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东主任中医师“以风为使”用药经验研究*
2020-01-10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衡水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 (衡水 053000)
提要 马艳东主任中医师认为“百病之治莫不赖气,万病能痊莫不由风”。临床用药“以风为使”是其一大特点,处方中灵活运用搜风、驱风、通风、行风、运风、疏风、御风、和风等手段,通过畅达风的运行道路,修正风的运行方向,调节风的运行力量,达到风调而疾去,固本强身的目的。但临床一定要依据辨证灵活运用,抓准用药时机,选取合适药物,及时调整剂量以及用药时间,避免耗气伤阴。唯有运用得当,方能收到预期效果。
马艳东主任中医师为河北省首届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4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逐步形成了他“首重阳气,以运为机,以通为术,以风为使,以畅为贞”的学术思想。马师“以风为使”遣用中药治疗肺系疾病、脾胃、妇科及风湿痹证等疾病临床疗效不凡,特色鲜明。笔者作为其学术经验继承人,有幸侍诊于侧,耳提面命之余,兹将马师“以风为使”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经验予以总结分析。
《素问·风论》言:“风者,百病之长也。”诸邪总以风为引领夹杂伏匿侵袭人体。“风由气出,气因风见”,人体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亦由风来表达,补气、理气、行气、调气之法亦是依风而成。马师认为“百病之治莫不赖气,万病能痊莫不由风”。[1]“使”,有役使、运用、出使、使者等意。马师在临床中灵活运用搜风、驱风、通风、行风、运风、疏风、御风、和风等手段,通过畅达风的运行道路,修正风的运行方向,调节风的运行力量,达到风调而疾去,固本强身的目的,此即“以风为使”。
“风药”之谓,源于金代张元素《医学启源》,别列“风升生”类药,意谓风药气温,其性上行,犹如春气之上升,有利于生长发育,开启后世风药之滥觞。风药具有发散祛风、疏肝解郁、畅通阳气、辛温通阳、活血化瘀、升阳举陷、引药归经等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2]马师在“以风为使”的思想指导下,扩大了风药的选择和应用范围,认为凡具有走而不守之特性的药物均可以风药用之。如理气药、活血药、温通药、芳香化湿药、泻下药、消食药、利水渗湿药、开窍药、涌吐药等。风药由此而俱有寒、凉、温、热、平之气,亦俱备辛、苦、咸、淡、甘之味。在马师临证当中每每灵活选用,充分发挥其信使、役使、出使等诸作用,屡起沉疴,疗效显著。
1 搜风案——“搜风剔浊”平咳喘
慢性咳喘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3]马艳东主任中医师不仅长于运用风药宣肺散邪、调畅气机、解痉平喘,而且善于使用风药“搜风剔浊”,在多种肺系疾病的治疗中巧妙运用,尤其是慢性咳喘疾病,获得了显著疗效。
典型病例:张某,男,65岁,2017年11月15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喘伴胸闷气短5年,加重6个月。患者6个月前因外感风寒而咳喘复发,渐进加重。刻下:胸闷气短,呼多吸少,动则气喘,张口抬肩。夜咳明显,喘势急迫,甚则难以平卧。有少量白色泡沫样黏痰,咳吐不利。食量减少,寐差,大便软,小便畅。5年前患者因喘咳气短就诊于北京阜外医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此每逢秋末至春季复发,轻则咳嗽、气短,重则喘咳并作,甚至夜间难以平卧。“心肌梗死”病史20余年。查其胸呈桶状,双肺叩诊过清音,呼吸音低,均可闻及干性啰音,双下肢轻度浮肿,舌苔白腻、舌质偏黯,脉细数。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中医诊断:喘证,肺肾气虚、浊郁肺络证。治宜补益肺肾、搜风剔浊、止咳平喘。处方:太子参30 g,红景天、炙黄芪各20 g,刺五加、制仙灵脾各15 g,仙茅12 g,巴戟天15 g,菟丝子12 g,穿山龙20 g,威灵仙、首乌藤各30 g,川芎15 g,地龙20 g,清半夏12 g,石菖蒲20 g,桔梗、甘草各10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11月22日复诊:服药后患者喘咳明显减轻,夜间已可平卧安眠。查其双下肢浮肿几近消失,舌苔薄白,脉细数。上方酌加炙紫菀15 g,以加强化痰止咳;丹参20 g,通络强心,心肺同治。10剂,煎服如前。
按:马师在慢性咳喘的发病机制上提出“痰湿瘀三气杂至合而为浊”的病理新机制,依据叶天士“久病入络”之说,认为“久病成浊”,其基本病机为“浊郁肺络”。[3]有形之痰可见、易除,无形之浊潜伏肺络、胶固难解,最难拔除,非一般治法所能解除。搜剔之功,非风不能,必用搜风剔浊法,且唯长期、重用搜风剔浊之品方能见效。只有这样,久潜沉伏之浊邪才能得以清除,经络营卫气血才能得以通畅,沉疴痼疾才能得以痊愈。“搜”者借风之力引药力直达肺络痰浊病所,“剔”者借风之力剔除胶固肺络之浊,所以搜风剔浊药本身要具有强大的走窜通络、活血祛瘀和行气理气等功效,赖此达到通达肺窍、通畅肺络、通泄肺浊、通利肺气的目的。马师搜风剔浊药习用威灵仙、穿山龙、地龙、僵蚕、川芎、郁金、夜交藤、石菖蒲等,强调临床应结合脏腑的虚实寒热辨证加减用之。
2 驱风案——驱风通络治顽痹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痹阻经络,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痠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4]包括现代医学中的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肌纤维炎等。马师秉承前人经验,认为风、寒、湿三邪是痹证发生的主要原因,肾气虚弱是痹证的内因,即《千金要方》所言:“风气者本因肾虚”,为本虚标实之证。或因邪阻,或因无力而风行不畅、经络不通是其根本病机,治疗以驱风通络为主,攻补兼施。
典型病例:赵某,女,75岁,2019年7月3日初诊。主诉:全身关节肿痛伴右下肢肿4个月。患者3月份受寒感冒,出现咳嗽、全身关节肿痛,入住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间质纤维化”,给予抗风湿免疫及抗感染等治疗,病情减轻出院。现口服“艾拉美德片、复方磺胺甲噁唑片、乙酰半胱氨酸胶囊、复方环磷酰胺片、雷公藤多苷片”。刻下:全身关节肿痛,有晨僵,4个月来右下肢肿硬而痛,畏寒肢冷,咳喘气短,纳少,乏力,寐差,大便偏干,小便正常。查:右下肢指凹性水肿,双手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及双膝关节肿大,活动范围略受限。听诊:双肺吸气相爆裂音明显,舌苔薄白、舌质黯,脉弦滑。中医诊断:痹症,寒湿痹阻证。治宜驱风通络、除痹止痛。处方:威灵仙30 g,穿山龙、地龙、乌梢蛇、羌活各15 g,独活20 g,秦艽15 g,仙茅、制仙灵脾、桂枝各12 g,炙黄芪、茯苓各20 g,炒白术15 g,泽泻30 g,川芎15 g,防风20 g,首乌藤、鸡血藤各30 g,浙贝母打12 g,僵蚕15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7月12日复诊,患者服药后诸证皆有减轻,尤其右下肢肿硬疼痛明显减轻,咳喘亦有减轻,大便仍偏干,舌、脉如前。效不更方,酌加驱风通络力量,改地龙、穿山龙各20 g,威灵仙40g,增桂枝为15 g。10剂,煎服如前。之后数诊均在此方基础上加减,2个月后诸证均得以显著缓解。
按:马师认为“祛风通络”与“驱风通络”有本质区别。祛者祛除之意,风被祛走了,如何行气、行血,靠谁来通络呢?驱者,驱使、驱赶、驱散之意。驱风通络是驱使风气来驱散阻塞经络的风寒湿诸邪气,再依靠风的推动作用使经络畅通如常。马师对于痹证的治疗常以细辛、秦艽、羌活、独活、威灵仙、穿山龙、防风、苍术等驱风通络除湿;鸡血藤、青风藤、徐长卿、海风藤、络石藤驱风通络止痛;防风、川芎能行血驱风,当归、首乌藤、黄精可养血驱风。僵蚕伍全蝎,乌梢蛇配蜂房为马教授常用虫药药对,虫类药走窜通络,尤其适用于顽痹,亦有驱风、搜风之能。
3 运风案——温阳运风除胃痛
胃痛多由情志所伤,饮食不节而脾胃升降失调、气血瘀阻所致。马师认为胃痛当辨寒、热、虚、实、缓、急,实证多因食积、寒凝、热阻、气滞、血瘀、痰凝,风行受阻,不通而痛。虚证多为胃阴亏损或脾胃虚寒,风行无力,不容则痛。治疗应据虚实“以风为使”,灵活运用温阳运风、理气和风、通风活络等手段,合理选配风药,提高临床疗效。尤其胃脘暴痛者,多因寒凝,治当温阳运风止痛,常用桂枝、高良姜、香附、细辛、白芷、苏梗、吴茱萸等风药,辛温宣通、温阳运风,使阳气布散、风行畅达而寒凝消散,疼痛立止。
典型病例:孙某,男,77岁,2019年7月26日初诊。主诉:胃脘胀痛6个月,加重2天。素有胃疾20余年,6个月来胃脘时有隐痛,得食稍减,偶有烧心、反酸,畏食荤腥。2天前饮凉啤酒后出现胃痛如绞,渐加重,喜温惧按,大便黏滞,小便畅,舌苔白腻、舌边齿痕,脉弦涩。电子胃镜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黏膜慢性炎伴急性炎及充血水肿,并见少许炎性坏死。病理报告:复合性溃疡;诊断:胃痛,寒浊中阻证。治宜温阳运风、和胃止痛。处方:焦三仙各15 g,桂枝10 g,吴茱萸5 g,苏梗15 g,厚朴20 g,白芷15 g,防风20 g,苍术10 g,小茴香、乌药各15 g,香附30 g,香橼15 g,佛手20 g,延胡索15 g(打),三棱10 g,莪术、蒲公英各15 g,甘草10 g。5剂,每日1剂,水煎服。7月31日复诊,患者服药后胃痛大减,胃纳渐佳,舌苔薄白,脉弦涩。此中焦寒湿渐除,去白芷、防风、苍术,以免耗散胃阴,酌加高良姜10 g,百合15 g,以温养胃阴。7剂,煎服如前。
按:马师认为:疼痛诸证,多因经气郁阻,气血凝滞,不通而痛。而风药大多味辛气温,辛以走窜,温以通络,能够温阳运风、疏通经络,使之通而不痛。本案病机本虚标实,一者胃气不足,风行无力;二者,胃气不降,风行受阻。其胃痛突然加重缘于暴受寒邪,为寒浊中阻,胃失和降,不通而痛。马师以桂枝、吴茱萸、高良姜、小茴香、乌药暖中土而散里寒,温阳运风;白芷外散风寒、内温胃腑,也是温阳运风、散寒止痛之要药;苏梗、厚朴、香附、香橼、佛手散寒理气、和风止痛;前人以地面淖泽(湿润),风之则干而提出“湿伤内,风胜湿”之理,马师选用防风、苍术配伍,即是温阳运风而除湿。以上诸药合用,标本兼治,温阳运风,风行而痛止,效若桴鼓。
4 行风案——益气行风止带下
《傅青主女科》云:“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下’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带下的主要病机是湿邪伤及肾与任带二脉,使肾失摄纳,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医宗金鉴》载:“湿为土病,风为木药,木可胜土,风亦胜湿。”马师取风药辛燥之性,以益气行风为主,与健脾益肾疏肝之类配合,标本兼治治疗带下。使湿邪通过风行而化。正所谓“风行燥,而湿可化”。
典型病例:徐某,女,46岁,2019年11月17日初诊。主诉:白带量多1年余。患者工作环境湿冷,渐而出现月经后带下量多,甚时如水流下,无臭秽,绵延不绝约20日。伴腰腹阴冷、四肢欠温,神疲倦怠。平素月经规律,纳少,畏凉食,口干喜热饮,晨便稀溏,1~2次。刻下:白带量多,需戴卫生巾以自保,舌苔薄白、脉弦细,尺偏沉。诊断:带下病,脾肾阳虚、寒湿下注证。治宜益气行风、温阳化湿。处方:炙黄芪15 g,炒白术18 g,茯苓15 g,炒山药30 g,炒薏苡仁20 g(打),炒扁豆25 g(打),小茴香、乌药各15 g,炮姜12 g,补骨脂20 g,炒杜仲15 g,菟丝子20 g,炒芡实25 g(打),肉桂15 g,白果12 g(打),防风30 g,白芷、山茱萸各15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12月9日来诊,患者诉上次药未尽剂白带即止。此次月经昨方净,白带量较前明显减少,较为黏稠,腰腹冷凉减轻,大便接近成型。马师认为此乃药已中的,风气渐行,酌加益气行风之力,加仙鹤草40 g,增炙黄芪30 g, 7剂,煎服如前。
按:患者体质属于虚寒。虚者,脾气不足,风行无力;寒者,寒主收引,寒性凝滞,风行不畅。风不能畅达,所以其体内的寒湿难以化除。所以治疗必须益气行风、温阳化湿。马师用炙黄芪、炒白术、仙鹤草、山药、茯苓、扁豆等药益气行风、风行才可化湿,故药量偏大,其效亦因之而著;防风、白芷与补益药配合使用,意在鼓舞气化,借其轻清上浮之力运行诸药,佐助益气行风,正如张元素《珍珠囊》所谓:“参术补脾,非防风、白芷行之,则补药之力不能到”;辅以茴香、乌药、炮姜、肉桂等药辛温宣散、温阳化湿;炒杜仲、菟丝子、山茱萸温肾纳气,恢复肾与带脉的封藏、固摄之能,又可防止风行过燥耗伤阴血。诸药合用,标本兼顾,故顽疾得愈。
5 御风案——补气御风疗自汗
自汗指不因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而朝夕汗出,动辄益甚。如《明医指掌·自汗盗汗心汗证》所言:“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马师认为自汗属于汗出异常,多由阳虚所致,主张补气御风,调和营卫为主。正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汗》所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
典型病例:王某,女,38岁,2017年11月8日初诊。主诉:昼夜全身汗出频频半年余。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汗出频繁,竟日淋漓不止,以上半身为主,汗透衣被,倦怠乏力。刻下:剖宫产后50 d,汗出依然。动辄汗出,饮食亦汗出,时有气短心悸、纳可、寐稍差、口唇干,大便偏干,舌苔薄白、脉浮细缓无力。诊断:自汗,气阴两虚证。治法补气御风、养血敛汗。处方:黄芪20 g,炒白术15 g,山茱萸30 g,浮小麦40 g,黄精20 g,炒白芍15 g,当归12 g,淮山药30 g,五味子10 g,百合20 g,防风10 g,生龙骨、生牡蛎各20 g,炙甘草10 g。7剂,日1剂,水煎服。7日后其家人来告患者药后汗出即止,为求巩固继续服5剂。
按: “汗血同源”,《灵枢·营卫生会》云:“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患者平素虚弱,卫阳不固,复因胎孕生产,耗伤气阴,故卫外失司,营卫失和而汗出加重。马师认为此属于表虚失固,治疗应当补气御风。御者,抵挡、防御之意。御风就是防止外来风邪入侵之意。黄芪、白术、山药、山茱萸、浮小麦、黄精,为马师治疗自汗习用之药,具有补气御风、固表止汗作用,往往用药量较大,效专而力宏,本案合用玉屏风散,亦有补益肺气、御风固表之功;“汗为心之液”,汗出日久,耗伤心阴,产后亡血,更伤心血,所以心悸常作,加五味子、炒白芍、百合、当归补养心阴,酸敛止汗;生牡蛎、生龙骨固涩敛汗,用以为佐。全方补气御风于外,养阴敛津于内,营卫调和,故自汗得愈。
6 结语
马艳东主任中医师“以风为使”运用风药可达内外上下,通调一身气机,推动人体气化,不仅长于发散祛邪,而且善于化湿止带、通络止痛,更能固表止汗、搜络剔浊、调畅气机。需要提醒的是“以风为使”是把双刃剑,尽管风药功用甚多,毕竟多有偏性,如性燥发散、走窜动经等。马师主张临床要依据辨证灵活运用,抓准用药时机,选取合适药物,及时调整剂量以及用药时间,避免耗气伤阴,唯有运用得当,方能收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