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培养策略

2020-01-10李彩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小班习惯食物

李彩君

(广州市天河区天府幼儿园 广东·广州 510000)

1 进餐习惯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老师应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美国学者布朗研究了“食物与性格形成”问题,认为一个人在幼年接受的食物类别越多,其成年后性格的包容度就越大。拒绝蔬菜的学前儿童常常有拒绝接受周围环境的倾向。可见幼儿进餐习惯对幼儿发展至关重要,影响着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应重视对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2 小班幼儿进餐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小班幼儿进餐容易受环境、情绪的影响,他们的小肌肉发展相对较差,手眼协调能力也需加强。加上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喜欢吃的多吃,不喜欢吃的就可以不吃,没有考虑到食物营养的均衡;有些家长不注重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隔代家长为了不麻烦,直接喂孩子吃饭;也有些家庭会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等等,这些都让孩子在进餐中表现出种种问题,概括为以下4种类型:

2.1 挑食型

观察发现,挑食情况在小班幼儿中普遍存在。很多幼儿对于喜欢吃的食物会吃得特别快,特别多。对于不喜欢吃的食物,会吃得很慢、很少,甚至一点不吃。

幼儿挑食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所以当发现幼儿有挑食行为的时候,我们不能单纯地要求幼儿不挑食,要求幼儿吃不想吃的食物,这只会加强幼儿对该食物的抗拒心理。《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指出,我们应关注幼儿个体的发展水平和需要,所以面对幼儿的挑食行为,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幼儿挑食可能因为对某些食物的特殊气味不喜欢;有些是对某些食物的颜色有一种排斥心理;有些是因为牙齿发育不好,没法嚼动如排骨这样硬的食物;还有因为身体状况、情绪的影响。我们引导幼儿时候要因人而异,根据幼儿特点去因势利诱。

2.2 不专心型

通过观察分析以及与这些吃饭慢的幼儿家长沟通,老师发现,有些幼儿在家里是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者边玩玩具边吃饭的,养成了三心二意的习惯;有些幼儿是特别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周围环境稍影响,就不能专心吃饭了;有些幼儿在家里是家长喂的,要自己动手吃饭的时候,就不能专注地吃完一碗饭了。幼儿进餐不专心的原因各种各样,老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家园共育去慢慢引导。

2.3 进餐卫生习惯不好型

班上有对双胞胎姐妹花婷婷和怡怡,两个小女孩活泼可爱,大家都很喜欢她们,可每次吃饭,婷婷和怡怡的桌面、脸蛋和衣服上都会有饭菜;有时候菜不小心掉到地上了,她们会捡起来直接放到嘴里;婷婷吃排骨小手脏了,会直接用衣服擦手;怡怡勺子掉地上了,会捡起来继续用;每次吃完饭,她们的桌面都是一片狼藉,也没有养成餐后漱口的习惯。

班上孩子或多或少存在像婷婷和怡怡这样没有养成良好进餐卫生习惯的表现。小班幼儿大多卫生意识还不强,加上小手肌肉发展不成熟,进餐技能不熟练,如果在进餐中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出现卫生问题。

3 培养小班幼儿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策略

根据幼儿以上存在的进餐习惯问题,老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的策略:

3.1 营造良好的进餐氛围

3.1.1 进餐前的氛围营造

进餐前的良好氛围、进餐环境的洁净优雅,会为幼儿进餐创造好的心情,是愉悦进餐的前提。而《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也指出,老师应该营造宽松、愉快的进餐环境和氛围。除了准备干净、舒适的进餐环境,我们每天会组织餐前活动,餐前活动包括餐前游戏和餐前播报。幼儿都喜欢游戏,简单的手指游戏、儿歌会增加幼儿的食欲。让孩子心情愉悦的同时,也在游戏中习得进餐的技能,改正不正确的进餐姿势。《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提出,老师应向幼儿介绍食谱,激起幼儿食欲,了解并尊重幼儿的饮食习惯。所以在进餐前,我们会用形象有趣的语言,向幼儿介绍当天的菜谱,勾起幼儿的进餐欲望。

3.1.2 进餐中的氛围营造

幼儿进餐时情绪愉快,会对身体健康有益,所以教师要努力让幼儿感觉到进餐是一件自在、舒服、愉快的事情。音乐能营造氛围,也能增进人的食欲。在进餐的时候可以播放《夜的钢琴曲5》《天空之城》《雨的印记》等经典的轻音乐,让幼儿感受到愉快的进餐氛围。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孩子喜欢在进餐时候和同伴聊天。其实当孩子在进餐中自由和小伙伴聊天时候,他们总是表现得那么的轻松、自在,他们脸上的笑容告诉我们,这是他们相处的快乐时光,所以我们不愿意破坏这样的快乐时光,我们不再强调孩子在进餐中要保持安静,而是请孩子在进餐中说“悄悄话”,只要说话音量不打扰他人就可以了。我们孩子在进餐时候不固定位置,可以自由选择小伙伴,这让孩子在进餐活动中更加的自主、自由。

3.2 运用各种方法正面引导

3.2.1 故事引导、操作体验

《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提出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开展活动。小班幼儿特别喜欢听故事,老师通过给幼儿讲《大公鸡和漏嘴巴》、《小花猫请客》、《米的经历》、《宝宝的长大》等故事,让幼儿通过故事学习进餐技能、卫生习惯,明白挑食的坏处。这比单纯的语言教育效果要显著。

3.2.2 环境暗示、潜移默化

我们都说环境是第三位老师,会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老师发现,通过主题活动,让幼儿学习进餐的技能和卫生后,孩子还是常常会忘记,所以我们把孩子进餐流程图(包括:握勺子的方法、端汤的动作、收拾餐具的方法、进餐时候的坐姿等,在进餐中希望幼儿掌握的技能,养成的习惯)贴到墙面上,让幼儿在进餐的时候,在日常的一日活动中,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还设置了“进餐我最棒”主题墙,把幼儿日常进餐表现好的行为拍下来,让大家向他们学习。

3.2.3 榜样作用、互相影响

小班孩子喜欢模仿,利用这个特点,我们注意在组织进餐的时候,为孩子设立榜样。在每天进餐时候,我们会引导进餐能力比较弱的幼儿选择进餐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共同进餐,让幼儿向同伴学习。我们还通过让小班孩子去大班、中班作客,和哥哥姐姐一起进餐,在进餐中向大班哥哥姐姐学习。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孩子慢慢地成长。

3.3 家园共育,让5+2大于7

如果只有老师在幼儿园努力培养孩子的进餐习惯,在周末里孩子仍然是按照不良习惯进行进餐,孩子是很难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的。要想让孩子在幼儿园的5天学习效果不白费,就要让孩子在周末的2天也坚持良好的进餐习惯。所以,我们在培养孩子进餐习惯时候,非常重视家园共育。

3.3.1 共同约定、共同坚持

有些家长由于对孩子的溺爱和嫌麻烦会在家里喂孩子,孩子挑食也听之任之,在餐桌上让幼儿边吃边看电视或者玩玩具等,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发生,我们和孩子商讨后,与家长制定了“我们的进餐约定”:(1)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2)在进餐时候,不让孩子做与进餐无关的事情,减少周围环境的打扰。(3)让孩子尝试各种食物。(4)让孩子参与餐点的准备。这个不仅是老师和家长的约定,更重要的是老师、孩子和家长三方的约定,因为孩子参与其中,所以在约定制定后,孩子才会和家长一起把这个约定坚持下去。

3.3.2 以身作则、一起进步

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模仿习来的,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每天陪伴孩子,无疑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可能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很多进餐习惯,就是从家长那里潜移默化中习得的。所以我们会请家长反思自己的进餐习惯,在进餐中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坚持良好的进餐行为。同时也请幼儿做“小老师”,提醒家长做得不足的地方,让家长与孩子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3.3.3 坚持沟通、及时反馈

老师会定时把幼儿的进餐情况拍照给家长看,对于幼儿在进餐中的进步,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同时,也请家长把孩子在家进餐情况告知老师,对于进餐中存在的问题,家长与老师共同沟通,一起商讨解决的方案。

4 结论

幼儿的进餐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需要在不断的观察中找到孩子进餐习惯的特点,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活动,在不断的实践中,在家园共育的共同努力下,向着螺旋式的方向往前,在这过程中,需要我们老师、家长始终的耐心和坚持正确的理念。

猜你喜欢

小班习惯食物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