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论性质课程线上教学效果提升途径浅析
——以《普通生物学》课程为例

2020-01-10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通论生物学教学效果

马 金 赵 静

([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 上海 201306;[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 上海 201306)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困难与挑战。在教育教学领域,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线上教学成为各类学校教育从业者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方式,但在众多的课程类型中,具备通论性质的课程因受到理论知识内容多、教学形式单一等课程自身因素限制,其线上教学效果相对较难达到以往面授形式的效果,如何提高该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已成为疫情防控常态背景下各高校教务部门和教师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总结作者授课经验与感想,以《普通生物学》这一通论性质较强的课程为例,探讨通论性课程线上教学效果提升途径,旨在为疫情防控常态背景下该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教学和研究参考。

1 通论课程的特点

通论性质课程一般是指围绕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提高学生知识面水平等为教学目的,系统、全面概述某学科发生发展规律及一般学科知识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通论性质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1 理论知识传授是通论课程的主要任务

通论课程一般以知识面普及为主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主要讲述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大范围内的专业知识,为今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普通生物学》是高校面向低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课程,主要讲授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进化论及生态多样性等相关知识,系统而全面的了解整个生物界的发现、发展及演变规律,了解生命科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树立进化的、辩证的科学观,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提高综合知识水平,为以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该课程一般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分组报告和课后作业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其中,理论知识讲述是课程的主要任务,占据教学工作量的80%以上。大量理论知识的传播,导致课程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内容相对枯燥,对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要求较高。

1.2 理论性较强,章节内容多,授课任务重

通论课程一般涉及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且知识量大而广。实际授课中,作者所在单位的《普通生物学》课程选择《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为课程教材,该教材包括细胞、动物的形态与功能、植物的形态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生态学与动物行为等七个篇章共36章节内容。该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较多且抽象,且生命科学发展迅速,新知识点层出不穷,同时受教学课时和课程安排影响,在规定的课时时间内完成全部教学内容显得较为紧迫。

1.3 学好通论性课程需要学生具备宏观思维

面对通论性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的特点,学好该类课程需要学生具备或树立宏观思维,如此学生方能串联各篇章知识,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普通生物学》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涉及生命科学从微观(细胞生物学、遗传与变异)到宏观(生态系统的进化与演变)的各个研究领域。学生要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层次,需要树立进化的、辩证的、发展的宏观思维,更要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系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树立和强化爱自然、保护生物、爱护环境的意识。通论课程从大面、宏观角度上领引入门,专业课从精细入手深入探索,具备宏观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学好通论性课程,进而有益于后续专业课的学习。

2 线上教学对通论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利弊

2.1 线上教学对通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有利影响

2.1.1 有利于课程知识点的展示,方便学习

线上教学以互联网为技术背景,以学习平台和“群”为技术支撑,在师生之间展开教学活动。《普通生物学》等通论课程具有理论知识面广、知识量大等特点,传统教学模式受课时限制,难以保证迅速而有效的传授全部课程知识,线上教学方式可以通过PPT、视频等载体甚至直播的形式进行知识点的展示与讲解,不但有效增加每课时知识面的覆盖,还一定程度上省略了板书时间。

2.1.2 知识获取便捷,突破时空界限

“停课不停学”让线上教学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来源。相比传统教学形式,线上教学的上课时间、地点可以灵活调整,课堂知识可重复观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普通生物学》中一些知识点或概念较难理解,如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等,通常较难在课堂上一次性听明白,反复讲解又占用太多时间,而线上课程除有些直播外,基本可以重复观看(直播课程也可以进行录播),学生通过反复听讲,配合教材阅读消化,基本都能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内容。线上教学使得原来的时空界限被打破,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走进不同学习平台,体验不同学习情景;如果因为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学习录播或直播课程,也可以选择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起来更加自由。

2.2 线上教学对通论课程教学效果的不利影响

2.2.1 监管弱化,学生拖延学习情况普遍

线上课程对于学生学习状态难以做到有效监管,此现象存在于所有线上教学课程。由于受疫情影响,线上课程的学习一般在家中进行,学习环境较为复杂和休闲,学生学习状态易受干扰,老师很难同时照顾全部同学的学习状况。同时,由于受到网络质量的影响,直播形式的教学尚不能较大程度上被采用,尤其是对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如此以来,那些自制力不够的学生不能按时进行课程学习,拖延学习情况较为普遍。

2.2.2 通论课程的线上教学较难形成记忆点

通论课程知识面广,理论学习较为枯燥,传统教学能通过课堂学生反映,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教学的调整,而线上教学难以实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对于课程重点、难点的学生掌握情况难以把握,对于通论课程来讲,由于知识面多且量大,线上学习更加难以形成记忆点。

2.2.3 通论课程的校内实验和校外实习环节较难有效开展

通常《普通生物学》课程包括一定的实验教学,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线上课程受地点、环境和教学途径的影响,很难带领学生开展相关实验,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机会。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虽然许多学校采取虚拟仿真的形式进行校内实验环节课程的讲述,让学生们通过网上虚拟环境体验校内实验环节的操作,但其课程效果让不能与线下课程相提并论。此外,通论课程校外实习环节的线上实现方式仍存在较大困难。

2.3 通论课程在线教学效果提升途径

2.3.1 教师角度

(1)根据学生专业背景,合理取舍教学内容。通论课程是基础课程,面向的学生专业背景各不相同,对知识的应用也应有所差异。《普通生物学》面向的专业包括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命科学、食品安全等,专业接受面非常广。以生物技术和食品安全进行比较,针对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普通生物学》教学时以分植物生物学和动物生物学两条线进行,注重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及演化规律,而针对食品安全专业的学生,因转基因等技术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基因表达与调控等知识点相对来讲更需要普及,可将重点调整至该部分内容。根据学生专业背景进行教学调整,可增强学生在今后专业学习中对通论课中所学知识点的应用。

(2)充分掌握并利用在线课程平台的各项功能。充分发挥课程平台的功能和优点,合理安排视频时长,以知识点为单元进行讲解,便于学生进行重复观看。此外,在线平台的各项功能皆基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设计和开发,一些在线课程平台会配备各种辅助功能,如可以清楚的看到学生观看视频的进度和次数,可以有效掌握学生学习进展。在线教学还可以大量增加图片、视频等教学,形式多样,具有更高的趣味性,吸引学生进行学习。

(3)与时俱进,利用教师自身科学研究动态丰富教学内容。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与时俱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哺育教学是现行教学改革的重点,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宽教学的广度。作者从事鱼类与环境关系研究,在环境与生态因子、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章节讲述中,就可以结合研究进展给学生普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方法及模型等,结合学科的前沿动态,将最新的知识传达给学生,可以使通论课在理论普及的基础上更加有方法深度。

(4)线上线下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疫情缓解,学生复课之后,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教学效率。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教学的优势,各取所长,形成适宜《普通生物学》等通论课程的教学方法。

(5)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学习时间与方式。对于学生来讲,线上教学时间更加灵活,对学生自我管理的要求越高。不同于以往填鸭式教学,可以设计一部分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主导,进行知识的应用。以课题开展的形式,由学生进行项目设计、实施并报告,增强学生问题探索的能力,并学会自我管理。

2.3.2 学生角度

(1)主动思考,勤于发问。对于通论课程来讲,理论学习是课程学习的重点。理论知识需要应用与思考才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受线上课题特征限制,老师较难全部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作为学生应该主动发问,就不懂的问题与老师进行沟通,真正将知识点吃透,并做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2)充分利用课程视频可以重复观看的特点,对知识进行巩固复习。线上教学的一大优势是课程内容可以反复观看,学生要把握这一特性,对于不懂的知识点反复观看,并与同学、教师沟通,达到吃透内容、理解并应用的效果。

(3)学以致用,多从专业角度上将课程知识转化应用到所学专业中。只有理论学习没有专业应用容易导致知识学过就忘,时间一久更难记忆。从专业角度出发,学会将理论知识转化到所学专业中,可以有效提高课题知识的利用率,并同步拓宽专业学习的纬度。在作业中我们发现,通论课程的知识点可应用的角度非常广,以食品安全专业学生为例,在课程应用中涉及到的方向包括生物入侵、转基因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等,大部分同学做到对知识的很好的应用,增强了记忆点,也更加理解整个生物过程,对今后的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重视学习的氛围的营造。线上教学不像线下课题在固定教室上课学习,而是多在家中或其他场所进行学习,导致精力容易分散,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在线上学习时,应避免因在家导致的懒散、随意学习的状态,营造相对正式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2.3.3 教学辅助手段

利用线上课程知识容纳量大的特性,可以通过适当增加视频等方式,如展示细胞发育过程等环节,更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点。此外,网络资源丰富,有大量的相关视频和课程讲述,老师和学生可广泛吸取各方优势,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增强知识储备,共同将教学工作做好。

猜你喜欢

通论生物学教学效果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协通论视佛经一例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安全通论(16)——黑客生态学
安全通论(16)——黑客生态学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