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心应夏”理论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

2020-01-10黄迎春翁锦龙

中医药通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心阳心气素问

●黄迎春 翁锦龙

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死亡,为居民疾病死亡原因首位[1],因此,必须重视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提出“五脏应时”理论,包括以“肝应春”“心应夏”“脾应长夏”“肺应秋”“肾应冬”在内的五脏与四时相应的规律,认为五脏功能活动与四时变化存在协调共振的规律,脏腑机能与外界时辰存在同步的变化[2]。近年来,“时间医学”备受关注,2017年“生物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提示我们应当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入研究“五脏应时”理论,建立完整的时间医学体系,为疾病治疗提供更广阔的思路。本文探讨其中“心应夏”理论对于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意义。

1 “心应夏”理论渊源

“心应夏”理论起源于《素问·六节脏象论》,从“天人相应”、时间的维度等方面阐述藏象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中医独特的生理、病理的观点。《素问》中多处提到“心”与“夏”的关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即提出“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指出夏季阳气旺盛,万物繁茂,阴阳交感,人体与自然界的阳气旺盛保持一致,反之人体阳气不旺盛,则心气受损,从生理和病理两方面提示“心”与夏季之间存在着对应的联系,通过中医养生学的角度提出“夏养长”“夏养心”的观点。《素问·六节脏象论》中“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解释了“心”与“夏”存在内在联系的缘由,因心藏神,主血脉,位于胸中,其体用皆为阳,其为火脏,乃阳中之太阳,火性炎上,取物比类故通于阳气最旺盛的夏天。《素问·五常政大论》中也提到“升明之际,正阳而治,德施周普,五化均衡,其气高,其性速,其用燔灼,其化蕃茂,其类火,其政明曜,其候炎暑,其令热,其脏心……其应夏”,指出五运六气平气时心气通于夏气。心气通于夏,反映了生命与自然一体同步,当夏季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心脏的机能也随之变化。

2 “心应夏”理论内涵研究

基于《内经》的基础,后世医家对“心应夏”理论的阐述不断地拓展,如孙思邈[3]提出思虑过度损伤心神的疾病同样具有冬季加重的特点;张景岳[4]则进一步说明夏季心气损伤之后秋冬发病的病因“夏失所养,故伤心,心伤则暑气乘之……夏长既逆,承长气而秋收者少矣,冬至重病者,火病者畏水也”。罗颂明[5]通过对比历代气候变化发现东汉、南北朝及元、明等寒冷期时对心病的论述明显高于隋唐、清等温暖期,进一步说明自然环境对“心病”的影响。

从生理方面来说,心具有“主血脉,藏神”的生理功能。《素问·玉机真脏论》论“夏脉如钩”提示夏季万物繁盛,故“其气来盛去衰”,由于夏季气压、气温变化,脉管容易充盈,形成来盛去衰的洪脉,同时由于血流加快,血液丰富,皮肤红润,是健康的表现。另一方面,夏季阳气旺盛,由于同类相召,心阳充盛,心阳的鼓动使得气血津液运行,精神充沛,意识活跃[6]。

从病理方面来说,《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人体中的阳气在活动之后更加旺盛,若烦劳过度,则阳气从旺盛到过亢,“阳胜则阴病”,过分耗伤阴精,使阴精接近于枯竭。持久地阳气亢盛,阴精损伤,若再遇到夏天,就会使阳气更加亢奋,进一步煎熬阴精,导致阴精枯竭。因而夏季的阳气不仅能够振奋心阳,调动心主血脉的功能,过盛的阳气亦能耗损阴精,使得血行淤滞,血脉痹阻。

因此,有学者提出“心应夏”的实质是“心”具有随着季节变化而自我稳定、自我调节的时间调节系统,该系统包含脏腑、组织、细胞、精神情志等内涵,在季节上发挥着调节功能,顺应夏季气温上升而增强主血脉功能使得血液运行加快,又因血液输散心血相对减少减弱心藏神功能[7]。对于“心应夏”理论不能笼统、片面地看待,应当从生理、病理两方面结合论述,如此便能回答夏季易发“心病”、夏季“心病”可好转、夏季心阳虚患者可好转等争议。

3 当代医家对“心应夏”理论的研究

3.1 “心应夏”理论的实验研究对于“心应夏”理论,不少学者进行了实验研究来探讨该理论的科学内涵。褪黑素是研究的焦点,褪黑素受体遍布全身,具有整体调节的特点,而分泌褪黑素的松果体具有感光和内分泌的双重功能,通过摘除松果体阻断光信号通路,观察心血管系统功能及受体变化,以此来解释“心应夏”的机制。王志飞[8]发现大鼠心率、血压表现出冬高夏低的趋势,实验还分析了16 组受体数据,包含心房脑钠肽受体、主动脉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等8组受体显现出冬夏差异性,通过该实验发现心血管受体的调控在冬季活性明显低于夏季,说明心血管系统功能调控在夏季增强。类似的研究还有通过观察血栓素B2与前列环素的代谢产物6-Keto-PGF1a 的变化呈现冬夏差异,说明了冬季比夏季更容易引起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形成,反映了血管功能状态变化的节律性调节[9];通过控制温度来观察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中心肌损害、冠心病发病率、血管内皮活性变化等发现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使得心肌损害加重、冠心病发病率升高以及血管内皮活性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比值升高等[10],进一步证实了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具有季节差异性,为“心应夏”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说明。通过以上研究可发现,冬季(寒冷)条件下会刺激体内的促血管收缩因子如ET、血浆素B2等聚集血小板、促血栓形成,同时抑制血管舒张因子如NO、6-Keto-PGF1a,导致细胞因子、受体等原本处于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失衡,促成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夏季正常温度条件下机体的各类相互拮抗的因子会保持其平衡状态,当出现高温状态时会导致调控失调,引发心血管疾病。

3.2 气候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观察除了实验室研究,从气象学、运气学说等角度也发现了类似的规律。广西[11]、武汉[13]、广州[14]、西安[15]、南京[16]等地通过研究气候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影响均发现,低温与高温条件下都会使得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升高,从运气学说而言风淫、寒淫、热淫是心血管疾病应当注意的因素[17]。在现代医学角度看来寒冷刺激可兴奋交感神经,收缩末梢血管,增大阻力,升高平均动脉压,加重左心室负荷,增加心肌氧耗量,冠心病的高危人群会因心肌缺氧加重诱发心血管事件。而高温天气条件下,人体因大量排汗,血液浓缩,血液粘稠度增加,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同时血管扩张,末梢循环增加,回心血量减少,心率增快,每搏输出量减少,加重心脏负担,冠心病的发生率也会增加。

综合气候学数据发现,寒冷天气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影响颇为显著,寒冷天气下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从“五脏应时”的理论而言,冬季是闭藏的季节,心的主血脉功能减弱,若素体心阳不足,更易受寒冷季节的影响,血脉凝涩不行,“阳微阴弦”,导致胸痹的发生。

4 小结与展望

心血管疾病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素问·水热穴论》曰:“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心气随着夏季的火热之性而增强,心阳的推动、温煦及心阴的濡养使得血脉运行通畅,神志清明。若素体心阳不足,冬季心阳愈衰,易使血脉不行,心脉痹阻;夏季气温过高,汗出过多则耗损心阴、心阳,血行淤滞,濡养不足,亦会心脉瘀阻。无怪乎《内经》强调“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四时阴阳为万物之根本,人体变化顺从阴阳之变。对于“心”来说,心阳无疑为主导地位,《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心主血脉、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得益于阳气的主导,因而夏季顺应养长之性温养心阳,心阳虚患者在冬季尤应注重充补心阳,高温天气时不忘顾护阴液,平调阴阳,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以此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五脏应时”理论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探讨其现实意义,对于“心应夏”理论,可从不同证型、不同疾病、具体防治方法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不断构建更完善的时间医学体系,并应用于临床,使传统医学在现代疾病治疗中继续大放光彩。

猜你喜欢

心阳心气素问
标点符号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tion laws of aromatic Chinese medicines in treating angina pectoris based on data mining
基于“线粒体动力学”机制探讨糖尿病心肌病“壮火食气”的科学内涵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暖“心气”,聚“人气”,接“地气”
心气不够要慢养生
“心气”不够要懂慢养生
前桃后杏终归无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