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网络舆情的特质、管理情态与安全阀设置
2020-01-10袁小轶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袁小轶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一、舆情意见破碎化
互联网时代进入自媒体发展繁荣期,传统舆论权威的影响力被不断削弱与解构。单一舆论内容覆盖整个表达群体、代表整体网民意见局面的出现几乎成为不可能。个体在面对能平等获得、能进行自我管理的言论空间时,其表达欲、舆情参与度获得大幅提升。大学生作为自媒体使用的活跃群体,他们大多追求个性,勇于进行自我表达,其发表的内容多倾向于自身想法与感受的解读与展示,而非对主流媒体的简单附和与草率支持。大学生网络舆情内容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较之传统传媒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所假设的个体有害怕被孤立的前提因此选择言论从众的局面在此被扭转:当足够数量的个体在获得能够自主的发声机会与空间时,形成单一态势的舆论内容反倒显得困难重重。个体在进行自我表达时同时进行着同质化表达的甄别与聚合,网络舆情参与被不断圈层化。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参与与形成更多生发于兴趣相投或者观点一致者之间,而不再是迫于被孤立的压力下的从众选择。至此,高校网络舆情内容呈现破碎化、个性化特征,高校网络舆情生态多样化。
二、意见气候的群体同质性
大学生群体是由年龄相仿、身心阶段发展相近、教育背景与过往经历相似的自然人群体组成,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因此在面对同一网络舆情内容时容易达成意见一致,并产生共鸣,这种意见一致产生的群体认可是个体归属感与安全感的来源之一,并不断塑造与加快着群体一致意见的形成,最终形成群体一致性意见。
大学生是生活在相对单纯的校园环境中的集体人,寝室、班级、专业、学院等身份便签让他们能在不同范围内定位自身归属。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群体在高频率交往中、在相互影响、相互吸引的作用下形成群体认知和群体目标共性强等群体性的心理特征。区别于自媒体表达个性化特质,个体进入群体进行言论与意见表达时,会产生追求群体接纳与认可或理解与认同的心理需要。在同一群体心理情境和个体心理需要的作用下,群体内舆情的传播阻力就会减小,而且易于获取群体的一致认同。因此,面对同一网络舆情内容时,集体内的个体态度与集体态度之间相互修正,最终趋于统一,即自媒体表达带来的舆情意见破碎化在个体进入集体时转变为舆情意见群体同质化。
这种同一集体网络舆情群体同质化特征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带来利好与挑战。意见领袖对群体性意见的疏导与引领变得必要和可能;对同质化舆情态度的管理难度与强度明显低于碎片化舆情意见内容,表达形式集体化对于整合舆情意见个性化具有明显效果。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处于三观形成阶段,相对缺乏社会阅历与经验,自身情感波动较大,其活跃的思维在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也显得更加敏感与情绪化,易受到外界负面因素影响和消极思想内容的煽动,导致对网络舆情内容出现非理性判断与认知偏差。
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情态
总体来讲,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呈现出优势明显与短板频现的态势特征。从总体角度上来讲,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还是具有强大优势的:首先,大学生对所在高校有着天然而牢固的信任,在面对重大舆情事件时,始终以校方意见作为自身或集体的最终行为指南,高校始终占有着网络舆情内容的首席解读权与行为引导权威;其次,国内高校;肩负着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引导的任务并;开设相关学科,保证从课堂到生活全方位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最后,高校既是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与思想建设的第一力量,同时也是与社会、家庭形成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塑造的重要合力。三者协同配合不仅是给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力量保质与质量提升,同时也弥补了大学生校外网络舆情管理的力量薄弱点。
虽然高校拥有着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情工作的天然优先权,却也始终存在着各项不可忽视的短板。目前国内高校对大学生整体的思想意识形态工作重要程度认知不足,大部分高校对建设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政治类课程始终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与重视,课程设置形式化、教师待遇边缘化等一系列问题持续、间接地助推了当前大学生群体核心价值观的模糊与动摇。当热点网络舆情形成时,高校的网络舆情工作大致停留在大学生出现个体或群体不当言论方向和内容之后再介入的局面,从未意识到从源头加强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建设、筑牢大学生思想防线工作的正本清源之效。同时专业管理网络舆情工作人才的缺位、网络舆情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缺失都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的突出软肋。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是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而产生的新事物,虽然舆情管理工作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引导、价值观培养具有重要且积极的意义,但尚未引起高校管理层面的足够重视。一方面,高校建设并不以舆情管理质量作为考量指标,故舆情管理工作不受重视,自然分配不到足够的资源与人力;另一方面,高校舆情管理工作组织设置不合理,现有的高校舆情管理工作人员中大部分是由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兼任,职能设置重复、管理流于形式,没有形成专人、专班与专门的管理制度,高校舆情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与协调性。此外,网络舆情管理涉及心理学、管理学等一系列专业知识,需要一批专业人士协同交叉作业才能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四、网络安全阀设置
依据社会冲突理论,社会冲突的积极作用是指各个社会都存在着这样一类制度或习俗,它作为解决社会冲突的手段,能为社会或群体的成员提供某些正当渠道,将平时蓄积的敌对、不满情绪及个人间的怨恨予以宣泄和消除,从而在维护社会和群体的生存、维持既定的社会关系中,发挥“安全阀”一样的功能。大学生群体因其相似的学习、生活经历具有群体共性,在面对网络舆情时,在集体氛围中容易达成意见的趋同或统一。高校在进行网络舆情工作管理时,应适当建立舆情安全阀场域与舆情安全阀机制。不再一味采取以堵为主的舆情管理策略,将学生群体舆情情绪引离原来舆情的目标,用其他替代性的目标和手段,使它们得以排发和释放。社会冲突论者认为,这是一种对所有社会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特殊心理(思想)疏导理论。在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可以借鉴同样的做法,以维护校园网络环境与校园生活环境的和谐与稳定。社会安全理论者认为,一个社会的结构愈是僵化,或愈是不容许对立的要求和主张表露出来,蓄积危险的、敌对的情绪便愈多,也就愈发需要社会安全阀制度。同样地,高校在针对学生群体进行网络舆情工作时,绝对不能以高姿态介入,而缺乏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去直接指导和试图强制引导学生;合理引导学生正确地表达自身言论与舆情思考内容,让学生在舆情事件时有畅通表达的途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和降低网络舆情淤积、堵塞造成的舆情事件风险。利用网络安全阀的设置,合理降低校园网络舆情风险是未来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可探性路径。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直接对象是大学生群体,组成内容涉及到时事与社会发展动态等一系列庞杂内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高校内各部门、各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协同配合来进行,切断任何一方之间的关联而独立行事,只会事倍功半,得一隅而失整体。同样要重视的是大学生群体的本身特征与心理动态,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展开不能只停留在宏观政策层面上的大而化之的部署与整体性的实施与推进,更要注重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与所关切的舆情内容,真正深入到大学生心目中去,以大学生最能接纳的方式展开舆情工作。忽视大学生群体的显示特质的舆情工作实际上是脱离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