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分析

2020-01-10郑春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高教专任教师教职工

郑春生 谭 敏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 510420;[2]福建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福建·福州 350012)

1 高等教育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中国高等教育保持稳定发展的基本态势,高等教育机构、教职工、学生数等都有一定数量的增长。高等教育机构方面,2018年全国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815个,其中普通高校580所,比上年增长0.34%;科研机构235个,比上年增长0.85%。201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比上年增加32所,增长1.22%,含本科院校1245所,比上年增加0.16%,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比上年增加2.16%,其他普通高教机构(不计校数)22所,比上年减少8.3%;成人高等学校277所,比上年减少1.77%;民办的高等教育机构786所,比上年减少1.75%。数据分析可见,2018年中国研究生培养机构(含普通高校)、科研机构、普通高等学校数(含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均呈上升趋势,而其他普通高教机构、成人高等学校、民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数则呈下降趋势。

从教师情况看,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有教职工2487544人,比上年增长1.82%;本科院校教职工1800964人,比上年增加1.61%,高职(专科)院校教职工685266人,比上年增加2.35%,其他普通高教机构(不计校数)教职工1314人,比上年增加16.8%;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38027人,减少8.17%;民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教职工19681人,比上年减少5.75%。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672753人,比上年增长2.4%;本科院校专任教师1174334人,比上年增加2.07%,高职(专科)院校专任教师497682人,增加3.24%,其他普通高教机构(不计校数)专任教师737人,增加3.66%;成人高等学校专任教师21908人,减少8.68%;民办的高等教育机构专任教师9107人,减少5.56%。数据分析可见,教职工及专任教师人方面,研究生培养机构(含普通高校)、科研机构、普通高等学校(含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呈上升趋势,而成人高等学校、民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则呈下降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其他普通高教机构总数减少,但教职工人数和专任教师人数均有所增加,即此类机构平均教师规模有所扩大。

从学生情况看,2018年全国共招收普通本专科共招7909931人,比上年增长3.87%。其中本科4221590人,专科3688341人;在校生28310148人,其中本科16973343人,专科11337005人;毕(结)业生数753308,其中本科3868358人,专科3664729人,本专科生授予学位数3807417人;本专科生预计毕业生数7876732人,其中本科4125184人,专科3751548人。全国共招收研究生857966人,比上年增长6.43%。其中,博士95502人,硕士762464人;全国毕(结)业生604368人,其中博士毕业生60724人,硕士毕业生543644人;授予学位研究生共计702077人,其中博士59368人硕士642709人;预计毕业研究生818394人,其中博士172824人,硕士645570人。2018年留学毕(结)业生130539人,授予学位28754人,共招生16835人,在校生307501人。

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序推进

本科教育的振兴直接关系到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效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成败,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是2018年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工作会议明确了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提出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等教育必须“内涵发展更深一些”、“领跑发展更快一些”、“公平发展更实一些”、“变轨超车更坚定一些”、“创新发展更紧迫一些”。

面对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教育部于2018年9月17日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亦称“新时代高教40条”),提出“以本为本”,为中国本科教育提供了战略性指导原则: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坚持服务需求,成效导向;坚持完善机制,持续改进;坚持分类指导,特色发展。该意见提出,经过5年的努力,“四个回归”全面落实,初步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成一批立德树人标杆学校,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专业点,引领带动高校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到2035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正式实施,这是新时代中国高校的“领跑计划”,要求打造“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示范引领基地,争取到2022年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放在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放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至此,本科教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3 “双一流”建设速度加快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双一流”建设高校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研攻关、国际合作等多领域进行了改革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教育教学方面,“双一流”建设高校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方法,深化一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北京大学全面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学生可在全校范围内选修课程,在学部内,学生可自由转专业,自主设计主修和辅修专业,学校支持各类跨学科项目、交叉项目建设,建设成效显著;南京师范大学致力于探索小班化、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开设“陶行知实验班”、“李旭旦实验班”等。在教育评价方面,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相关高校着力加强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将学生职业发展状况作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参考。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2018年绝大多数建设高校,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新出台或修订了师德师风建设办法,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在科研创新方面,“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共承担61%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73%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在国际合作方面,“双一流”建设高校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极大地拓展了海外教育资源,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国际教育与文化交流。

4 高等教育教学秩序全面整顿

为加快振兴本科教育,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阻断高等学校存在的懒散懈怠之风,教育部于2018年8月22日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全面整顿教育教学秩序,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此次整顿行动主要聚焦四个方面,一是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二是加强学习过程管理,三是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四是强化教师教学主体责任。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顿,各地方和各高校的教育教学秩序有了明显改善,高校毕业生出口质量问题也得到了更多重视。2018年,根据学籍管理规定,因为学分不达标,华中科技大学18名本科生未能获得本科毕业证书。这一专项行动一方面指导将本科教育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高校工作的重要依据,推动其结合“放管服”改革加强对地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另一方面,该行动有助于各高校加强需求、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统筹,加快其建立专业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和自律自查自纠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5 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针对高校教师的发展、评价与管理,2018年中国出台了许多具体举措。如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2018年9月,教育部废止了2011年出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并发布了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管理办法》,渗透全过程管理理念,突出政治引领、立德树人、需求导向、依法管理和选用并重。在教师评价体制方面,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2018年11月7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开展清理“五唯”的专项行动,涉及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事项,如职务职称晋升、项目基地评审、重点建设学科确定、人才培养指标分配等方面逐项检查、分析和整改。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2018年11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出台,将“潜心教书育人”、“遵守学术规范”、“积极奉献社会”等写入其中,并用“十不得”划定高校教师职业规范的基本底线,十项准则明确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职业规范,是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也为高校教师自我约束与外部监督提供基本遵循。

猜你喜欢

高教专任教师教职工
2022年全国专任教师比上年增加35.98万人
高教明星“猎鹰”
欢迎订阅2020年《高教发展与评估》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高教强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