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指融合的气象海洋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1-10李昀英张文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气象海洋素质

李昀英 黎 鑫 张文静 蔡 丹

(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01)

习主席着眼时代特点,提出构建“三位一体”1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指出应围绕“三个面向”(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2构建军队新型人才体系,包括联合作战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高水平战略管理人才等。军队的气象海洋保障人员多属技术型人才,专业精通但指挥能力较弱,为适应岗位需求,应通过院校继续教育将其从技术型人才转型为技术和指挥融合的技指合一型人才。为实现人才培养转型目标,军队院校任职教育可以从岗位能力素质需求出发,追溯任职培训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

1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牵引,建立技指融合的能力素质模型

军队的气象海洋保障人才就是懂指挥、善筹划、会管理、精专业的气象海洋保障人才,送学对象基本都是各气象海洋保障部门的技术骨干,属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将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精技术懂战术、精专业懂指挥的技指融合型人才。

首先应按照岗位任职能力需求,构建技指融合的能力素质模型。能力素质模型区分为军政基础、岗位业务、领导指挥3个模块。

军政基础能力模型:军政基础能力素质是任职岗位人员必须具备的通用基础素质,是形成和强化岗位能力素质的基础性要求。主要包括政治素养、思想品德、军事素质和价值标准等。

岗位业务能力模型:岗位业务能力是履行岗位职责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是岗位胜任力的指向性需求。主要包括气象海洋基本业务能力、核心业务能力、辅助支撑能力等。

领导指挥能力模型:领导指挥能力素质是指挥与参谋军官履行岗位职责的行为品质,是提升岗位能力素质和职业发展潜力的关键性因素。领导指挥能力不仅包含了领导者个体的知识、技能与经验,也包含了领导者个体的人格特质与偏好、价值观、兴趣与动机等。

2 以部队岗位需求为导向,建立技指合一的教学课程体系

进一步分析军队气象海洋保障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反推任职培训的课程体系。气象海洋保障任职岗位工作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在指挥作战方面,需要了解主要作战对手的作战思想及作战样式,熟悉联合作战的基本理论,具有较高的战术素养,掌握联合作战气象海洋保障组织实施内容、程序和方法,具备指挥气象海洋保障部(分)队战斗行动的能力。二是在组织训练方面,需要掌握气象海洋保障分队训练工作的内容、方法与流程,具备组织气象海洋保障分队进行战技术训练和检查考核的能力。三是在管理部队方面,需要了解气象海洋保障部(分)队信息化工作的基本内容,熟悉气象海洋保障分队战备值勤、后装管理及行政管理的内容与方法。四是在筹划协调方面,需要熟悉气象海洋保障分队日常工作,具备较强的组织领导、协调控制和指挥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五是在政治工作方面,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法纪观念,具备组织气象海洋保障分队开展政治工作的能力。

根据岗位能力需求,应着重开设类似《作战文书与作战计算》、《气象海洋保障分队训练与管理》、《气象海洋决策支持方法与应用》等技指融合类课程,着力打造专业技术人员的联合意识、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组训能力。在课程设置中,建议实践类操作类教学时间应更多一些,尤其是想定作业、现地教学(含实装、模拟教学)和综合演练等此类教学实践方式,更能将理论知识迅速地转化为可操作性流程、规范,全面提升学员综合能力素质,加速学员更好的适应技指融合的岗位。

3 以技指融合能力塑造为核心,开展贴近实战的教学方式

军队院校任职培训学员都来自各军兵种,普遍具备了本级或本军兵种日常的气象海洋保障经验,但缺乏联合意识,缺乏联合气象海洋保障的组织筹划能力,因此在课程教学方面可针对理论课和实践课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课程理论教学部分,针对军事类课程,主要采用战例分析、研讨交流、新理念解析、慕课学习强化等教学方式展开。设计专题教学,以近年来几场局部战争为例开展战例分析,引导学员理解未来战争形式及其对气象海洋保障的要求。针对技指合一专业类课程,主要采用专题研讨、汇报交流、慕课强化等方式,使学员相互了解不同军兵种的任务、保障要求与保障方法,改变学员本军兵种保障思维定势,初步具备跨军兵种的联合保障意识。

课程实践教学部分,紧贴未来战场需要和部队气象海洋保障实际,创建模拟实战场景,综合运用想定作业、兵棋推演、现地教学、保障推演等各种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学员的联合意识、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形成技指融合能力。在实践教学中运用兵棋推演,目的并不是把他们培养为指挥员,而是培养他们从指挥员的视角,看待作战时应如何运用气象海洋环境。只有了解指挥员对气象海洋保障的要求,未来在保障中才能更加贴近指挥员需求,并深刻体会到保障组织筹划及个人必备的技指融合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视角转换和不同教学方式的灵活组合,学员的军政素质、组织协调能力、技指融合能力得以提升,工作中也能更多地从指挥员这个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保障更加贴近指挥、贴近作战。

4 以考查能力为目的,创建“任务通关”式的考核方式

学员是否具备初级技指融合的能力,达到了结业标准,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才能得到检验。以往的论文式、质疑式等考核方式,虽然比闭卷式的纯知识型考核前进了一步,但仍然不能真正检验学员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通过创建类似游戏“任务通关”式的考核方式,开展从室内到野外的综合演练,在演练中围绕能力素质模型的军政基础、岗位业务、领导指挥三个模块出发,通过设置实战场景,预先设计体现筹划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战时军事政工能力、气象海洋专业保障能力等多个能力的“任务通关”科目,从而全面考核学员的综合能力素质。

为了能够顺利通关各项任务,学员需要在室内理解作战任务和保障要求、组建保障团队、拟制通关方案,从室内向野外机动转移的过程中需通过体能考核,到达室外后需勘探地形、实施气象海洋装备展开、实时采集气象海洋资料、开展气象海洋预报、根据预报结论提出气象海洋保障建议。昼夜连续实施的综合演练,对学员的体力、智力、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都是极大的考验。在完成通关任务的过程中,学员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角色沉浸的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创新思维,考验了学员的技指融合能力。这种考核方式虽然复杂,但评判的方式却以成败论英雄,因为战争是只看结果不论过程的,在考核后教员、学员可通过复盘总结经验教训,教员可根据学员能力优劣展现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学员可根据考核结果进一步规划个人成长路线。

5 结语

随着未来作战样式的发展和军队体制结构的调整,如何构建满足岗位能力需求的“技指融合”的气象海洋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军队院校气象海洋保障专业任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需要不断地调整改进完善。因此,人才培养不仅仅是在院校学习期间,还要延伸到部队、延伸到学员的成长历程中。比如,在期班开课前,为了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可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每一位学员的知识背景和岗位任职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和难易度;在学员返回工作单位后,持续跟单位和学员联系,了解单位对学员能力素质的评价,了解学员本人对培训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总之,持续跟踪教学效果,反思教学优势和短板,及时调整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方面面,最终使学员的能力素质发生质的飞跃,成长为“能打仗、打胜仗”的气象海洋保障人才。

猜你喜欢

气象海洋素质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