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活着》中人物对话的言外行为英译

2020-01-10吴晶晶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凤霞家珍言语

顾 云 吴晶晶

(广西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0)

一、研究概述

对话是小说的一大特点,为使读者与书中人物产生强烈的共鸣,就需要通过细致的对话描写来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一部小说译作是否成功,就取决于原文的对话含义是否在译文中显现出来。在《活着》中,对话美主要体现在其悲剧美中,透过原文的对话,读者总是能感受到剧中人物的无奈与悲哀。因此,译者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原文对话的灵魂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言语行为理论由奥斯汀提出,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奥斯汀(J.L. Austin)将人说话时的行为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1]94。在这3种行为中,言外行为表明了谈话的真实用意。塞尔(J.R. Searle)在奥斯汀的基础上又将言外行为具体分为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和宣布类[2]265-266。在国内,也有不少学者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来研究翻译活动。如何自然和段开诚在其汉英对比翻译的语用对比研究中指出了“言外之力” 等值翻译的3 个问题[3];艾琳从言语行为理论视角探讨了英汉双关的翻译方法[4];欧邓琳婧则从言语行为理论视角探讨了对话中悲剧感的体现[5]。

二、《活着》中人物对话的言外行为分析及翻译

译者作为源语与目的语的沟通桥梁,首先需要透过言语表面去深挖其言外之意,尽可能做到语用意义上的对等,使目的语读者能够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以下将从5 方面对小说中言外行为的翻译进行探讨。

(一)阐述类行为

阐释类言外行为是指客观地描述一种情形。在翻译阐释类行为时,译者常使用意译的方法来使语用意义达到最大程度上的对等。例如:

(1)原文:瞧你这样子,都成药渣了。[6]21

译文:Look at you! You look like shit![7]27

(2)原文: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6]31

译文:As long as you are happy, being poor is nothing to be ashamed of.[7]39

例(1)和例(2)都采取了意译的手法来表达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当译者在翻译时,以源语为重点,保留其特色,采取异化策略翻译出来的译文,无法使目的语读者捕捉到原文说话者所想表达的言外之意时,译者可以用归化的方法来达到该目的。在例(1)中,“都成药渣了” 结合汉语的文化特色以及说话人的语境可知,说话者是想表达富贵现在的状态是很糟糕的,如果将“药渣” 直译为“dregs of a decoction”,读者或许会觉得云里雾里,在此处,将其意译为“You look like shit” 就很好地传达了言外之意。例(2)中,富贵的父亲去世后,他的母亲担心他有心理负担,甚至担心他会想不开,于是说出了这番安慰的话语。译者并没有将“怕”直译为“afraid”,而是在知晓富贵母亲此刻的心理活动是希望富贵不要对父亲的死以及家庭经济有过多的压力这一言外之意后,用“ashamed” 一词成功再现了原文的语用意义。

(二)指令类行为

指令类行为所表达的内心活动是希望对方做某事。在翻译指令类言外行为时,要注意说话者的语气。例如:

(3)原文:行行好,让家珍留下吧。[6]33

译文:Please, allow Jiazhen to stay.[7]41

(4)原文:我老了,挑不动担子了,你就自己挑着去还债吧。[6]24

译文:I’m too old to carry the load. You’ll have to carry the money to repay the debt yourself.[7]31

例(3)中翻译的重点主要在于原文的语气。该句的语境为富贵在败光家产后,父亲随即去世了。富贵的丈人对他恨之入骨,想把家珍带走。但此时家珍怀有身孕,富贵的母亲恳求让家珍留下。在汉语中,语气词“了、吗、呢、啊、吧” 等放在句子里就有一定的施事功能[8]。“行行好,让家珍留下吧。”该句中“吧”这个语气词既带有恳求又带有希望,并且通过“行行好” 这三个字也可看出富贵母亲此刻恳求的态度,在翻译时,译者用了“please”暗示出了说话人的语气。在例(4)中“担子” 是一语双关,一方面是指盛放铜钱的担子,另一方面是指家的责任。富贵的父亲已经年迈,加上得知富贵败光家产后又病倒在床,已经挑不动担子了,从侧面暗示富贵该学会为自己做的事善后。这也是该句的言外之意,年老的父亲希望富贵能够长大,担起家庭责任。此处,译者并没有用“need to do” 而是选择了“have to do” 的形式,该词组有“不得不做” 的意思,在此处能够较好地再现父亲此刻希望富贵能够成熟起来,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三)承诺类行为

承诺类行为是对未来要做的事情进行承诺。在翻译承诺类话语时,也需要分析说话者的情感状态。

(5)原文:爹,知道了。[6]143

译文:Dad, I’ll take care of it.[7]182在例(5)中,二喜对富贵的话作出了承诺,富贵希望二喜在凤霞出嫁之日能够让她在村民面前风光一回。二喜的回答即是承诺语言。李雪婷[9]认为,读者反应对于译文质量的评估是一个关键性因素。在此,译者如直译为“I know”,读者的反应就会比较平淡。但在此处,二喜的情感比较细腻,他知道凤霞一生过得很苦,也希望自己能够让凤霞风光,因而“知道了” 这3 个字的分量是较重的,而自己也一定会做到让凤霞风光出嫁。其中,“take care of”则传达出二喜此刻注意此事的心态。

(四)表达类行为

表达类行为是指说话人对某事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倾向。该小说的基调是悲剧性的,人物对话所表达出的情感大部分也偏向消极、悲剧。

(6)原文:不会,不会。[6]20

译文:That’s impossible,” I stuttered.“It can’t be.[7]27

(7)原文:少奶奶,老爷像是熟了。[6]30

译文:Madame, the master’s had an accident.

I’m afraid he’s not going to make it.[7]38

例(6)中,富贵在龙二告知他已将家产输光了的情况下说了这句话。富贵连说了两个“不会” 表示强调,其言外之意是对龙二说的话表示震惊及质疑。白睿文在把握住该句的言外行为心理状态后,将“不会,不会” 意译为“That’s impossible, it can’t be.” 用“impossible” 和“can’t” 还 原 出 原 文 强烈的情感,做到了语用意义上的对等。平洪[8]认为,在文化背景差异下,如果简单直译会影响交际目的。例(7)中,“熟” 这个词的翻译受到了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熟”在此处的意思应为“逝世”,是江浙一带的方言熟语。王喜先前是富贵家的佃户,他见证了富贵家的败落。在该话语背后还暗含了王喜对老爷的惋惜以及对富贵一家的怜悯。他此刻言内行为背后的言外行为所包含的情感是怜悯,因为富贵爹的去世对于这个家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此时,白睿文将其处理为“I’m afraid he is not going to make it”,该句型在一定程度上传达出王喜此刻略带小心翼翼的情感状态。

(五)宣布类行为

宣布类行为主要是指通过言语试图改变某种状态或者对某事的状态进行宣布。

(8)原文:春生,你以后别来了。[6]133

译文:Chunsheng, from now on it’s probably best if you don’t come back anymore.[7]170

通过例(8)可知,译者在处理时主要关注了说话者的语气,对译文进行了增译。该例较为典型,富贵的儿子有庆为救春生妻子,因抽血过多而死,家珍因此对春生充满了恨意,但富贵和春生曾在战场上相依为命,交情不错。但迫于妻子当时的心情,只好无奈地让春生以后别来家里。如果该句直接译为“Don’t come again.” 就会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且僵硬,但译者在此将其处理为“it’s probably best if you don’t come back anymore.”“probably”“best” 和“not...any more” 3 个词再现了富贵当时矛盾、无奈的心理状态,使得译文的语用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与源语语用意义相等。

结语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白睿文在翻译对话时把握住了人物的心理状态以及话语的言外之意,在翻译时适当采取了增译、归化等手法,使译文最大程度达到了与原文语用意义上的对等。由此可知,言语行为理论对于翻译实践的指导具有一定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涵。

猜你喜欢

凤霞家珍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余华《活着》中家珍的人物形象分析
又见家珍
《活着》·家文化·忍让
换亲
响锣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风雪
失踪的新娘
镜子里长出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