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腐蹄病综合防治

2020-01-10张永恒

河南畜牧兽医 2020年19期
关键词:牛蹄后肢窦道

张永恒

(新密市畜牧中心,河南 新密452370)

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为牛常见蹄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跛行,病蹄肿胀,触诊有热痛,严重蹄底有化脓灶或窦道,伴有体温升高等特征。牛患腐蹄病以坏死杆菌引起最为常见,夏季为放牧牛高发病季节,冬季为舍饲牛高发季节,成年牛比犊牛多发,乳牛比役用牛多发。

1 发病原因

饲养管理条件差,牛蹄部经常浸泡于粪尿等污水中;长期舍饲造成钙磷等矿物质缺乏或者比例失调;蹄角质或趾间皮肤被尖锐物扎刺损伤;蹄底部磨损过度使蹄角质抗感染力下降等原因,可引起坏死杆菌等厌氧菌感染。

2 临床症状

依据发病快慢分急性型和慢性型两个时期。

2.1 急性期

该时期的患病牛突然出现跛行,体温40~41℃。患蹄肿胀,触诊有热疼感,有些牛的蹄底部出现大小不等的孔或洞,有些牛的指(趾)间发现溃疡面,上面有坏死物覆盖,散发出恶臭的气味。

2.2 慢性期

随着病牛深部组织的感染而形成深的化脓灶或者窦道。一些轻微病牛养殖条件改善后跛行症状会逐渐减轻,但不能恢复正常运步。在蹄冠缘、指(趾)间或者蹄球处出现窦道,并延伸到蹄内,结缔组织增生,病肢较粗大,皮肤紧张变硬,病区被毛脱落。腐蹄病化脓波及蹄关节可出现高度跛行,触碰疼痛非常明显。

3 鉴别诊断

3.1 指(趾)间皮炎

以皮肤呈湿疹性皮炎,有腐败气味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表皮增厚和充血,在指(趾)间隙有渗出物,有轻度跛行,严重可引起蹄闸脱落。

3.2 指(趾)间瘤

以指(趾)间结节、指(趾)间赘生物、指(趾)间结节皮炎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趾)间隙前部的皮肤红肿、脱毛、破溃,随着病情发展,在(趾)间隙前部形成一“舌状”突起并向地面延伸。

3.3 蹄叶炎

以前肢的内侧指和后肢的外侧趾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病牛站立时弓背,在坚硬地上行走困难。前肢发病时后肢向前伸向腹下,或者前肢呈交叉状态,当后肢发病时,常见后肢运动时划圈。有些病牛的蹄冠皮肤发红、增温,蹄底角质脱色,变为黄色。

4 防治措施

运动场和圈舍要保持卫生干净,及时清理地面铁钉等尖锐物品,防止扎伤牛蹄。地面平坦无污水蓄积,避免污水长期浸泡蹄部。加强饲养管理,钙磷比例及微量元素等符合饲养标准。定期修整牛蹄,尤其是乳牛,每年修蹄1~2 次,可减少腐蹄病的发病率。针对蹄底角质发病时,用2%~4%高锰酸钾、5%硫酸铜浴蹄。蹄部出现蜂窝织炎时用2%高锰酸钾浴蹄,蜂窝织炎延伸至系关节出现肿胀、跛行严重时应用抗生素消炎。蹄底部出现瘘管或者小洞,须进行扩创,除去坏死角质,用双氧水清创,再用10%碘酊消毒,最后撒磺胺结晶粉并绷带包扎,同时,全身用抗生素治疗。

猜你喜欢

牛蹄后肢窦道
结核性窦道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置管方式的改良及护理
犬头低位后肢去负荷模拟失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拜年(外一首)
请 求
为什么麻雀喜欢跳着走
牛蹄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要点
奔跑杀手短面熊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狗反复发烧后引起后肢瘫痪的诊治及体会
供给压力大 郑棉“牛蹄”难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