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分析

2020-01-10周志彬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德育素养传统

周志彬

(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古定小学 广西桂林 541100)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基地,小学阶段又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农村小学应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入其中,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保证小学生的全面发展[1]。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帮助小学生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念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学生,需要接触德育教育,完善自己的行为习性,让自身可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以后的人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阶段的学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具备了专业知识和优秀品质的人才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加强德育教育,更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能够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升德育管理质量

在传统的德育管理教育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缺乏有效的引导。而在德育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德育教育的内涵,可提升德育管理质量。

二、农村小学德育管理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方式

(一)运用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德育认知

在德育管理中融入传统文化,能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知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做人的道理,通过传统文化影响学生,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学生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下去,利用传统文化影响自身,让自身成长为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小学时期是学生树立人生观念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在这一时期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引,让学生领悟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我国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发展,留存下来很多书籍,其中包含了我国的精神文明精华。学校在开展德育管理时,可以利用这些书籍作为媒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同时,形成自身德育素养。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得到熏陶,学校应重视选择合适的书籍,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进行阅读,通过这一方式丰富学生的文化世界,让学生切实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2]。

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史记》这本书,通过这本书作为引导,让学生深入探究司马迁背后的故事,借此机会,教师可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了自身理想不断学习,为学生以后的人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阶段的首要德育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让学生自身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对事物能有正确的看法。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实践,开展多种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选择合适的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向其学习,为学生的日常行为树立一个标杆。为了更好地传递我国的传统文化,学校可以组织开展社团活动,如舞蹈社团、武术社团等,通过组织这些社团活动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团结。学校也应重视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宜学习的内部环境,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传统文化,运用宣传栏、横幅等工具的辅助,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适逢各种节日,学校也可以利用起来,可在端午节开展纪念屈原的活动,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还可以在清明节时组织学生去打扫烈士陵园,为烈士敬献花圈。通过这些实际的活动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自身情感的成长。通过实践活动完成对传统文化的传递,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可提升德育效果。

(三)利用网络平台,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

如今,信息技术得到了合理发展,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利用网络技术,学生也能接触到更多信息资源,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个人认知。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也应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接触传统文化,增加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同时,网络平台也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可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搭建一个适宜的平台[3]。

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自身官网,在其中开辟一个专栏,专门讲述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通过视频和音频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教育。在浏览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好笔记,将自己有触动的地方记录下来。学校还应注意联系学生家长,让学生家长也参与进来,形成教育合力,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让学生在家庭中也接受到传统文化教育。学校管理层应妥善利用好信息技术这把双刃剑,发挥其实际作用,合理传递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学校应重视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将其看成一项长期工作。过在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融入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德育素养传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