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运气理论研究岁运主时对乳癖发病的影响

2020-01-10张秀蕾张世园陈震霖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36期
关键词:大论乳癖运化

张秀蕾 张世园 张 硕 陈震霖

1.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陕西咸阳 712046;2.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029;3.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陕西咸阳 712046

乳癖是发生在乳腺组织中的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乳腺增生病[1],其发病率在乳腺疾病中居于首位。中医学认为乳癖的发生与肝、脾、肾、冲任等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肝郁气滞、脾虚湿蕴、冲任失调为其发病之本。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运气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于临床疾病辨证论治[2-3]。运气学说认为天地万物、四时气候、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均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节律性[4]。乳癖的疼痛和肿块常随着月经周期而变化,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节律性,故基于运气理论,分析岁运主时以及岁运与司天、在泉之气“运气同化”对肝、脾、肾、冲任等脏腑经络功能的影响,从而探索乳癖发病与运气变化周期和节律的相关性,进一步拓宽认识乳癖发病机制的思路,以期更有效地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

1 中医学对乳癖发病的认识

历代医家对乳癖的病因病机和所涉及脏腑的认识不尽相同,宋代《圣济总录》言:“妇人以冲任为本,若失于调理,冲任不和,阳明经热或为风邪所客则气郁不散,结聚乳间,或硬或肿,疼痛有核。”[5]认为乳癖的发生与冲任失调有关。明代陈实功曰:“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也。”[6]指出情志变化影响肝脾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清代余景和[7]言:“乳中结核,虽云肝病,其本在肾。”提出肾脏功能失调为乳癖发病之本。总的来说,乳癖的发病与肝、脾、肾、冲任等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常见的病因病机包括肝郁气滞、脾虚湿蕴、冲任失调三个方面[8-9]。

1.1 肝郁气滞

肝主疏泄,能疏通、条达全身气机,从而调节情志,还可调节女子乳房的气血运行[10]。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女子乳头属肝,故乳房部位疾病多与肝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女子本性善忧虑,若境遇不佳,情志不遂,忧思恚怒,引起肝气郁结于胸中,气血上承受阻,则见胸胁部、两侧乳房胀痛不适、悲忧喜哭等肝失疏泄的表现[11]。气为血之帅,气顺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气血凝滞日久形成瘀血结块阻滞于乳络则成乳癖,正如《疡科心得集》所言:“乳癖由肝气不疏郁结而成……治肝而肿消。”

1.2 脾虚湿蕴

脾主运化,位于中焦,为水湿津液转化的枢纽。脾五行属土,喜燥恶湿,脾气健运,水精四布,水液运化功能正常;若脾气虚衰,津液代谢障碍,则酿生痰饮水湿。脾在志为思,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女性更易思虑过度,伤及脾气,或郁怒伤肝,肝属木,木郁则土衰,导致脾运化失司,气血运行受阻,痰湿瘀血阻于乳络,逐渐形成癖块[12]。临床常见乳房结块,或伴有疼痛,经期尤甚,抑郁烦躁,月经不调,纳食欠佳,大便泄泻或不畅等。

1.3 冲任失调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胞脉系于肾,两者共同主司蓄溢调节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之气血[13]。冲任二脉上连乳房,下起胞宫,相互贯通,《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提出天癸至,冲任二脉气血充盈,可上行至乳房化为乳汁;若冲任气血不足或运行不畅,则会出现乳汁分泌异常、乳络失养等情况。《素问·六节藏象论》有言“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指出肾为先天之本,藏先天之精,肾精充盛,产生天癸,肾-天癸-冲任-胞宫构成女性的生殖轴。若女性先天肾精亏虚或因经、孕、胎、产及房室不节等屡伤肾精,或因劳损伤肾,导致肾精衰少,天癸衰减,冲任二脉失调,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血升降蓄溢失司,瘀血内生,结于乳房则发为乳癖[14]。

2 岁运主时对乳癖发病的影响

岁运又称“中运”“大运”,主管一年的气候变化,可以反映全年的气候特征、物化规律以及发病规律。岁运又有太过、不及之分,太过之年本气偏胜,在自然界可产生灾害,在人体可发生疾病;不及之年,自然界可产生相应的物化表现,人体也会发生相应的脏气不足的表现[15]。乳癖的发生涉及肝、脾、肾、冲任等脏腑经络,岁木太过、岁土太过、岁金太过、岁木不及、岁土不及和岁水不及的年份,自然气候对人体肝、脾、肾、冲任等的功能影响较大,容易诱发或加重乳癖;另外,五运与六气同类化合,亦可影响人体患病的情况,例如岁运与司天、在泉之气“运气同化”,可对上述脏腑经络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乳癖的发生。

2.1 岁木太过

“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明岁木太过的年份,风气较盛,肝气疏泄太过,肝在志为怒,大怒伤肝,气机逆乱,血随气逆,瘀于胸中,乳络不通,乳房失其所养,形成乳癖。若遇壬申、壬寅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太过的岁运之气与在泉之气五行属性相符合,为同天符年,这两个年份的下半年受厥阴风木之气的影响,风气更盛,侵袭人体,加重肝之亢逆之气,乳癖发病率进一步上升。若遇壬子、壬午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这两年太过的岁运之气受在泉之气克制,为平气之年,气候变化较为平和,对人体的影响较小,乳癖相应的少发。岁木太过,肝木克制脾土,脾土受邪,则“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素问·太阴阳明论》),水湿津液运行失常,形成痰饮等病理产物,停聚于局部,积聚于乳络,形成乳癖。若遇壬辰、壬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这两年上半年的气候受太阳寒水的影响偏寒凉,天气应热不热,寒性凝滞,水湿遇寒则凝,且寒伤脾阳,则更加重了水湿停聚为痰的程度,且这两年下半年是太阴湿土在泉,湿气偏重,脾运化水液功能进一步受影响,内外合邪则更易发生乳癖。

2.2 岁土太过

“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素问·气交变大论》),指出岁土太过的年份,湿土之气偏盛,湿易困脾,脾失健运,水液运化功能障碍,湿阻气机,气血运行不畅,痰湿瘀血停聚,阻于乳络,乳癖乃成;岁土太过,土胜乘水,肾水受邪,肾精受损,天癸衰减,冲任失调,气血升降蓄溢失司,瘀血内生,阻于乳络则形成乳癖。若遇到甲辰、甲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这两年为同天符的年份,气候变化较为剧烈,上半年气候偏寒凉,寒邪与湿邪相合为害;而下半年太阴湿土在泉,水湿之气更盛,全年乳癖发生率明显上升。若遇甲寅、甲申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这两年为平气之年,气候变化相对不剧烈,乳癖少发。

2.3 岁金太过

“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素问·气交变大论》),说明岁金太过的年份,金克木,“肝木受邪”,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则气血运行凝滞不畅,日久形成瘀血、凝痰等病理产物,阻于乳络发为乳癖。若遇庚子、庚午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这两年为同天符年,气候变化尤为剧烈,下半年受阳明燥金之气的影响,气候比较干燥;岁金太过之年加之阳明燥金在泉,金气对肝木的克伐更甚,则乳癖的发生率会大幅度上升。如遇庚寅、庚申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这两年上半年相火较盛,尤其是三之气之时,可引动本已肝郁化火之火热之气,内外合邪,肝火灼络,炼津为痰,痰阻乳络,发为乳癖;下半年由厥阴风木主司,可中和受克制的肝气,所以这两年的下半年乳癖不易发生,或者症状相对较轻。

2.4 岁木不及

“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素问·气交变大论》),“生气”即是指肝之升发之气,“岁木不及”之年,肝气虚衰,肝之升发疏泄不及,一方面,气血上承受阻,乳房失养,不荣则痛;另一方面,气机郁滞,血行受阻,血瘀于乳络,日久形成乳癖。若遇丁卯、丁酉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这两年大运木运不及,木气本已虚衰,加之客气阳明燥金主司上半年,金克木,肝木进一步受克制,则肝气郁滞更为严重[16],乳癖多发。若遇丁巳、丁亥年,厥阴风木司天,岁运之气与司天之气五行属性相符,为天符之年,《素问·六微旨大论》“天符为执法……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指出天符之年发病,发病迅速而严重,因此这一年乳癖多发且病情较重。岁木不及的年份,《素问·气交变大论》有言:“气不及,……,已所胜轻而侮之。”木克土,木运不及,其所胜之土气可因失去木气之制而反侮于木,而发为脾病,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日久阻于乳络,发为乳癖。若遇丁卯、丁酉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这两年大运木不及,金克木,上半年受阳明燥金之气影响,木气更虚,“木衰土侮”则脾病生,水液运化失常,酿生痰湿,聚于乳络,乳癖乃成;若遇到丁丑、丁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这两年的上半年受太阴湿土的影响,“木衰土侮”的情况更加严重,湿邪偏盛,脾不化湿,湿聚成痰,痰凝乳络发为乳癖。

2.5 岁土不及

“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素问·气交变大论》),“化气”即是指湿土之气,在人体则是指脾胃之气,说明土运不及之年,湿土之气虚弱,脾胃之气不足,水湿运化不及,易于酿生痰湿发生乳癖。若遇己丑、己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为天符之年,运气对人体的影响较大,乳癖多发;且下半年受太阳寒水的影响,水同湿化,气候偏寒凉潮湿,这一年脾胃之气本已虚弱,加之寒湿之邪外侵,寒伤阳,寒性凝滞,湿困脾,脾不化湿,寒湿凝结成痰,阻于乳络,发为乳癖。若遇己巳、己亥年,厥阴风木司天,这两年上半年风气偏胜,气候相对多风,在人体表现为肝木胜乘脾土,大运土运不及之年,脾胃之气本弱,加上司天之气相乘,则脾胃之气更弱,水湿运化不及,则痰湿内生,凝结于乳络,发为乳癖。

2.6 岁水不及

“岁水不及,湿乃大行,……,藏气不政,肾气不衡”(《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水不及的年份,寒水之气不足,“藏气”指肾之封藏之气,“藏气不政”,肾失封藏,肾精不足,则天癸虚衰,冲任失调,乳癖乃成。土克水,水不及则湿土之气乘虚侵袭,湿为阴,寒亦为阴,寒湿之邪合而为患,凝结成痰,阻滞于乳络发为乳癖。若遇辛丑、辛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这两年不及的岁运与在泉之气五行属性相符,为同岁会之年,气候变化较剧烈,容易诱发乳癖;若遇辛卯、辛酉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这两年上半年受阳明燥金的影响,燥气较盛,中和了自然界的湿气,下半年少阴君火主司,火热之气温化自然界的寒湿之气,因此这一年全年气候相对平和,乳癖反而少发。同样若遇辛巳、辛亥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这两年下半年气候受少阳相火之气的影响,寒湿之气也能被一定程度上中和,气候变化相对平和,乳癖同样相对少发。

3 小结

乳癖是乳腺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好发于30~40 岁的中青年女性,临床多表现为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的乳房一侧或双侧疼痛及肿块,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乳头溢液,病程具有一定的自限性[17]。近年来由于女性社会压力的增大,乳腺增生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逐渐年轻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本病有一定的恶变倾向,尤其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18],癌变率为10%~20%,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19]。中医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主要有肝郁气滞、脾虚湿蕴、冲任失调三个方面,治疗以疏肝理气、健脾化痰、调理冲任为法,并联合灸法、穴位埋线、推拿、中药外敷等诸多外治法[20-22],疗效较为满意;乳癖的发病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因此有许多医家从月经周期方面论治,也取得了良好效果[23-25]。运气理论为《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五运、六气、三阴三阳等理论为基础,以天干地支为推演工具,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研究自然气候变化对生物乃至人类生理病理的影响,体现了中医学多维动态的时空关联性,对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和养生防病具有重要意义[26]。

岁运变化代表着不同的自然气候变化,在木运、土运、金运太过的年份,以及木运、土运、水运不及的年份,即壬年、甲年、庚年、丁年、己年、辛年,肝、脾、肾、冲任等脏腑经络受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或本气偏盛,或脏气不足,以致功能失调,从而诱发或加重乳癖;另外,壬申年、壬寅年、甲辰年、甲戌年、庚子年、庚午年为同天符年,丁巳年、丁亥年、己丑年、己未年为天符年,辛丑年、辛未年为同岁会之年,壬辰年、壬戌年、丁卯年、丁酉年、丁丑年、丁未年、己巳年、己亥年及庚寅年、庚申年上半年,以上这些年份由于“运气同化”的作用,自然气候变化较为剧烈,乳癖相应多发;壬子年、壬午年、甲寅年、甲申年为平气之年,辛卯年、辛酉年、辛巳年、辛亥年以及庚寅、庚申年下半年,这些年份自然气候变化较为平和,对人体肝、脾、肾、冲任等脏腑经络功能影响较小,因此乳癖少发。临床根据这些研究结果,推测每年的自然气候变化,在容易发生乳癖的时段内,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理和治疗,以减少该病的发生,或减轻病情,降低患者的痛苦,有效发挥运气理论指导临床疾病防治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大论乳癖运化
脾不好的人不能多喝水吗
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疼痛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中医小知识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寒热”“形气肿痛”探析
名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乳癖67例
《阴阳大论》今何在
三苯氧胺配伍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
自拟乳癖立消汤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
论述运气“七篇大论”与《素问》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