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方文献征集、馆藏服务工作
——以陕西省紫阳县图书馆为例

2020-01-10

中文信息 2020年11期
关键词:紫阳县馆藏文献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图书馆,陕西 安康 725300)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认为“文,典籍也;献,贤也”。所以这时候的文指典籍文章,献指的是古代先贤的见闻、言论以及他们所熟悉的各种礼仪和自己的经历。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关于“文献”的定义是:“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在这一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知识”是文献的核心内容,“载体”是知识赖以保存的物质外壳,即可供记录知识的某些人工固态附着物。也就是说,除书籍、期刊等出版物外,凡载有文字的甲骨、金石、简帛、拓本、图谱乃至缩微胶片、视盘、声像资料等,皆属文献的范畴。地方文献顾名思义就是某一地区的文献了,它是记录研究某一地区的历史、现状和发展的重要资料。县级公共图书馆是征集地方文献的最基层、最接地气的单位,征集、馆藏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工作,是打造特色品牌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地方文献的征集、积累是一个持续永久的,没有终结的工作,是区别于其他图书馆最本质的特征。

紫阳县位居陕西省最南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上游,汉江在县境内全长75公里,汉江的最大支流——任河,在县境内全长56.9公里。以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悠长的河流水系、悠久历史的人文资源等形成一个地域文化相对独特的区域。按照第6次人口普查,全境35万人,近5年的长居人口平均29万人。紫阳县图书馆现馆藏图书6万册(含电子图书),自2012年以来,内设有专门的地方文献室,每年都把征集地方文献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每年都有新增征集文献。就近五年的征集、馆藏地方文献工作谈谈我馆的情况。

一、紫阳县图书馆基本情况

1955年,紫阳县文化馆成立,内设有紫阳县图书馆,馆藏图书大约2万册次,由文化馆工作人员兼职管理,一度为部分读者借阅服务过。1992年,一栋占地面积900平方米的四层大楼建成,图书馆独立出文化馆,设有图书室、报刊阅览室、采编部、借阅室、美术创作室、文学创作室、辅导室、库房等,因各种原因,这栋楼没有被图书馆使用,图书馆也不是县级在编单位。紫阳县图书馆自此无名无室无人。直到2005年才设立在编岗位,隶属于紫阳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编制3人,都由无图书馆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转行成为图书管理员。2012年,紫阳县图书馆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原来偏僻的巷道迁入人口集中繁华的县城广场负一楼,大大便利广大群众借阅。在这年,紫阳县图书馆率先在全省开创了“错时开放”政策,大大方便了读者,提高了知晓率、满意率。但这个馆舍面积太小,在读者的需求下,在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定级的推动下,在政府各级部门的努力下,2019年底,新的公共图书馆建成,总面积3800平方米,馆舍齐全。

二、紫阳县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情况

2012年,参加省图书馆联盟举办的业务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我县图书馆工作人员才初步掌握了何谓“地方文献”及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意义和办法。立即成立了征集组,馆长任组长,一人负责征集,一人负责地方文献馆藏整理登记,每个图书馆工作人员每年都有征集地方文献的任务,并设立了地方文献室,有地方文献专柜。把原来的地方文献从图书中分选出来,上架到地方文献专柜上,截至2012年底,紫阳县图书馆有地方文献200余册。经过近6年不间断地征集,目前,紫阳县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有3000余册(其中图书2650 种,内部刊物3种,文字图片600种,光碟150余种,照片340张),每天都有读者咨询、查阅地方文献。

三、地方文献征集方法

1.上门征集

紫阳县图书馆征集地方文献主要靠上门宣传征集。提前要分工、规划好目标,如:某某某负责哪几个部门,某某某负责哪几个机关,具体要咨询哪些人,重点要找到哪个人等,确保准确无误地征集,大多文献靠上门征集才能获取,并且还能在征集过程中取得意外收获。这样每年至少一次的征集,便掌握了各个机关部门的动态情况,也逐步宣传了图书馆,熟悉了很多与图书馆有紧密联系的工作人员,为以后的工作铺开了道路。

2.发布征集公告

在图书馆门前、要道处、通过紫阳电视台、微信公众平台、读者微信平台、QQ读者群发布公告,倡导捐赠或购买地方文献,这种征集方法,宣传力度大于征集力度,能节省人力资源,是紫阳图书馆征集地方文献的次要方法。一年可以多次或长期发布公告,也可以与其他征集方法、图书馆其他活动同时进行。

3.定时定点征集

通过三年以上的征集过程,逐步掌握了当地有地方文献的单位和个人,与这些单位和个人达成协议,直接向他们定点定时征集,如:县委办、政协办、档案局、文联办、政协文史办、诗词协会、气象局、部分单位内刊等,向当地文学爱好者、地方文献研究者如:曾德强的作品、李春平的作品、张宣强的作品,还有叶松铖、叶柏成、田先进、刘培森、唐佑彬等预约时间征集,或请他们有作品了直接向紫阳县图书馆投寄。

4.流动征集

把图书流动车开到乡镇村人口密集地或赶集市场,一边流动图书服务,一边宣传征集地方文献。这种征集方法把乡镇一些很原始、很零散、很稀缺的一些文献发掘出来了,如:当地的婚丧嫁娶主持词、创作民歌词、雕刻、刺绣、录音等都是宝贵文献。

5.互联网上获取

在互联网上搜集,将网络上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通过下载、复制、转录、收藏等转换成本馆的资源进行收藏。

四、征集地方文献遇到的困难

1.政府支持力度不大、宣传力度不强

多年的征集工作,工作人员感觉几乎就是自己的私事,没有地方政府文件的支持,更无法定效力的东西,如果有《地方文献呈缴本制度》之内的东西来作为征收依据和保障,那就容易多了。征集时,工作人员总要先口头向对方宣讲,再自己去堆放的杂物中选择征集,对方若工作很忙就会不耐烦,征集就会碰壁。一些很有价值的文献很难征集到或很难短时间内征集到。

2.征集经费不足

一些数量少、价值高的书籍或光碟,藏者不愿免费捐献,还有若专门去征集地方文献,就存在交通费用、购买经费等,但往往这些开支无专项经费,就影响征集到重要地方文献。如:征集到一个记者的发表手稿,一共用6个日记本记录着,从70年代至今,没有间断。光从日记本的表面就能大体看出各个时代影子、个人发展的动态,还不说看几十年的新闻内容。里面记录着每篇稿子什么时间、发表在什么报纸或刊物上,这些日记本当事人当然不卖,价格也真是连城,想用复印重新排版的方法获取,但去打印部咨询,全部排版下来,价格也很贵,比买书贵多了,这一很有价值的全套文献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3.无专项人员负责征集工作

紫阳县是山城,地域范围比较广,部门齐全,文人杰出人士多,文化底蕴厚,交通相对平原地方费用贵多了,35万人,21个镇,图书馆编制只有3人,馆舍又在人口繁华地闹市取静处,每天的接待量比较大,主要工作精力都要放在对外免费开放借阅服务上,其他工作只能放在轮休加班时完成,大大影响征集馆藏工作。

4.缺少征集专业知识

外出征集时,征集的方式方法不成熟,如:一些文献是需要购买才能获取的,但工作人员顾虑资金不好走账报销,导致没能获取珍贵的地方文献;还有就是有些宝贵的手稿,当事人怕征集人不得归还,不可再生,征集人应该采取复印的方法获取而没有获取;一些碑刻、刺绣不能购买也要拍照获得等。还有就是征集范围不足,我县是文化大县,需要征集的地方文献也是面大、内容多,工作人员还是缺乏征集地方文献的专业知识和敏感度,与一些难能可贵的东西擦肩而过,没能征集到。

五、地方文献馆藏无方

1.地方文献文本没有分类编目

由于没有专业人员征集管理地方文献,征集来的地方文献只是登记造册收藏,并没有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把地方文献进行分类上架,对阅读服务有一定影响,也对继续征集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2.不懂新型地方文献

如:磁带、光碟、视频、音频等的馆藏、登记及服务。随着新技术网络媒体的产生,很多的地方文献不懂得怎么登记、怎么馆藏、怎么服务读者。

3.地方文献的馆藏、服务无经费保障

由于地方文献的征集、馆藏、服务无经费保障,就无专业人员从事此项工作,现有的工作,都是图书馆馆员一人兼多职挤出时间弄出的那么一点儿可怜的地方文献,与现实要求相差甚远。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丰富的地域特色的、人才辈出的县城,县级图书馆应该是一个县城的代表或标志,地方文献更是一个县城的特色体现,但这明显有极大的反差!除了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外,当地政府要招引专业人才,成立专业专门的机构才能拯救这些宝贵的文献。

六、个人建议

1.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十九条 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馆长应当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和组织管理能力。公共图书馆应当根据其功能、馆藏规模、馆舍面积、服务范围及服务人口等因素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第二十四条 公共图书馆应当根据办馆宗旨和服务对象的需求,广泛收集文献信息;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还应当系统收集地方文献信息,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文献信息的收集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采购、接受交存或者捐赠等合法方式收集文献信息。

这样,公共图书馆应该设专人,拨付专门经费,专门管理地方文献,设立专门的地方文献室。各分馆应该设立地方文献专柜,凸显地方特色。

2.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各公共图书馆都有专科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主管,固然好,但从现实看,每年图书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少之又少。只有采取多种形式,多培训现有从业人员,结合相应的激励机制,使之成为一批专业的地方文献队伍,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地方文献是一个公共图书馆的灵魂、精髓,最吸引读者眼球的地方。图书馆越小,地域特色越显著,地方文献越突出。

猜你喜欢

紫阳县馆藏文献
馆藏
一个毛绒玩具就能拉动脱贫?——紫阳县新社区工厂助力脱贫攻坚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一个深贫镇的“预习课”——紫阳县毛坝镇“重眼下脱贫更重长久致富”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选硬人打硬仗——紫阳县党建与脱贫同频共振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从中古音看陕西紫阳县方言声母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