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调查研究
2020-01-10陶亚宁
陶亚宁
(昭通学院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克拉姆契认为,语言表达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象。语言与文化有着“默契”的关系,这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即强调跨文化交际[1]。英语教学中应将英语教学活动视为语言与文化的传播,且语言与文化的传播是双向的,跨文化交际则是语言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然而,在目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师生过于强调英语文化导入,忽视了中国文化输入,这就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也反映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生态失衡问题[2]。
一、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调查
研究目的:了解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生态环境,分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原因,探索问题解决对策。
研究问题:大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如何,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生态的状况如何。
研究对象:昭通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二、大三两个年级167名学生,英语专业教师13名。
采用调查问卷与学生能力测试试卷的方法,搜集获取本文研究所需要的资料。学生能力测试试卷内容包括5个维度:一是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二是日常食品,如馒头、包子、豆浆、水饺;三是人文历史,如孔子、京剧、故宫、武术;四是民间习俗,如春晚、中药、旗袍、农历;五是时事政治,如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调查问卷主要结合学生、英语教师、大学英语教学环境3个维度的因素设计问题,以客观题与打分题的形式了解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实际情况。
二、调查结果
(一)学生调查结果
从学生能力测试试卷的结果来看,20个中国文化词语的整体回答情况不佳,其中,“春节”一词的正答率最高,“科学发展观”正答率最低,从错误类型来看,“拼写错误”类型最多。具体来看,传统节日名称中“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正答率分别为93%、29%、45%、64%;日常食品中“水饺”“馒头”“包子”“豆浆”的正答率分别为82%、14%、13%、20%;人文历史中“武术”“孔子”“京剧”“故宫”的正答率分别为71%、21%、63%、26%;民间习俗中“春晚”“农历”“旗袍”“中药”的正答率分别为18%、17%、11%、11%;时事政治中“和谐社会”“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的正答率分别为20%、8%、16%、4%。由此可知,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存在局限性,对传统节日、人文历史较感兴趣,对时事政治与民间习俗类内容的认知存在局限性。这说明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对该类知识点涉及较少,而且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十分普遍。
从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微观学习环境层面,超过70%的英语专业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比较感兴趣,“学习英语有助于提升其求职概率”是主要学习动机;多数学生表示“自己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比较薄弱”,尤其是遇到中国文化的专业术语,多数时候无法顺畅表达,其中,“词语”与“句子”是不会表达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几乎所有英语专业学生认为“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十分必要”,但“主动、经常”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的学生占比很少,不足30%。
宏观学习环境层面,影响学生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外部教学环境因素中,“没有相关课程”“没有相关讲座活动”“教材中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很少”是学生认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也有学生表示“教师在课堂上会经常有意识地向学生讲授中国文化知识”“教师也会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国文化资料”。这说明,学校及课程方面涉及中国文化的专门课程几乎没有,但教师在教学中会有意识地向学生讲授中国文化知识。正是英语教学中对中国文化的输入较少,导致学生的中国文化输出能力有限,即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二)教师调查结果
微观教学环境层面,超半数教师认同“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普遍存在”的观点,有3位英语专业教师认为“当前我国大学英语的重视程度超出了合理范围,忽视了中国本土文化教育”;所有教师认为“中国文化失语”需要引起重视,而且认为“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十分重要”;在多数教师看来,“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实现‘中国本土文化’教学的目标”“自己能够用英语清楚地向学生传授中国文化知识”,而且在教学中,多数英语教师也会有意识地加入中国文化相关知识。
宏观教学环境层面,超过60%的教师认为“教材、课程、课外活动、讲座与活动、测试、英语水平考试”中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较少,超过70%的教师认为在这些方面增加中国文化相关内容、多组织相关讲座与活动等,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增强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这说明,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英语教学生态环境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状,以及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
(一)学生调查结果的分析
通过对前文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学生对英语学习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认知表现在4个方面。
第一,学生对个人微观学习环境、跨文化交际中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学习中国文化的必要性等方面有客观的认识。第二,学生能够大致表达出其在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比如:教材内容缺乏中国文化相关知识,课堂英语教学中涉及的中国文化内容较少,考试与英语水平测试对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知识的水平要求不高,学校缺少有关课程、讲座与活动。第三,学生能够就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比如:教学与考试中纳入占比30%的中国文化相关知识,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汉语为辅,听说课中导入中国文化知识来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学情提供必要的资料与方法等。第四,总体来看,学生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较为普遍,而且问题也较为严峻。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使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比较感兴趣,但由于英语学习中较少接触中国文化相关词汇、句子,他们在词汇与句子方面的错误和困难最多。
(二)教师调查结果的分析
对教师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教师本身的综合素养、教学理念与模式、中国文化储备等对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有直接影响。二是教学课程、教材内容、考试制度、课外活动等因素与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关系密切。总之,教师的微观和宏观教学环境因素是造成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可能因素。三是教师本身对当前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有较清晰的认识,而且在教学中也较为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受课程安排、教材内容、考试制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课堂上依然存在过于重视英语文化而忽视中国文化的问题。
综上所述,英语文化教学应是由中国文化、英语文化、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而这个生态系统是否平衡,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情况。实际上,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就存在教学生态环境不平衡的现象,比如: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化发展不平衡、师生教学内外环境发展不平衡等,这是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的内在原因[3]。
四、“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策
结合本文的调查分析以及教学实践经验,笔者从以下两个维度提出改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建议。
一是微观教学环境层面,从学校到师生应基于文化生态观理论,转变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观念,重视中国文化的正迁移作用,增强学生的文化对比意识,在教学中适当导入和渗透中国文化相关知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校要加强课程教学改革,针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作出客观评估,进而为文化生态发展的教学服务。
二是宏观教学环境层面,在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建立和谐的英语文化教学生态观,引导师生更为广泛地学习,用正确的价值观看待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的问题[4]。一方面,学校要针对当前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灵活设计课外活动,开设相关专题讲座,组织校内外主题活动,拓宽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渠道;另一方面,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安排等方面,要重视中国文化教学,改变以前“单向交流”的跨文化交流模式,强化中国文化输出意识,让学生形成文化双向传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