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开展散文教学的思考
2020-01-10热哈提叶里哈亚
热哈提·叶里哈亚
(新疆福海县喀拉玛盖镇顶山牧业寄宿制学校 新疆阿勒泰 836400)
散文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有重要意义,但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散文教学中,教学设计随意,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导致散文教学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使散文教学效率越来越低,给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带来了瓶颈。散文是重形象、情感的文章,在当前教学中,教师通常用含义、句子分析、重点总结归纳、段落背诵等方式机械地推动学生学习,学生不能真正走进散文,感受散文的魅力,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对此,教师应如何优化教学设计,让散文教学充满“灵性”呢?接下来本人将联系教学经验,谈一谈体会[1]。
一、创设教学情况,融入意象美感
如今,我们可谓是处于一个信息时代,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符合散文教学的情景,在情景中融入文章中出现的各种意象。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时,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图片,让学生根据散文的描写体会文字的美感。尤其在学习状物散文时,配合多媒体能使文章立刻生动、立体起来。良好的教学情景,可以让学生更迅速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来,真正通过文字“看”到意象,提高其联想能力。
例如,学习《草原》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试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具有浓郁蒙古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等,让学生通过音乐感受文章传达的特色情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一些草原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的一些字眼,寻找草原的特点,并对应图片展开联想,感受草原的魅力。通过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引导学生在感兴趣和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散文。
二、鼓励学生朗诵,感受语言美感
散文讲究语言艺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散文语言的魅力,我们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大声朗诵,在字里行间品味散文语言的美感。学生在学习散文时,习惯“一目十行”,笼统地获取文章传达出的情感,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对文章语言细节的品读,看不到作者对文字的使用技巧。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上朗诵,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语言的“美”美在哪里。而且,通过朗诵,学生能更好地感受散文的感情基调,在朗诵的同时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长此以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学习《乡下人家》一课时,我们可以看到文章的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从中我们得出乡下人家既独特又迷人,带着目的去朗诵文章,读到了描写小鸡、鸭子、红霞、鸟儿等,这些事物构成了一张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在阅读过程中,一些生动的字眼能让画面变得更真实、自然。在品读句子的过程中,又能与作者的感情形成共识,通过朗诵的形式,可不断提升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积累拓展,提高独立理解能力
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引下,教师更重视学生独立理解能力的提升。在小学阶段,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和理解能力,对其语文学习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积累和拓展,引导学生在学习散文时,积累文章中写得好的句子和用得好的字词,并掌握一些实质性的技巧,且积极转化为自身的写作能力。通过长期积累,学生在看一篇散文时,便能够看到文章的整体结构,把握住文章的情感,有技巧地学习散文[2]。
例如,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时,我们读到:“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作者用了三个“那样”来表达强调,接下来又描写了骆驼咀嚼时牙齿磨来磨去,鼻孔冒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可以想象到作者呆呆地看着骆驼咀嚼时的场景。最后两段作者表达对童年的怀念的伤感,在写作上仍然透露朴素和自然。教师应引导学生模仿写作,使学生在长期的积累和模仿中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同时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综上所述,散文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突破散文教学的瓶颈,教师应恰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相关情景。针对学生依靠工具书机械学习散文的情况,我们应鼓励学生阅读,在朗诵中品读语言的美。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更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素养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理解的能力,为其更高年级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