,报道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朱平风,抛家舍业,孤身定居安康瀛湖的一个小岛上,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事迹,赢在生动感人上;《保持通话》讲述了大连市普兰店区120急救中心调度员与煤烟中毒的求救者保持通话46分钟,最终与前方急救人员、警方密切配合,成功找到中毒者并实施救助的紧张故事,赢在会讲故事上等。

邵炳芳:本次获奖的广播类新闻作品,尽管形式题材各异,但内容上普遍站位较高。多数作品聚焦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的发展成就,关注民生和社会热点,说理严谨、立意深刻,能够把握时代脉动、唱响时代主旋律。比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选送的广播系列报道《见证》,精选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40年40人”,讲述40位探索者、亲历者、见证者与改革开放相向而行的精彩故事,引领舆论共同见证40年来国家波澜壮阔、翻天覆地的变化,格局宏大,立意深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选送的《我的铁路——内蒙铁路(广播组合报道)》,以一种跨时空维度的视角对铁路发展主题做了梳理整合,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央广新闻微信公众号选送的《重庆坠江公交车初步核实15人失联车辆位置基本确定|嗨!七点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引导舆论关注公共安全话题,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山丹:我们组的作品中很多广播专题节目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四川广播电视台报送的广播专题《回家》。这是一部生态题材的广播专题节目,反映了人们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共生,爱护共同家园的主题。有三方面让我印象深刻:一是题目《回家》,这个“家”不仅仅是黑颈鹤的家,也是花湖片区湿地管护人员日科的家,是一年中三次前往湿地蹲点采访的记者的家,深层意义上讲,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家,生态的家园。二是节目的构架和制作。广播专题,立题也要破题,更要延展主题的深度,还要有大量的细节来支撑整个节目的可信度和可听性。《回家》做到了。从架构上来看,保护黑颈鹤是一条主线。但从呈现的层次上,却有很多镜像式的表达和表现。三是细节感人。占有一定篇幅的对话,勾勒出以日科为代表的科研人员、湿地保护工作者的形象。从多种不同的环境音响、不同的场景声音的素材积累上,可以感受到采制专题的庞大工作量。所以说,这样一篇以声音为主要呈现要素的广播专题节目,既有文学作品的白描手法,也有视听节目的“可视镜像”呈现,更有音频才能呈现出来的艺术享受。

吕雁:本次评选,深度报道、系列报道各领风骚,策划性报道据重要位置。广播评论现高原见高山,体现一个媒体的整体策划水平。福建台的消息“金门送水”就精准把握了题材的独特和重大,且在极短的时间内,充分展示了当日、当时、当地,此时、此地、此景,记者现场出镜、现场采访、现场选择的人物、现场片段的运用,声效合一,持续地把现场的热烈气氛带给听众。通过新闻事件的陈述、典型人物的话语、态度、神情,全面烘托了陆台通水这一历史性事件的重大意义。被大家一致认为具有一等奖竞争力,可惜同省同题材撞车被忍痛割爱。

主持人:这些获奖作品在题材选取、内容处理、表达形式、传播推广方面有什么亮点和创新之处?

邵炳芳:我个人认为,今年的广播类获奖作品在题材选取上“够新”“够热”。比如伊犁人民广播电台选送的作品《218国道建设为粉红椋鸟安心繁育停工1个月》,创作的背景是记者和编辑得知“项目施工方为给粉红椋鸟育雏营造安宁的环境,决定停工一个月”这则消息后,凭借新闻工作者的敏锐直觉,马上意识到这是新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随即以此为切入口展开相关报道,收获了广泛好评。在内容处理上,多数作品都善于利用场景声音、采访录音,尽可能还原当时情景,让故事更加富有“镜头感”和感染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作品的表达形式更加丰富。如个别作品采用了“白描”“口述史”等形式,现场访谈、专家观点和作者观点并行等形式也多被采用。传播推广上也有更多的推陈出新之举,不仅网站、客户端、两微平台运用更加自如,一些新型的传播方式如“微直播”也被运用其中,拓宽了受众面和传播广度。

主持人:作为当前新闻报道的重点也是难点,您认为,广播类主题报道如何推陈出新?

张新刚:主题类报道的成败,核心在于是否真正抓住了“主题”,突出了“主题”。这就需要记者善于面上找题目,点上做文章。

从参赛作品看,主题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要么主题不突出、不鲜明,要么标签化、口号化。我觉得,提升主题报道的质量,关键是吃透“两头”,让主题“大隐隐于市”,润物细无声,作品要少一点宣传味道,多一些故事化表达,让受众喜闻乐听。

邵炳芳:如何提出“新”问题,也是我们重点关注和探索的。我认为,作品的表达方式十分重要,需要进行表达创新。首先是要增强主题报道的亲和力,使其“接地气”。比如使用一些地方方言和网络语言等,将一些比较复杂、不容易听懂的内容进行口语化处理。其次是通过故事叙述凸显主题。“讲好故事,事半功倍”,这次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选送的广播系列报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40年“福建影响力”的时光印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多个具有“福建影响力”的改革故事,内容丰富、故事性强,收到很好的反响。第三是注重细节的表达。陕西安康人民广播电台选送的广播专题报道《矗立在瀛湖岸边的丰碑》,多处运用对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朱平风在花钱的态度上,对自己和农民差别很大,唤起听众的情感共鸣。

主持人:您认为参选的广播作品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有何改进空间?

邵炳芳:客观来说,缺点还是有的。比如,有的作品表现角度有些偏差。如某篇揭露某地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报道,反映地方政府资金配套不到位、警方索要“奇葩”证明、政府对待企业“亲疏有别”等典型问题,本来是不错的选题,但报道在主题挖掘上把重点放在了展现民营企业家的“遭遇”与省委主要领导作出的反馈处置上,缺乏对案例中具体涉事部门的采访。如果报道再全面、深入一些,效果可能会更好。还有的作品对一些社会现象探讨焦点不实、缺乏深度。比如有篇聚焦“校园欺凌现象”的作品,作者从教育、心理、法律等角度,分析了“校园欺凌”“是什么”“为什么”及“怎么办”的问题,表现方式丰富,立论和行文也比较流畅,但想表达的内容过多反而冲淡了主题,多少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不够过瘾。

张新刚:我认为最突出的问题是后期加工问题。以我所在的广播二组为例,广播现场直播类共有6件作品参赛,设4个奖。其中,有4件作品造假被取消参评资格,1件作品不符合参评条件,最后只有1件作品获奖。对于直播类的节目,要提前谋划,一次成型,切忌修改。

山丹:本次评奖,有的节目因很细微的差错而与大奖失之交臂。还有很多作品在题材选取、谋篇布局、内容呈现、表现形式等方面需要改进。

主持人:融媒体时代,广播作品如何更好地引入融媒体手段讲好中国故事?

张新刚:我认为,融媒体时代,各类传播的界限日渐模糊,复合型传播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已经没有纯粹的广播作品。假以时日,通讯社、报社、电台、电视台也会从媒体称谓中淡出,融合发展会让传播机构的传播方式趋同。写得好文章,拍得好照片,做得了视频,讲得好故事,用得好两微,玩得转抖音,是新时代对广播媒体人的新要求。

山丹:融媒体时代,更需要守正创新,以多元的形式来讲述中国故事。但我依然坚持内容是最重要的,无论怎么创新手法讲,万变不离其宗,都要讲出故事。故事不是靠想、靠编,而是践行四力,真的走下去,真的看到、听到、想到、体验到,才能讲出真情故事来。

邵炳芳:在新的媒体生态下,我个人认为,广播类节目在跟进时代变化步伐的同时,要辩证的革新,坚持多元化传播。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主动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互动。其次是广播作品不能仅仅局限在电波里,要走出广播,渗透到抖音、微博、微信、影视等多种平台中,通过在线即时交流方式,让更多的受众参与到互动之中,扩大传播的影响力。

吕雁:我认为互联网的发达为网络音频节目打开了无以估量的通路。接受时间随时随地,接受方式多种多样,识时务者为俊杰,也迫使广播人做出新选择。加强直播连线,增加即时感。持续扣住听众的心;加强听众参与,增加接近性。让你的故事与“我”有关;加强终端特征研究,重视听众心理;加强有个性有特色明星化的主持人、“网红”培养,他们的引流、粘合,是广播的法宝。

主持人:您认为广播新闻节目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有什么重点或突破点?

张新刚:广播新闻节目今后的发展趋势应该是融媒体化,不再以单纯的声音形态呈现。重点或突破点应该在深度报道上。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已把传播的门槛降到了低无可低,几乎人人可为。作为包括广播从业者在内的职业新闻人,抢时效、抓现场、寻找新闻第一落点固然十分重要,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抓好第二落点,挖掘新闻背后的东西,寻找新闻发生的原因更为重要。唯有如此,才能体现主流媒体的专业水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作用,也才能够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生存发展。

邵炳芳: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广播新闻节目借力发力将成为其前进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要拓展传播渠道,进一步开发多功能的应用终端,确保广播新闻节目的同步播放,实现广播新闻节目的点播、订阅、下载等功能的即时应用。另一方面,要在新闻内容的“新”和新闻思想的“深”上下功夫。内容之“新”是更新速度与内容新意。广播新闻节目应在确保其时效性的基础上用心挑选新闻内容,去繁存精,寻找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重点和热点。思想之“深”是指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传递民生民意,做到与社会同频共振。

主持人:如何提升广播新闻报道的创优水平?您对广播从业人员有何建议?

张新刚:如果把创优比作“高峰”的话,整体节目质量提升就是“高原”,因为“平原”上不可能产生真正的高峰。所以,提升广播新闻报道的创优水平,必须践行“四力”要求,建立完善机制,注重人员培训,搞好宣传策划,提升新闻的整体质量。

邵炳芳:我个人感受,现在新闻内容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独家报道越来越少。一些媒体追求“快速”播报,但又缺乏新闻资源,导致内容原创性被弱化。广播新闻传播途径本就受限,更加需要在内容上体现创新,特别是原创新闻信息资源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能够为媒体平台积攒更多更好的“口碑”。

吕雁:为创优而创优不应成为媒体的导向。为听众提供更多更好更新更有趣的信息服务值得鼓励。本质上,离开听众的创优是误入歧途,而具有产品思维的创优方是正途。有美丽的容颜以容颜悦人,有有趣的灵魂以灵魂悦人。所谓创优不外乎此。有思想者以思想见长,有硬核者以硬件取胜,有有趣的表达者也不失为竞争力之一种。

山丹:作为老记者,对年轻记者的建议只有两点。一是走下去,多走多看,多下去采访才能有好作品。二是深爱广播,耐得住清贫寂寞,只有深爱,才能坚守。

猜你喜欢

广播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日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浅谈广播五要、五不要
网上广播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