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

2020-01-10乔兴勃

读与写·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乔兴勃

摘要:为了进一步地适应世界性的教育改革并且能够提升我国学生素养的国际性竞争力。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做人的基本前提。于是,一些学校开始实施新型教育模式——智慧课堂,“智慧课堂”的引入为学校做出了重要的建设,为学校的发展给予了坚定的动力,为教师提供新视野的见解,为学生提供提升核心素养的机会。本文章便是对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智慧课堂的探究,首先,通过对智慧课堂的了解,使教育人事有深入的认知;然后,查阅相关资料对智慧课堂的应用做出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3-0039-01

教育界实施智慧课堂做出了很明智的选择,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高效的落实完成了初中语文中提到的众多活动,使得语文知识的学习获得了安全保障,更是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面对这样不同反响的影响,更应该有人去潜心研究相关的教学模式,依据初中语文课堂的相关要求,实现教育的深层意义。

1.智慧课堂的基本含义

所谓的智慧课堂指的是无纸教学模式,以教学课堂内的学习、管理以及生活相关的信息资料为对象,借助学校中的网络科技技术、通讯科技技术和教师科技基本技能的运用能力高效规范的进行编辑整合,实现数字化的资源,灵活多变的运用教育因素,高效学习的教学模式。同时,这种新型课堂不仅仅只是对智能化的应用,通过多媒体与无线网的连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紧跟其后可以进行智能化的教学辅助,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各种容易被忽视的方面,智慧化的运用起来,变废为宝的应用。归根结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课改的实施,智慧课堂已经是教育界的新型课堂的高效产物,成为教育信息化的课堂模式。

2.核心素养下智慧课堂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

2.1 智慧课堂挖掘各种教育因素,丰富教学过程。

新时代的不断革新,社会呼吁教学课堂以人为本为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激发他们对事物探索的潜力。智慧课堂通过挖掘生活中、技术上、方式中各种各样的可被运用起来的教学因素,丰富课堂内容,合理拓展。课时量就是一种可以采纳的教学因素,巧妙的运用课时,掌握课时的度量,充分学习知识,不浪费时间。充分利用时间也是智慧课堂的表现,其可分为基础课时、大课时、微课时。例如,在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济南的冬天》时,教师以基础课时的形式来学习,主要用于学习基础的知识关于济南的冬天有什么样的特点,自主学习,教师讲课时,时效短而精,大多数学生自我进行研究讨论老舍写这篇文章的缘由。而以大课时的形式来学习,鉴于时效长,主要用于学习潜能性的课程,给予学生操练性的活动,例如,以辩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寄托了思念的情感还是赞美,在实践中收获知识。以微课时的形式来学习,主要的目的是调动大家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的学习,通过早读、课后阅读的形式开展。智慧课堂课时灵活多变,效果不变,即能使学习丰富多彩,又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2.2 智慧课堂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利用经验学习。

智慧课堂的实施使得学校到处都存放有课堂资料,随着教学资料的增多,初中学生学习的机会也随之增多、获得更大的进步空间和活动空间。在课堂模式的正常进行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实践机会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扩广了学习的范围。语文小组活动可以开展经典朗读比赛,让学生和教师体会到中华经典的魅力,进一步的促进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提升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唐诗五首》时,教师先对本文章中五首诗歌进行由浅及深的鉴赏,体会诗人的用意和情感变化。课堂学习完成后,在班级开展朗读比赛,看谁更加富有感情色彩、情绪更加精准,赛制结束评选优秀者参与学校的大型朗诵赛。能够创造并让学生抓住机会,利用经验学习,而不止步于套用也是智慧课堂的表现。

综上所述,智慧课堂注重初中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性地发展,告诉学生高效性的学习,不能传统的学习。帮助教师提升业务能力,适应现代化的建设,焕发学校的光彩。初中语文学习中,一定要正当有效的进行智慧课堂,保持对核心素养的重视,提升语文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基于核心素養培养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J].代吉.期刊,2019(05).

[2] 基于核心素养的“智慧课程”构建[J].周春柳.期刊,2017(05).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