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动物普通病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2020-01-10熊永洁贺绍君刘德义胡倩倩李静
熊永洁 贺绍君 刘德义 胡倩倩 李静
摘要:依据OBE教育新理念,按照畜牧类应用型本科专业能力的培养标准和要求,对《动物普通病学》的课程改革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进程设计和教学效果监测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探讨,以期能更有效地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畜牧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OBE理念;动物普通病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1-0015-02
成果导向教育与教学理念(OBE),又称为需求或目标导向、指向教学理念,其显著的特征为以教育的结果为出发点,并据此设计和应用教学方法和方式。OBE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以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为原则,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教育理念与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动物普通病学》是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和动植物检验检疫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将OBE理念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中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与体会,初步探讨OBE理念在《动物普通病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总体思路
需求指向教学理念要求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的章节之间、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之间不能出现交叉与重复[1]。因此,在对课程教学大纲与内容设计时,课程组依据当前规模化畜牧生产的实际流程,以常见畜禽普通病的发病特点、种类和防治程序為导向进行了改革,最终制定和形成了符合常见畜禽普通病诊疗程序的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
2 课程教学大纲结构
《动物普通病学》的课程教学内容根据畜牧生产中的疾病诊疗需求指向,经过增减、改革后,主要包括六个章节的内容,均以当前实际畜牧生产中的常见、多发畜禽普通病为主。具体课程教学内容为:第一章为消化系统疾病,包括六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普通疾病;第二章为呼吸系统疾病,涵盖了感冒、肺炎、支气管炎、鼻炎、胸膜炎以及异物性肺炎等六个疾病项目的诊疗;第三章为其他系统疾病,主要是心力衰竭、心包炎、贫血、膀胱炎、尿石症、脑膜炎等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发病过程和诊疗方法;第四章为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是当前畜禽规模生产中易发的奶牛酮病、禽痛风、仔猪低血糖症、微量元素缺乏症等内容;第五章讲述外科手术与外科疾病治疗的基本方法;第六章介绍产科手术与产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3 主要内容
课程描述是课程内容制定和设计的基础,其简明而又准确地指明了课程的开设理念、人才培养目标[2]。《动物普通病学》的课程描述是:本课程引导学生了解畜禽常见普通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基本知识,能根据病因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掌握畜禽常见普通疾病的诊疗技术。
3.1 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某门课程教学最终期望达到的目的和标准[3],《动物普通病学》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根据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鉴定考核的相关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关畜牧业工种职业技能要求以及执业兽医师认证标准等,结合现代化畜牧业生产中的相关岗位需求,将相关职业、工种的资格要求与标准有机地融入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量与知识面、提高学生自我与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专业与职业素质能力的基础之上,以期培养出能适应现代畜牧生产实际需求、具有良好职业精神、敬业精神与良好动手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畜禽普通疾病专业诊疗知识、技能,最终能胜任畜禽生产、管理、服务等不同岗位要求的专门畜牧兽医应用型技术人才。
3.2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行为指引,与课程的教学目标相一致,同时符合相关专业的能力培养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改革紧紧围绕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动植物检验检疫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聚焦猪、鸡、鸭、牛、羊等五种当前畜牧生产中的主要畜禽,以这五种畜禽的现代化规模饲养生产流程为依据,以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常见普通疾病的诊疗知识、技术、能力为入手点,以强化畜禽普通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诊治知识与手术实践操作相融合、现场模拟诊疗学习的模式为中心。因此,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划分为六个部分: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其他系统疾病、外科疾病和产科疾病。
3.3 课程的教学方式
课程的教学方式指教师为实现最终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采取各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教学过程。其包含两层含义,即教师作为施教者传播知识的教授和学生作为接受知识主体的学习等两个方面。《动物普通病学》课程改革后,课程的教学方法具有多样化、有机融合度高的特点,主要包括专题研讨式讲授法、案例分析研讨法以及现场畜禽疾病模拟诊疗法等,而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方式则由单一的课堂学习转变为小组角色模拟与合作学习、问题指向学习、实际疾病诊疗学习以及畜禽相关企业实地参观学习等。
3.4 学习效果检测
学习效果检测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考查方式,是教师课程教学与学生知识点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动物普通病学》课程的学习效果检测打破了以往期末考的单一评价方式,由平时成绩(20%)、实验考核成绩(30%)、小组病例讨论成绩(20%)和期末考试成绩(30%)等四部分构成最终成绩,成绩评价多样化,突出了学习过程的跟踪和考查,以期较好地切合OBE的教育与教学理念,最终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3.5 教学进程计划与调整表
教学进程计划与调整表是课程章节教学设置的总体规划,应与课程内容、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畜禽普通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如不同养殖场饲养管理水平的差异、季节变化和地区环境差异等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等,紧扣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经过课程组全体教师的讨论和协商,酌情调整课程知识点的教学进度,以切合畜禽疾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诊疗方法变化的实际需要,体现OBE的理念,真正做到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指引,学以致用。
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良好的专业与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与应用型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要求。笔者所在的《动物普通病学》课程组成员,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做了积极的探索,采用有机地融入了“OBE教育教学理念”的课程教学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利,肖建华,范宏刚,等.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6(09):129-130.
[2] 杨松柏.动物科学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25):149-150.
[3] 李淑红,王京仁,成钢,等.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家畜生态学报,2019(01):94-96.
[4] 王源,杨予海,岳炳辉,等.“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养羊与羊病防治》课程中的教学模式变革[J].现代畜牧科技,2018(0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