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危机中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转变刍议
2020-01-10秦若愚
摘 要: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在短暂徘徊后加快了重返中东的步伐,但是俄罗斯在中东地位却较为尴尬:活跃却无法主导地区主题。俄罗斯试图通过左右逢源的“中立”姿态巩固在该地区的存在。但叙利亚危机发生后,俄罗斯坚定支持阿萨德政权,甚至直接派兵前往叙利亚。在叙利亚危机之中,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显著变化。普京政府审时度势,果断行动,取得了军事、政治和国际影响力等多领域的成功,并由此影响了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关键词:叙利亚危机;俄罗斯外交政策;中东地缘政治
一、背景
美苏两大阵营在冷战期间在中东地区长期对峙。苏联解体前后,苏联、俄罗斯在中东呈现出全面收缩的态势,其在这一地区的原有阵地丧失殆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丧失了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度过休克疗法的危机后,经济开始逐渐好转,俄罗斯愈加意识到完全追随西方不仅不能保证自己的大国地位,而且还有损自身的战略利益。于是俄罗斯逐渐调整本国的外交战略,但由于自身实力骤降,因而很难在中东问题上发挥关键性作用。
二、俄罗斯中东政策的演变
1.冷战结束之初
转型之初,俄罗斯在外交领域延续了苏联在戈尔巴乔夫后期所推行的全面收缩政策,把外交重点仍押宝在美欧身上,希望借此加快完成国内经济转轨,以迅速摆脱困境。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的中东政策只是笼统地强调要保障国家安全,防止中东政治和军事冲突对不稳定的高加索和中亚局势造成冲击,以及利用该地区的潜力复兴经济。苏联时代建立起的地区政治经济影响力在此时已经消失殆尽。而在海湾战争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极大提升,加之俄罗斯外交收缩,美国借机主导了中东地区的话语权。而这一时期的俄罗斯,在中东问题上沦为了配角。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时任俄罗斯外长及总理的普里马科夫积极推动全方位、多极平衡外交,其外交重点排序为美国、欧洲、中国、日本、印度、中东、亚太、拉美和非洲。俄罗斯试图通过推动多极外交来制衡美国霸权,逐渐调整本国的外交政策,稳步重返中东。这一时期,俄罗斯的中东政策除强调保障独联体南部安全外,还希望通过参与推动巴以和平进程和其他中东热点问题来恢复和扩大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和威望。
2.普京时期
普京在世纪之交成为总统,俄罗斯的历史进入普京时代。自此,加快经济复苏和恢复及彰显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就成为走实用主义路线的普京所追求的首要目标,中东地区则成为俄罗斯对外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俄罗斯力图而是力图全面、务实地与地区主要力量发展关系,寻求在中东立足和保持影响的机会,也寻求凸显特殊作用的机会。在地区一系列热点问题上,俄罗斯“重在参与”,并表示出不同于西方的立场都是为了在这个地区确立起自己“独立大国”的形象、恢复其国际影响。
三、叙利亚危机的爆发与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转变
1.叙利亚危机之初俄罗斯的应对
自突尼斯开始,面对中东地区新局势,俄罗斯似乎无处发力,只是静观其变。在叙利亚危机前期,俄罗斯也试图继续其一贯的中立、调解者的政策。一方面,它在安理会数次否决西方等国支持向巴沙尔政权施压的决议;坚持各方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问题,强烈反对外部力量试图以武力或武力威胁干预事态进程。另一方面,俄罗斯似乎对中东未来局势发展缺少必要信心,不愿因选边站队而错失在该地区的利益和影响。俄罗斯也一度宣称鉴于叙利亚局势混乱,暂停两国合作项目,并表示自己没有义务在军事上帮助叙利亚政府;同时也主张解决叙利亚危机应以阿盟的“阿拉伯倡议”为基础进行改革,包容更多反对派,并邀请反对派代表赴莫斯科商谈。
2.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转变
自2015年9月30日起,俄罗斯空军以反恐的名义直接介入叙利亚局势,标志着它的外交政策从消极的机会主义向积极的机会主义转变:从“中立”的劝和、调解者变为力图把握事态发展方向的直接参与者;从观察时局、等待机会变为主动营造机会、塑造地区新议题。俄罗斯的军事介入推动叙利亚战争进入到了新的阶段。俄罗斯的军事介入,改变了叙利亚的国内局势,部分缓解了巴沙尔政权四面楚歌、被动挨打的状况。同时,俄罗斯也再次对一些反对派释放善意,表示愿意在共同反恐、打击极端势力的前提下予以支持。
俄罗斯的介入也推动了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的进程。在俄罗斯出兵叙利亚后,叙利亚战场相关各方的态度逐渐向较为现实的方向转变。由于俄罗斯出兵,叙利亚问题的最终解决已无法绕开俄罗斯,无论叙利亚未来政治安排是何种结果,俄罗斯有关叙利亚政治进程的意见及其在该国的利益也将成为谈判桌上的一个议题,而不是被忽视。再次,俄罗斯营造的反恐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各方共同关心的重点。
四、俄罗斯的战略目的
1.提升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
金融危机加快了国际力量的消长,加快了世界多极化进程。面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俄罗斯积极拓展外交空间,以争取更多话语权和构建新结构的影响力,并在这个过程中重新确立其世界大国地位。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危机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阻止西方和域内一些国家按照自己意愿构建中东新格局的企图,通过参与将俄罗斯的意图和利益诉求嵌入新的解决方案之中。
2.保障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战略利益
叙利亚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地处三大洲之间,自冷战以来,它就一直是苏联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盟友,对于恢复和扩大俄罗斯在整个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意义十分重大。同时,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还是俄罗斯海军在地中海的唯一军港,对俄罗斯维持在地中海地区的存在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此外,俄罗斯和叙利亚在军火贸易和经贸领域合作十分紧密。无论从地缘政治还是从地区安全角度,抑或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看,叙利亚对俄罗斯来说都至关重要。
3.转移国内矛盾
俄罗斯在经济发展遇到严重问题的背景下,如何动员民众咬牙熬冬、如何转移社会对政权发展路径、治理方式的质疑,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无论是“收复失地”反击西方也好,还是主动出击极端势力也罢,抑或是出于对土耳其“暴徒行径”的制裁,外部威胁的存在能够让俄罗斯民众团结在一起。拉塔基亚起飞的战机、里海发射的导弹显示了俄罗斯强大的力量,转移了国内民众对于国家矛盾的关注,也激发起了民众的认同和激情,极大提升了民众對国家的认同感。
五、结语
俄罗斯在叙利亚有着重大利益。在叙利亚危机中,俄罗斯改变了自己的外交政策,借军事介入叙利亚试图主动影响和改变中东地区的地区形势。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这一转变,显著提升了本国在中东地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提升了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向全世界展示了俄罗斯的大国实力。俄罗斯通过这一转变,改变了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牵制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力量,缓解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俄罗斯的围堵,并将在未来推动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秩序与格局的重塑。
参考文献:
[1]姜毅.评价俄罗斯在中东的机会主义外交[J].西亚非洲,2016(06)
[2]毕洪业、杨辉.俄罗斯中东政策的演变及其评析[J].东北亚论坛,2015(4)
[3]毕洪业.叙利亚危机、新地区战争与俄罗斯的中东战略[J].外交评论,2015(1)
[4]曾向红、杨双梅.国家地位信号释放与俄罗斯军事干预叙利亚[J].国际安全研究,2017(6)
[5]杨显生.冷战后俄罗斯中东政策的调整[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作者简介:
秦若愚(1996--)男,河南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与对外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