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2020-01-10吕诚超
吕诚超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西岸小学 广西玉林 537000)
核心素养下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体育是促进学生德智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课程,教师需要践行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对体育教学进行优化和创新,提高小学生体育学习的实效性,构建起高效的体育课堂。
一、核心素养下构建高效小学体育课堂的意义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所具备的适应个人未来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小学体育而言,核心素养不仅涵盖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也兼顾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颠覆了传统观念下小学体育作为副科只能用来强身健体的错误认识,使小学生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初级阶段,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小学体育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通过高效的课堂教学完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得到全面的素质发展[1]。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激发体育兴趣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体育教学,首先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体育教学对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作用,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使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而端正学习态度。同时,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优化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进而使学生积极跟随教师的引导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为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融入体育游戏中,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动作要领,完成体育知识的学习,同时,体育游戏能够增强小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使兴趣成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不竭内动力,进而化被动为主动,在体育课堂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练习。
(二)加强理论教学,增强健康意识
在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常常组织学生进行跑步、热身后就让学生自行活动,使学生无法认识到体育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要组织体育活动,更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知识讲解,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教师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用丰富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更高效理解体育动作和运动技巧,注重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并在体育练习中贯彻合理、健康的体育运动思想,从而使小学生不仅借助体育学习提高身体素质,更能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使学生知识和素养得到协同发展[2]。
(三)优化训练模式,提高身体素质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特点来设计充满趣味的体育练习,增强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进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巩固体育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的个人体育练习形式,采用小组合作的练习形式,学生自由结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人数尽量是偶数,然后在小组内学生轮流进行体育对抗练习。比如,小学阶段学习足球时,学生需要对基础动作进行反复练习,很容易由于练习枯燥丧失练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优化训练模式,提高体育练习的趣味性。将学生自由结成小组,先组内2人之间进行互动传球练习,然后练习3人传球,然后4人,人数逐渐增多,练习难度也适当增大,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轻松完成传球的练习任务,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在互动练习中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学生感知到体育运用的魅力,构建出高效的体育课堂。
(四)通过组间竞争,促进心理发展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状态的差异,呈现出了不同的学习效果。很多小学生都存在怕脏、怕累、意志力薄弱的问题,很容易在练习中产生畏难和抵触心理,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竞争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合作小组中通过互帮互助、互相鼓励,克服体育运动中的种种困难,进而使学生不断挖掘自身身体潜能,使学生在提高运动能力的同时也提升意志力,形成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使小学体育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体育教学需要教师摒弃传统错误观念,正视体育课程对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意义,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新教学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构建起高效的体育课堂,实现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