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球教学改革与发展策略分析

2020-01-10王维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网球新课标体育教师

王维平

(河池学院 广西·河池 547000)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进步,促使素质教育模式被广泛推行,而新课标改革持续深化,意味着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面临着全新的教学改革要求及标准。在高校体育项目中,网球是热门运动项目之一,所以通过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网球使用方法及运动技巧为教学目标,全方位学习网球运动项目的规则及判罚,了解网球运动项目相关礼仪文化,不仅能大幅度提升学生机体素质,而且还能增强学生人文素养,满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由此可见,新课标下做好普通高等院校网球教学改革工作,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鉴于此,本文针对“高校网球教学改革及发展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具有价值意义。

1 高校网球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网球运动作为流行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运动项目,不止是高等院校中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更是在校学生课余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在新课标要求下如何利用网球教学活动及网球文化知识丰富学生内心世界,增强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等综合素质水平,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学期间将体育与文化相结合,有机融入教学实践过程,方可实现大幅度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及体育能力的目标。同时,与其他类型运动相比,网球运动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经网球教学能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素质,增强学生总体素质水平。

2 高校网球教学的现状分析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促使国民生活及教育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新课标要求下,以往普通高校网球教学模式早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难以实现网球教学与时俱进的目标。从目前我国高校网球教学水平来看,现有的普通高校网球教学普及程度远远不足,尤其是相对偏远或滞后的山区,存在网球教学重视程度亟待提升的问题,并且部分高等院校的网球运动宣传效果不佳且开放性程度较弱。同时,普通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及教学设备严重阻碍网球运动教学水平进步及发展,并且普通高等院校的网球教学不存在相应的场地,仅仅停留于传授网球理论知识的阶段,难以进行实践技巧方面指导。

同时,以往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模式中网球教育发展水平相对缓慢,尤其是具体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及不足亟待解决。例如:在常规网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之间网球水平的差异性,只是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一旦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则难以保证总体教学效果。此外,完全一致的网球运动教学模式难以调动高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动性,针对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则无法经网球教学提升自身综合水平,针对技术水平交叉的学生则难以理解网球教学的具体内容。总而言之,传统的高校网球教学模式严重阻碍学生网球水平提升,影响其总体教学效果,阻碍教学水平进步。

3 高校网球教学的现存问题分析

3.1 模式单一

网球课程作为高校体育相对重要的选修课之一,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及青睐,造成课程选修时大量学生主动选择网球等选修课。由此可见,高校网球课程的选修人数相对庞大,导致普通高校网球教学期间不得不实行大班式教学模式。同时,与常规教学模式相比,大班式教学模式的人数较多,一旦高校自身教学场地有限则不断放大学生人数庞大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就无法针对多个学的个人特点及学习需求进行教育,促使课堂训练效果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难以及时纠正学生的动作及技巧等方面错误。此外,大班式教学模式大大削弱学生的网球学习主动性,大大降低其教学质量,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3.2 内容有限

新课标要求下高等院校强化对网球教学的重视程度,而我国现有的高等院校网球教学课程经选修课方式对大一及大二年级学生开展体育教学。与其它年级阶段学生相比,大一及大二年级学生的学业相对繁重,无法安排大量时间进行选修课学习,造成网球教学内容过于有限。同时,受普通高校网球教学课程安排时间过少的影响,造成体育教师无法拥有充足时间完成网球教学任务。网球课程作为室外体育课程,其教学进度深受外界天气因素的影响,例如:雨雪等恶劣天气因素或教师学生受伤等人为因素,以至于网球教学课程课时大大减少,难以满足接受系统化网球技巧学习的要求。

3.3 不够重视

我国普通高校网球课程的教学质量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场地器材及教师能力等,并且部分高校网球教师错误认为课堂教学中掌握网球发球技巧即可,造成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击球水平与日常训练间出现明显的差别。例如:教师自身对于学生移动击球技巧教学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造成学生能理解原地击球的技巧而移动时无法正常击球,严重削弱总体教学质量。同时,网球课程对于学生运动量的要求相对严格,一旦网球运动教学期间,教师未对学生的运动时间进行合理管控,则大大增加学生运动期间肌肉拉伤及抽筋的发生风险。

4 高校网球教学改革的发展策略分析

4.1 调动学习兴趣

名言有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换而言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保证总体学习质量。由此可见,相关高校体育教师以新课标要求为参考依据,摒弃滞后的教学理念,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不仅仅停留于传授网球技术知识的阶段,侧重于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一步提高网球教学的总体质量。同时,以提高学生网球运动的学习兴趣为核心目标,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等方法,指导学生开展各项网球活动,例如:根据运动能力,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各个学习小组,交由小组组长进行运动技巧学习。

4.2 丰富教学方式

由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促使传统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客观上要求相关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持续创新教学方法,尤其是网球教学期间,灵活运用情感互动教学模式。同时,情感教学对于教师自身综合素质要求严格,例如:高等院校可出台体育竞技比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奖励学分等倾斜政策,鼓励学生利用网球比赛获取学分,能够带动学生网球学习的热情及积极性,还能为国家及社会培养更多的网球人才。此外,拓展网球设备的成本投入,保证高校内留有基础的网球训练场地及设施,消除影响课程学习的风险因素。

4.3 搭建交流平台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相关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根据网球教学内容,立足于自身特点及长处,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开展网球运动项目技巧教学,结合学生自身网球水平及机体素质,大力推行分层教学模式,例如:针对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可采取实践教学措施,而对于毫无基础的学生,则可以采取基础性教学和理论教学,循序渐进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项目,大幅度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网球技术及综合水平。同时,由于参加体育竞赛能锻炼学生的网球技术水平,客观上要求相关高校体育教师以推动我国普通高校网球教学水平进步为核心目标,积极组织高校友谊联赛,利用健全普通高校网球竞赛体系等手段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高校网球赛事。

4.4 更新课程内容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相关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持续优化网球课程内容,以体育设备及时到位为前提条件,适当增加课时,根据课时数量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程的具体内容,立足于时代特点及时更新现有的网球课程内容,促使传统的网球运动项目绽放出全新的光彩。同时,适量增添新鲜的网球课程内容,着重强调满足学生多层次的学习需求,综合考核网球运动的特殊性,充分发挥其增强机体素质、缓解学习疲劳及放松个人身心的作用。例如:将网球课程的娱乐性与运动性相结合,满足学生身心方面的合理需求,运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搭建相应的网球教学情境。

4.5 实践有机结合

网球运动理论知识体系具备一定的独特性及应用性,而新课程背景下,高校网球教学改革进程中,相关体育教师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相结合,促使二者间有机统一。由此可见,相关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平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间关系,提倡学生率先了解网球项目的具体情况,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以系统理论为根据指导学生进行网球动作练习,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根据网球运动项目相关竞赛及历史,融入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造出全新的教学平台,例如:微博、微信或QQ等,及时推送网球相关新闻及信息。

5 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网球对于高校学生德育、体育及智育全面发展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属于实用性相对广泛的运动项目,能大幅度提升高校学生的个人能力及机体素质。同时,经长期网球训练有益于高校学生机体健康,促进人际关系交流,有助于树立学生团队意识,拓展其个人眼界。因此,在高校网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时俱进并结合实际,知晓网球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全面分析网球教学现状及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及改革方案,以此保证高校网球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网球新课标体育教师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