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芳教授针灸“中气法”治未病的临床应用※
2020-01-10李利军李懿卿
李利军 李懿卿
(邯郸华仁中医院针灸科,河北 邯郸 056000)
李延芳教授,第二、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四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针灸“中气法”是20世纪50年代河北省针灸名家刘峙南家传针灸处方之一,李教授曾师从刘峙南老师十六载,作为“中气法”第6代传人,尽得其真传。针灸“中气法”临床应用于多系统疾病,每获良效。我们师从李教授,兹将其应用针灸“中气法”治未病的临床应用探析如下。
1 针灸“中气法”的内涵与作用
“中气”即中州脾土之气[1],“中气法”之取穴,皆在中焦,其主要作用为调和中土,以交通心肾、肝肺,有解表、通里、祛寒、清热、调气、和血、消导、强壮、升清、降浊、解郁、和中12大功效。该法以中州脾土之气为枢纽,带动脏腑气机斡旋升降,主中央而运四方,化精血而奉养全身,故谓之“中气法”。《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中土失调,则枢机、运化之用失常,正气先衰,百病乃起。故“中气法”不仅治疗脾胃疾病效若桴鼓,治疗其他急慢性疾病也获得了满意疗效[2]。
1.1 取穴 “中气法”选穴由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天枢(或肓俞)、气海(或阴交)7穴组成。取穴时令患者仰卧,一望、二切、三定位。先望其腹部有无高低不平之处,何处凹陷,何处隆起;然后揉按切寻患者腹部,自上而下,左右两侧均细细揉按,察其何处柔软,何处坚硬,有无压痛,以其独异之处作为取穴重点;最后定取腧穴,各穴距离要均匀,如脐旁硬结或条索状物,距脐近者取肓俞,远者取天枢;脐下硬结或条索状物,距脐近者取阴交,远者取气海。如患者腹部无异常现象,则按固定尺寸取穴。
1.2 针刺方法 患者平卧位,采用32号25~40 mm毫针。进针与《素问·离合真邪论》呼吸补泻法的补法相同,待患者呼气时,左手为押手向下压,右手为刺手随即将针捻动,随呼刺入。各穴针刺方向均一致向下(其斜度一般以45°~75°为宜),不可向上逆刺,针刺深度宜灵活掌握,使深不致邪,浅须得气。针毕后,对针进行适当调整,要求各穴之针的斜度、深浅、方向和针力一致,形如一针,才能发挥“中气法”的作用,此为“中气法”的特点和精髓。
1.3 得气与取气 得气在“中气法”中至关重要,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凡针刺后,必须针下紧涩,以手弹之动摇,灵活有力,方为气至之征。若针下空虚,以手弹之动摇缓慢无神,是气犹未至,则将针缓缓退至皮层,依上进针法再刺,以候气至。李教授认为,若气始终不至,以手按倒其针,不能自还者,即为不治之证[3]。正如金·窦汉卿《标幽赋》所言“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明·杨继洲《金针赋》指出“气速效速,气迟效迟,生者涩而死者虚,候之不至,必死无疑”[4]。取气是为进一步发挥疗效,若取气不当,则影响疗效或无效。取气有多少之分和部分之异。取气多少由针下紧涩程度和针力大小来区别。一般体力强壮者宜多取气,体质衰弱者应少取气;实证、新病、壮年、体力劳动者要多取气,虚证、久病、老年、小儿、脑力劳动者宜少取气。取气部分从针刺深浅来区别。《素问·刺要论》谓“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凡病在表者从浅层取气,病在里者从深层取气,病在半表半里者取气要深浅适中。若表里同病,表重于里者,则从浅层取气,先治其表,表解后治里;里重于表者,则从深层取气,先治其里,里解表证亦除,若表不解,再治其表[5]。
1.4 补泻手法 对于“中气法”的补泻手法,根据针下气至的情况,灵活掌握,察其邪正而行其补泻,正如《灵枢·终始》曰“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若针下过于紧涩,针力过大,即是病邪之气,宜将针动而伸之以泻其邪;若气虽至而力甚微,则为正气不足,宜将针推而内之以扶正。忌补之不可反使其实,泻之不可反使其虚,反实则泻,反虚则补。《灵枢·九针十二原》谓“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此之谓也。
1.5 留针 “中气法”的留针时间一般在1~3 h,具体应以患者不感疲劳为度,留针时要使患者呼吸舒畅,腹部无任何不适感,转侧自如。李教授认为,若患者不敢深呼吸,深呼吸则腹中痛,或感呼吸困难,或腹部有沉重压迫感等,即将针一左一右缓缓捻动,使针下微松,则不适症状自除。如不除者则将针微微提取少许,自无不除,但应以不可脱气为原则,否则宜将针提至皮层重新刺入。
2 针灸“中气法”治未病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
2.1 固正气以防—未病先防 疾病的产生、发展不外乎内因、外因两端,决定外感之邪是否致病的主要因素在于卫外之正气强弱。《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明·孙一奎《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指出“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6]。中医学认为,肺主皮毛,《灵枢·经脉》谓“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可见肺经之根、十二经气血之源起于中焦。而内伤诸症之起也不外乎气血不足、脏腑虚损在先。中焦者气血生化之源,脾土为万物之母,后天之本。《金匮要略》亦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7]”,故内关乎脏腑盛衰、外影响卫气充沛的重要因素多与中焦有关。针灸“中气法”调和中土,化养气血,以固护正气,正气充沛,可防患于未然。以针灸“中气法”未病先防,求之于“中”是要领。
例1 李某,女,45岁。2018-03-12初诊。主诉:疲乏无力5年。现病史:患者近5年每到春分节气即发作变应性鼻炎症状,表现为喷嚏、清涕、鼻塞、鼻痒、流泪、头昏脑胀,甚者伴有干咳。发作时症状较重。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过敏西药及玉屏风散、四逆汤加减等中药治疗,效果不佳。刻诊:疲乏无力,嗅有异味时有鼻塞、清涕,伴纳呆、寐少,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缓。西医诊断:变应性鼻炎(静止期)。中医诊断:鼻鼽。证属脾虚失养,卫外失司。予针灸“中气法”。手法:视其腹部无明显凹凸之处,寻按至气海时,肌力较他处柔软、无弹性,遂以气海为取穴重点,重施以补法,余穴依上法,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2018-04-03二诊,患者精力充沛,纳可,自感神清气爽,期间已过春分节气,鼻炎诸症并未发作,纳寐俱佳,疲劳感消失。继续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舌略有齿痕,脉和缓有力,鼻炎未发作而停止治疗。2019年春分节气后随访,鼻炎未再发作。
按: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肺金赖脾土以生养,患者素体脾气不足,致使母不养子,肺金卫外失司,而引起鼻鼽等症。病位在中焦,所投药物玉屏风、四逆汤为上、下二焦之品,故难收佳效,改投针灸“中气法”,直养中焦,重补气海,培元升阳,健脾养肺,此为治本之法,故5年顽疾得以痊愈。
2.2 护胃气以截—既病防变 疾病传变有顺、逆之分,顺者向愈,逆者加重。《伤寒论》第8条“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遵生八笺》指出“脾脏属中央土,旺于四季……故脾为五脏之枢”。针灸“中气法”以调和中土为核心,实可通达心肾、肝肺气机。人身之气升于左降于右,左升为阳,右降为阴,全赖中气斡旋,然其气实为一也。肝肾之精血由中气(脾胃)左上于肺则为气,下回于脾胃则为血,藏于肝肾则为精,肝肾之精升于胃又为中气。若中土失调,则失其升降运化之职,戊土不降,心肺气火上滞而不降,己土不升,肝肾精血下郁而不升,甚则心肺上逆而气火弥漫于上,肝肾下陷而精血寒滑于下,致上热下寒,心肾不交,正气已衰,百病乃起[8]。可见脾胃在预防疾病传变和维护五脏生理功能方面有阻截和枢纽之功。保一分胃气,护一分生机,运用针灸“中气法”调畅脏腑气机,截断疾病传变,求之于“中”是关键。
例2 张某,男,8岁。2018-09-01初诊。主诉:低热、抽搐20 d。现病史:患儿20 d前突发高热,按感冒对症治疗5 d后效果不佳,初用退热药尚有效,继则体温持续在40 ℃左右,出现抽搐、嗜睡现象。于当地医院检查核磁共振未见明显异常,脑脊液检查结果示: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清亮,未见白细胞,蛋白轻度升高;细菌涂片、培养阴性。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对症治疗15 d,体温逐渐下降,上午体温正常,午后37.5 ℃左右,精神较差,纳呆,喜寐,便溏,泄泻,大便每日5~6次,手指蠕动,时有肢体抽搐。建议结合中医治疗。刻诊:患儿精神萎靡,面色青黄,体温37.0 ℃,舌淡胖苔腻润,脉缓无力。西医诊断:病毒性脑炎。中医诊断:慢惊风。证属脾虚湿困,肝风内动。予针灸“中气法”。手法:视患儿腹部呈凹陷状,为脾虚,按寻关元时患儿有抵抗,按之坚硬。以关元为取穴重点,施以泻法,余穴为补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60 min。患儿脾胃虚弱至极,嘱停一切西药。治疗7次后,患儿低热、肢体抽搐消失,时有手指蠕动,精神好转,主动索要食物,大便每日2~3次,仍便溏。守方治疗30 d,患儿诸症消失,无任何后遗症,已能正常上学。
按:患儿为病毒性脑炎,所用抗炎、抗病毒等药物已20 d,中医辨证为脾胃大亏,而内蕴湿邪,故低热缠绵不愈,纳呆、便溏、泄泻等。按诊寻至关元时患儿有抵抗,按之坚硬,考虑足厥阴肝经至小腹,为肝经气机郁结不舒之象。肝强可致脾虚,反之脾虚亦可肝郁,故诊断为脾虚湿困,兼肝风内动,处以针灸“中气法”泻实补虚,大建中焦,中土健运则湿去木柔,诸症得愈。临证不可一见“炎症”即用苦寒或辛凉开窍之品,弃辨证于不顾。
2.3 促运化以养—愈后防复 疾病初愈后机体气血、阴阳尚未完全恢复,余邪尚存,此时疾病容易复发,因此要积极扶助正气。《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针灸“中气法”可通过促进中焦脾胃运化生机,合先天之精共藏于肾,通过三焦输布全身,执中央以溉四方,养护正气,防止疾病复发。临床凡遇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之证多求治于“中焦”。近代医家施今墨言“临床如遇疑难杂症,要遵慎斋之教,寻脾胃之中”。明代医家周慎斋曰“脾胃为一身之主宰,四脏皆禀气焉,故治百病俱不可忘脾胃也”。故运用针灸“中气法”愈后防复,养之于“中”是关键。
例3 赵某,男,5岁。2019-05-04初诊。主诉:皮下斑疹1个月。现病史:患儿1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全身皮下广泛出血斑疹,某医院皮肤科诊断为过敏性紫癜,住院予抗变态反应治疗,以西替利嗪、地塞米松为主,治疗1周后临床痊愈出院。4 d后皮下斑疹再现,继续住院应用上述药物治疗10 d后症状消失,3 d后再次复发,予清热解毒中药口服治疗7 d,效果不明显,并且病情逐渐加重。刻诊:患儿精神不振,面色萎黄,全身皮肤可见出血紫癜,下肢和腹部较重,稍有活动即紫癜加重。伴纳呆、便溏、少气懒言等症,舌淡,苔薄白,脉弱略数。西医诊断:过敏性紫癜。中医诊断:紫癜。证属脾虚气弱,气不摄血。予针灸“中气法”。手法:患儿腹部呈凹陷态,系脾虚,扪按未显异常之处,遂按固定尺寸取穴,施以补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60 min。治疗5次后紫癜开始消退,余症不断改善。治疗12次后紫癜消失,纳谷亦馨,活泼如常,诸症痊愈而停针。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按:过敏性紫癜临床治疗首分虚实,虚者以气虚、脾虚常见,实者以血热、风热为多。患儿面色萎黄,纳呆、便溏、少气懒言,稍有活动即紫癜加重,辨证属脾气虚弱,气不摄血无疑,考虑患儿所服清热凉血之品寒凉伤脾、损气,嘱停一切药物,改用针灸“中气法”健脾补气,治疗10余次,气足血摄,诸症消失。
3 结 语
李教授认为,“中气法”针刺手法要求严格,从选穴到起针,有完整的理、法、方、穴、术理论体系指导,该法疗效好,治疗疾病范围广泛。治未病是中医的独特优势,运用针灸“中气法”治未病有充分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以其固护中州理念为指导,防微杜渐,既病防变,阻止疾病恶化发展。
李教授认为,“中气法”蕴含深刻的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理论,天地万物一阴一阳之为道,阴阳者本为一气,一气分二则有阴阳,其有形而静者为阴,无形而动者为阳,阳为阴之卫,阴为阳之附,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人身之气升于左降于右,左升为阳,右降为阴,全赖中气之斡旋,然其气实为一也。正如清·黄元御在《四圣心源》所言“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中气法”交通心肺、肝肾,脾胃调和,自然水升火降心肾交泰,生机旺盛,正气充沛,而病邪自去,故“中气法”有理中焦调升降、以后天养先天及扶正祛邪之功。“中气法”虽有补益中气作用,但不可理解为补中益气为代表的“补中法”、大小建中汤为代表的“建中法”等单纯补益中焦之义,“中气法”补中有升、降、开、阖、温、清、消、和、运等不同功效,以生生之具,究阴阳之偏,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平衡状态,这种纠偏扶正的核心思想是“致中和”,《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9]。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此亦“中气法”之精神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