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视角下高职思政理论课符号载体分类研究
2020-01-10赵菁菁刘雪梅
赵菁菁 刘雪梅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社会科学部,江苏 苏州 215009)
互联网时代日趋多元的传播方式不断涌现,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索有效载体、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能。教育部2018 年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要求:“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自觉强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理阐释,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1]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针对高职层次学生的特点,革新课堂教学的形式,探索有效的教学载体,吸引学生个性化参与,形成长尾聚集效应。
“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在描述产品销售和经济增长时尤为凸显品种多样性带来的低成本以及实现的效益[2]190-193。如果把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比作长尾理论所描述的市场,那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市场” 的头部“产品” 通常由教师端主导以同质化方式实现“效益”。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则带来了这个“市场” 尾部发展的可能性。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不仅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和手段的改变,更使得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能够带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尾部“产品” 在学生端聚集。结合高职学生的学历层次,针对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认知特点,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的长尾,成为本研究关注的焦点。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符号载体的界定
符号一直被视为象征、指称和代表事物的表现形式。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用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二元关系构筑起研究的话语模式,这里的能指和所指就是形式和内容、形体和意义所构成二元关系[3]100-106。从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出发,能指和所指犹如一张纸的两面,是密不可分的对立统一体。因而符号在作为载体存在时亦能体现一体两面,既具有显性的表现形式,又能潜在地承载或传达出某种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运用各类符号作为理论教学的载体,将理论知识点与符号载体建立联系,以符号载体为形式承载理论教学知识点的内容、意义等,使学生通过符号载体形成个性化的感知并引发联想,营造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情境。因而借助符号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汇聚个性化学习的“小市场”能量,形成个性化学习的长尾,发挥“聚沙成塔” 的学习规模效应和兼顾“个性需求” 的知识匹配长尾效应。如果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符号载体是构筑思想政治理论课概念、情境、意义等模式的抽象的概括性工具,符号载体则是以集合和过滤的方式体现个性化学习效果的方式。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符号载体的作用类型
通过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符号载体的界定可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符号载体是以抽象的方式表达内容,营造情境,传达意义。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符号载体需要预设指引并进行分类。根据作用和效应的侧重,本研究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符号载体分为感知符号、情境符号、意义符号、职业符号四种作用类型。
(一)感知符号
感知是符号发挥作用的重要特性,能够刺激并形成感知的心理效果。语言、文字、数字、图像等都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作为感知符号加以使用。比如:“龙”可以作为“中华民族”的感知符号,毛主席画像可以作为“毛泽东思想” 的感知符号,“根本大法” 这个术语可以作为“宪法” 的感知符号,等等。感知符号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效果往往比较直观,符号使用者的主体意图能够较为准确地体现,以较为固定的表意方式可以缩小符号的使用者和符号的接受者之间的理解差距,因而作为载体,感知符号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给人以“约定俗成” 的感觉,不易产生歧义。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手段运用这类符号载体,可以使得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知识点的展现方式更为直观,从而适合高职学历层次学生的知识接受习惯。
(二)情境符号
符号在被感知的基础上还能够创设情境。情境符号就是指那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能够通过感知让人引发联想并且创设情境的符号载体类型。比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能够让人联想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的理论传到中国本土化的过程,即便只是字面的语义就能够构筑起一幅生动的“图景”。再比如:油画《开国大典》以艺术的方式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能够构筑中华民族“站起来” 的情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梳理并运用情境符号能够在感知的基础上呈现知识点的情境,通过符号载体在知识点之间建立有效的连接,展开一幅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图景”,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这幅“图景” 中可以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也可以有概念、推理、逻辑、范式、理论等,情境符号作为载体则以抽象的方式将它们建立联系并引发联想,让这些情境“图景” 鲜活起来。
(三)意义符号
符号在发挥作用时总是承载意义,因而感知符号和情境符号都体现意义。但这里所指的意义符号则是将本来并没有特定意义的符号载体赋予特定指向的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以运用。比如“三大法宝” 特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的三大历史经验;“新时代” 特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类意义符号如果不将其置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语境中,不对意义加以阐释,仅从字面来解释是无法形成特定的意义指向的,因而必须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但这类符号一旦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对于意义指向的认知,其实现的学习效果往往更好。同时,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以自己的话语体系创设并使用意义符号。比如,“金钥匙” 这个词语用来形容毛泽东思想作为认识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读懂中华民族近代的苦难辉煌史,读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史。这就是以创设意义的方式实现从形成感知到构筑情境并指向特定意义的过程。
(四)职业符号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有思想性、教育性,还要有引导性、针对性。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赋予明确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目标。本研究将职业符号划分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符号载体作用类型并加以运用正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例如:本项目的研究对象是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医药卫生行业鲜明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成为职业符号指向的内容。如用“白求恩精神” 作为探讨为人民服务的符号载体,再如探讨全面深化改革选取“健康中国”“医药卫生行业全面深化改革” 为切入角度,这都是医药卫生类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职业符号的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职业符号作为载体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同行同向”[4]的具体体现,可以使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有辨识度,体现针对性。学生运用职业符号则更能增强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归属感,通过形成职业与身份的有效共鸣增强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符号载体的长尾作用机制
项目组调查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符号载体的运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在知识点之间有效建立联系,能够引发联想,便于总结和提炼,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兴趣,形成长尾效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符号载体的长尾作用机制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互动效应
思想政治理论课符号载体以积极的互动方式达成教学目标,感知的形成、情境的创设、意义的指向和职业背景的构筑都是各种作用机制类型的符号以互动方式吸引主体共同参与的结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符号载体能够产生互动效应。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两学期持续运用符号载体的过程中,学生认为教师使用和他们自主使用符号载体的比例均很高,无论是教师预设的符号载体还是学生自主选择的符号载体,都能以感知、解释、指向、引导、归纳、反馈等方式实现教与学双向互动。也正是在这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符号载体才能实现其作用,体现其价值。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符号载体长尾作用机制互动效应的体现。
(二)聚集效应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符号载体能够对学习内容进行具有象征意义的总结凝练,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符号载体聚集效应形成的方式。符号载体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性,但也正因其抽象、概括却刚好释放了想象的空间。调查均显示,不同的主体使用符号载体,往往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能够体现对学习内容各种角度的联想、分析和阐释,翻转课堂的过程中学生分享自己运用符号载体联想、分析和阐释的内容,且学习期间的持续分享聚集起来形成了规模效应。传统教学方式下由教师主导构建的“大市场”,被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构建的符号载体汇聚的知识点的“小市场” 所取代,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符号载体长尾作用机制聚集效应的体现。
(三)个性化效应
思想政治理论课符号载体能够在知识点之间建立某种方式的联系,展开一幅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图景”。这幅“图景” 中可以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也可以有概念、推理、逻辑、范式、理论等,发挥符号载体的作用可以使得“图景” 各因素鲜活起来。因兴趣爱好或者擅长领域不同,即便使用同一个符号载体,不同的主体也会因阐释内容的不同使得这幅“图景” 变得不同。爱好音乐的学生会选用歌曲作为符号载体,喜欢动漫的学生会以漫画为符号载体,等等,他们借助符号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了意趣盎然的课堂。如果教师以一部电影索引一个知识点的内容,爱好电影的学生总会争取下一次任务的选择权。诸如此类的情况持续发生,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符号载体长尾作用机制个性化效应的体现。
结语
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感知符号、情境符号、意义符号及职业符号与知识点建立联系,能够吸引主体参与,实现双向互动,汇聚分散的知识“小市场” 能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主体“个性需求”,从而实现聚集产生长尾效应的目标。持续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符号载体的长尾作用机制的发挥,对于创新教学载体、改进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思路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