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改革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2020-01-10杨威涛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劳动大学生课程

杨威涛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108)

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首次将“劳”纳入教育方针,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分展现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尊重劳动教育的社会新风尚。新时代大学生应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通过尊重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崇尚劳动创造幸福生活。这是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精神实质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劳动教育目标内涵的本质凝练。然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过程依然存在思想认同度高与实践支撑弱等问题,因此,亟待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改革。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在其劳动幸福思想中阐述了劳动的价值意蕴,即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劳动不仅创造了世界,还创造了历史与人本身。劳动作为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与教育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路径。我国劳动教育的实践发展继承了马克思关于教劳结合的思想。基于已有经验,人们在认知教劳结合思想时往往把劳动单纯地理解为现实活动的经验表象,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存在两种困惑,即劳动教育是一种单纯的生存技能训练形式,还是一种特定的教育内容。

对于劳动与生活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曾这样生动地阐述:“穷人总是为生活所迫,忧心忡忡,即使是最美丽的景色,他们都无法产生美妙的情感共鸣。”[1]126每个人的思维观念不同,因而人们往往会形成自身特有的对劳动现象的认知。马克思曾对生产劳动中人的劳动特质进行了阐述,即“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依据动物本能的需要来建造,但是人却可以根据任何一个种的规律或者特征有意识地去生产,并且善于把已有的规律或者特征运用于生产对象”[2]57。可以说,劳动不仅是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桥梁,还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与成长的价值旨归。

(二)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根本途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党的奋斗目标。“奋斗幸福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幸福而奋斗,在劳动中谋幸福,是“奋斗幸福观”的逻辑支点。离开劳动,幸福生活便无从谈起。美好生活源于人的需要的满足。在马克思看来,人们首先必须满足生存的需要,解决吃喝住穿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从事创造世界的活动。因此,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成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就是物质生活本身,它是人们为了维持生活所长期进行的社会活动。同时,人通过不断学习认识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与实践技能,以满足自身发展的精神需求[2]158。劳动实现物质幸福,也在创造精神幸福。总之,美好幸福生活源于劳动,劳动是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的现实逻辑。劳动是美好幸福生活得以实现的唯一路径,即使在人工智能的时代,幸福也是奋斗出来的。

(三)提升高校劳动教育成效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社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关注大多集中于职业类院校的劳动教育问题。在劳动教育观方面,部分高校存在认知偏差,认为大学的专业教育已在传授劳动知识技能、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大学的专业教育就是劳动教育。一些“00”后大学生存在对劳动的不合理认知,把劳动等同为体力劳动,有的片面认为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生产劳动更体面,不愿意参与有技术的劳动或从事有技术的工种,认为体力劳动是低学历层次的人所从事的。还有一些大学生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物质生活比较富裕,存在消费超前、攀比享乐的心理,有的吃不起苦、受不起累,一毕业就成为“啃老族”“月光族”。有的大学生就业后片面追求高薪酬待遇,以薪酬作为择业的第一标准。这就迫切需要提升高等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以培育大学生更加科学的劳动观。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改革的实现路径

作为新时代教育方针的核心要素之一,“劳”蕴含着劳动精神、倡导“尊重、热爱”的劳动态度,在劳动行为范式上推崇“勤劳、诚实、创造”的实践品格。劳动精神、劳动态度、实践品格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协调统一的劳动教育认知体系。

(一)时代性:赋予劳动教育新意蕴

马克思强调,为人类工作是人获得幸福、享受幸福的唯一途径。“倘若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那么他或许能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但是他永远无法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人,才是真正高尚而伟大的人,他们的幸福感将更值得我们赞誉。”[3]196他认为劳动能够创造生存所需的物质幸福、实现发展所需的人际幸福、满足自我实现的精神幸福。只有在劳动的过程中,幸福才能彰显出价值。

对于中国来说,新时代是十分重要的历史新方位,传统的劳动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新时代“00”后大学生的劳动呈现出非物质性、创新性、合作性的特点,这就迫切需要高校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培养爱岗敬业的普通劳动者、具有精湛技艺的大国工匠。由此可见,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应引导大学生掌握技能、锤炼意志、塑造人格,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优势。还要挖掘劳动教育的新价值,赋予劳动教育新意蕴,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强化劳动教育时代性,即劳动教育要顺应新产业的发展动态。在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背景下,增强网络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创新劳动教育的新形式,将劳动与虚拟环境教育情境相融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丰富劳动载体,可以在劳动过程中激发大学生参与创造性劳动的潜能。

(二)系统性: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应建构系统化、多元化的“四位一体”劳育课程体系,坚持显性劳育与隐性劳育相结合。在显性劳育方面,传授劳动科学知识,同时融合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相关知识,综合开发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中多样化的劳育资源。

一是以课程劳育为着力点。大学生在尊重劳动、学会劳动的同时,还应享受劳动,明晰劳动的价值。为此,高校要开设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如劳动科学概论课程、劳动概论课程等专门性通识课程,讲授劳动科学基础知识,如劳动法、职业卫生、劳动经济等。类似的课程建设可以借鉴我国台湾地区高校的课程设置经验。目前,我国台湾地区90%的公私立高校开设了劳动意识、劳动法令等劳育通识课程,课程门类有十多种[4]。

二是以专业劳育为关键点。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合劳动伦理的相关知识点,结合行业专业特点进行劳动发展前景与趋势教育,强化构建劳育价值体系,使之具有本专业特色;还要强化劳动知识和技能素质拓展,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为此,高校应设置具有劳育特色的专业课程,开发本专业行业的大国工匠、校友文化、劳动模范等特色资源。

三是以思政劳育为链接点。发挥德育与劳育的协同效应,“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结合。例如: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实际,分析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与前景;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结合习近平同志关于“奋斗幸福观”的重要论述,培育大学生劳动幸福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通过解读经典劳动理论,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等。

四是以实践劳育为创新点。将“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劳育载体的有益补充,推进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教育、就业指导、志愿服务、校园品牌文化的结合,通过产教融合的形式,组织大学生开展内容丰富的劳动实践锻炼,引导大学生树立“光荣、崇高、伟大、美丽”四种劳动价值观念。

(三)科学性:优化劳动教育途径

建立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实现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均衡发展。既要建立多元的教育评价制度,提升劳动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也要鼓励多元化的教育出路,多路径化的学生发展,支持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受教育需求。

融合德智体美劳协同创新,彰显劳动教育全方位育人的新价值。通过劳育和德育相结合,涵养大学生崇尚劳动、乐观向上、克服困难的品行;劳育与智育相结合,帮助大学生学以致用,知行统一;劳育和体育相结合,陶冶团队合作、正直善良的情操;劳育与美育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学会发现劳动、创造劳动、享受劳动。

结语

加强劳动教育,要通过开设劳动文化课程,讲授劳动技术、开展大学生劳动艺术节等活动,推动德智体美劳协同创新发展。加强劳动教育,也需要全社会树立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幸福的理念。家庭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第一场域,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劳动场域,而学校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大学生应积极融入现代社会、家庭、学校的多元劳动环境中,丰富劳动教育的体验,学习劳动技能、涵养劳动精神,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

猜你喜欢

劳动大学生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