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2020-01-10代乔乔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课体育教师

代乔乔

(重庆市渝北区龙山小学校 重庆 401147)

体育教学是锻炼学生身体,培养学生耐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内容。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创新,需要运用创新教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励学生完成体育教学内容,并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新课改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良好的身体素质又是学生习和生活的重要保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重视小学体育教学已被提上重要议程,正在打破传统“副科”观念。因此,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需要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一)可体现新课改理念与价值

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贯彻素质教育原则,以健康为先作为指导方针,特别强调小学体育教学同样要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1]。所以,小学体育教学在组织形式上,在教学方法上,都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与价值,建立新的体育教学观念。小学体育教学是要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挫折与失败的精神,培养敢于拼搏与竞争的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品质。

(二)利于促进小学生个体发展

创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重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个性情况,结合季节、气候与场地器材等因素,开展创造性的体育教学,为学生创设一种合作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强化教学指导,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身体健康观与价值观[2]。这就需要强化体育课堂的民主性,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个性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提高全体学生身体素质。新课标将学生身体素质个体发展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三)利于小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

新课标把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侧重放在了对学生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和积极学习的态度之上。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的基础,也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的动因[3]。所以,体育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学内容选择的创新,也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尤其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以帮助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一)明确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激励学生达标

每节体育课均有教学目标。以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从不在课前向学生交代教学目标,教师仅以随意“放羊式”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导致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玩儿课”,难以引起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因为学生已经看到,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无非就是带领学生组队顺着操场跑几圈,然后就是学生随意在操场上自由玩儿,还美其名曰为是自由活动。

新课改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是,坚持身体健康第一,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尝试时,可以课前明确教学目标,激励学生达标。例如,在教学百米短跑内容时,教师先告知学生,要突破15秒时间,否则就是不达标。带着这样的教学目标,再教给学生百米跑要领,学生心中都有达标意愿,所以投入练习的积极性就高,训练的注意力也就集中。有些学生还自愿结成共同练习小组,以“掐秒”办法进行试跑,判断自己能否达标。这就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二)创设游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根据小学生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不宜对其安排运动量较大的体育教学内容,但必须安排实质性体育教学内容。这就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围绕体育教学大纲,合理采用适合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教学模式创新。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一般都喜欢凭兴趣,能给学生带来乐趣或愉悦感,学生便会愿意上体育课。

因此,有些小学体育教师创设了游戏教学模式,既能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又能合理安排学生体育活动运动量,还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比如,在对学生进行力量速度耐力训练时,教师就创设了“仰卧起坐比快”的游戏式教学模式,告诉学生仰卧起坐动作的运动价值——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然后,教给学生仰卧起坐动作方法。当学生学会仰卧起坐动作的正确方法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练习小组,告诉小学生,就做一分钟时间的仰卧起坐,在这一分钟时间内,由一人专门负责计时计数,看谁做得仰卧起坐次数多。以这样游戏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最大的收获是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也符合小学体育教学规律。

三、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确实需要创新,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总要求。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创新,需要运用创新教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励学生按体育教学内容实现达标,并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育课体育教师
体育课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