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究

2020-01-10

科学咨询 2020年25期
关键词:树人语言文字立德

刘 茹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大木厂镇大木小学 湖北十堰 442116)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意义

小学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工具学科,学科中的人文性决定了小学语文能够给人的思想情感带来熏陶,具有一定的审美趣味,能使学生在感知语言魅力的同时体会到文学中的真善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和思想意识。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和情感启蒙的初级阶段,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小学语文中的写作活动既能表达出学生的自我意识,也是社会交往活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符合小学生的成长需求,也能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素质发展[1]。

二、立德树人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以生为本,优化教学模式

立德树人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首先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导位置,摒弃传统写作教学中讲授→示范→写作的陈旧单一的流程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出自身引导者和辅助者的作用,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教学活动中,兴趣和表现欲是学生主动进行语言文字表达的内动力,进而通过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在独立思考中顺利完成写作练习。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学习《小马过河》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故事情境,使学生走进教师创设的生动情境中化身迷茫无助的小马,感同身受地经历小马过河时遇到的困难,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遇事要自己动脑亲自尝试的道理,水到渠成地完成阅读感悟的练笔,同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二)拓展思维,鼓励自由表达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小学生要勇于尝试、勇敢挑战,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打破教材限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情感体会作为写作素材,用熟悉的生活语言尽情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语言文字的使用错误,教师要轻说教重引导,启发学生发现字词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对语言文字的使用更加富有新意,同时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使学生得到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其次,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到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是对生活的升华表达,而写作则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有感而发,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情境,唤醒学生想要表达的欲望,进而从初始的口头表达慢慢落实到文字表达上,使思想表达更清晰,感情更真挚,使学生养成动脑思考、乐于表达的好习惯。比如,学习《坐井观天》时,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想象最终青蛙是否跳出了井口,如果跳出井口了它会说些什么,如果没有跳出井口,它又会有什么说些什么,在丰富多彩的想象中,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想要表达的欲望,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展开互动交流,通过文字记录下来,完成本篇课文的续写练习。

(三)积极引导,增强写作自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一直都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常常无物可写,无从下笔,“不想写”“不会写”成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普遍问题,学生常常一听到要写作便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写不出也写不好,形成了巨大的写作压力。因此,在立德树人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写作自信心,使学生敢于尝试、积极改变。学生无物可写是陷入写作困境的重要原因,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和感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美丽和真实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将自己的想法融入观察,进而形成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文情怀,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人和事。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个道理,进而将生活中的一物一景一人一事融入写作,成为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比如,学习《爬山虎的脚》这课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学会深入、细致地观察周围事物,在细心观察和思考中抓住事物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仿写,将自己生活中留心观察过或感兴趣的动物、植物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描述,将自己的想法和感悟融入写作练习,进而培养学生对家乡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使学生走出无物可写的困境。

三、结束语

立德树人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健康写作,真实写作,从生活中观察和感悟,用语言文字表达出对生活中一景一物一人一事的点滴感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

猜你喜欢

树人语言文字立德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