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堂开发设想
2020-01-10王洁
王洁
很荣幸我们生长在一个文物备受重视的时代;很荣幸我所看守的文物“公输堂”被列入国家级战略合作进行保护。2017年中法两国开展“公输堂彩绘木作保护研究”合作项目,公输堂保护项目被推向了新的高度。项目历经两年多,双方在彩画老化实验、木材种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9年10月,来自法国国家遗产学院的5名学员和中国文博及高等院校的15名学员参加了中法合作公输堂古建油饰彩画保护修复培训班,学习交流古建油饰彩画相关修复理论、研究方法、保护修复技术等方面的课程。本次培训班推进中法两国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
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者,要在文物备受重视的时代里,在优秀的保护文化遗产平台中,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探索文物保护新思路,抓住机遇,让沉寂的文物在百姓生活中“活”起来。
一、历史沿革及保存现状
公输堂,创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历时十一年建成,是明代民间宗教“白阳三会”的法堂,原规模较大,现仅存安放有小木作的正殿。
公输堂小木作原为三间,其结构由上而下依次为藻井、天宫楼阁、穿堂和佛道帐,油漆彩绘采用“紫龙罩”工艺和“卧金点翠”手法绘制。公输堂小木作建筑结构巧妙、木雕精细彩绘绝伦,是宋代《营造法式》中天宫楼阁小木作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价值。2001年6月25日公输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国初期,公输堂保存较好,因历史原因照壁、山门和西侧殿则先后受毁。六百多年来,小木构件积尘严重,自然老化程度加剧,历年来地震对木构件整体倾斜有较大影响。随着周边民房的不断抬升,公输堂陷于低凹的地势,殿内常年处于潮湿状态,木作糟朽严重,保护条件较差。
二、开发设想
公输堂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南依世界地质公园秦岭终南山,北依渭河。随着大西安建设步伐的加快,西成高铁、G5京昆高速、G108国道纷纷过境,公输堂的地理优势逐渐凸显。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让文物“活起来”,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者肩负守护“历史的名片——古建筑”的重任,应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1.提档升级
公输堂位于西安市鄠邑区渭丰镇祁村,目前基础设施较差。需要改建景观道路,改造户内外电气线路,增设夜景灯光,改善卫生条件修建A级厕所,改造排污管网、消防管网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增设语音导览、多媒体应用、电子储物柜、文创产品销售、共享充电等服务设施。改造工程要坚持对文物本体最小干预的原则,将文物保护放在第一位,一方面保证了古建文物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让观众来到公输堂,有文物可看,有知识可学,有风景可赏。随着规划建设,将一座集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城市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公共文化场所呈现给大家。
2.展览内容与形式的探索
构建公输堂特有的展陈体系,包含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特别展览交流文化厅,除了展示小木作古建筑结构特色、公输堂油饰彩画、天宫楼阁这三大看点之外,另设历代古建筑形制演变展、木作工具及进化展、彩画制作工艺体验馆、木作结构拼接实践馆等展馆,让博物馆突出社会教育功能。
面向社会征集公输堂资料、信息,举办和公输堂有关的故事大赛,寻找文物组合的相互关系和故事,经过科学的筛选和研究把文物和文物之间,文物和地域之间,文物和人之间的关系积极进行收录。挖掘文物资源文化:挖掘文化遗产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力量,通过组织学术论坛、出版学术成果,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在公输堂保护维修工程中,要留下全程录像。文物修复的过程也可以做成展览,让观众对文物有跟多角度的认识。
博物馆的展示可以从基础数据收集与分析、声光电展示设计、个性游览订制系统、文化创意产品、展陈改进、宣传导向等方面进行优化。同样的展品可以做成思想内涵不一样的展览,因此公输堂博物馆在做展陈过程中,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思想,不断开发文物本身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博物馆在对观众开放时,可以在进行调查和数据研究的基础上,对服务对象实施分众化需求分析,为提供多版本导览方式,如为青少年提供说故事的青少年版,为本地居民提供方言版解说等。
高速发展的数据处理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博物馆少了物性的限制,将文物的陈列和展示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突破参观时间、地点以及有限的展出等的限制,用户只需要通过网络即可免费浏览公输堂小木作博物馆的各种展览信息。
3.开发文创产品
通过文创产品讓旅游者得到文化体验,是文创产品设计的初衷,要让旅游者通过购买文创产品感知优秀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作为文博单位,要对公输堂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分析和梳理,找寻市场卖点。我们给公众的不是一个精美的文物或漂亮的纹饰,而是传递反映人们过去和今天美好生活的价值观和精神力量。
借鉴故宫、陕历博文创的优秀案例,公输堂也可以自主研发或引进门类齐全的文创产品,旨在满足广大旅游者对公输堂木作、彩绘文化的体验需求,因此文创产品必须具有文化特色,让旅游者能够把旅游目的地文化带回家,延长旅游体验感。
文创创意越强,产品附加值越高,在市场上越受追捧,越可能成为“网红产品”。博物馆可以把文物资源实现开放与共享,这将有利于文博单位和市场主体等各方力量,发挥各自在资源、人才、市场、设计等方面的优势,打通资源、创意、市场全链条,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创产品的创意中来,共同开发高质量产品。民间不缺创意,公输堂博物馆附近就有优秀的民间木作工匠,吸纳民间力量,实现共赢。
4.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中展览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让不可移动文物成为博物馆的重要资源和藏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最大程度的使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建立数字化导览系统。导览系统是连接人与文物之间的桥梁。游客通过导览系统了解公输堂的前世今生,而公输堂则通过导览系统讲述自身的历史。导览系统添加反馈机制,会使博物馆展览结构的兴趣度以点播次数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数字化导览系统是收集观众兴趣度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博物馆要做的是提高客流量向兴趣度转化的效率。
电子翻书是利用动作感应技术以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实现的一种虚拟翻书的视觉效果。它展现在游客面前的是一本以大屏幕为媒介,投影仪投射的方式展现的电子书,游客只需在空中左右挥动手臂,电子书就会随着手臂的挥动进行翻页,电子翻书可以介绍公输堂概况及公输堂木结构、彩画、天宫楼阁等信息。
互动体验技术可以利用VR技术,模拟木作生产、彩画制作等场景。游客们带上头盔,拿上手板,可以身临其境体验。通过游戏的方式,游客可以穿越历代观看古建筑形制的演变,了解古建筑建造的工艺等,寓教于乐,趣味十足。将虚拟现实技术放在展览里面,增强大视觉冲击,给观众带来新鲜感与震撼体验。
推出亲子教育平台。根据古建筑构成元素,设计不同体验单元。让孩子和家长体验拼接斗拱、绘制彩画工艺、制作木作榫卯传统工艺等,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整合知识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使游客加深对中国传统古建筑文化的理解,达到良好的观展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对文物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提出“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民族和国家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习近平说:我们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会愧对后人。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以系统的理论学习为支撑去管理和开发文物所能为我们带来的价值,“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