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幼儿园开展Stem教育活动的实践

2020-01-10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幼儿园素养幼儿

(南方医科大学幼儿园 广东·广州 510550)

基于研究和实践证明,处于幼儿园学习阶段的幼儿,在科学和技术等方面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差距,这对于幼儿未来发展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换言之,在发展机会上幼儿存在差距。STEM教育属于新教育理念和模式范畴,具备融合性特征和跨学科整合功能。本文以幼儿园教学活动中STEM教育活动的开展为研究课题,积极探索实践路径,希望能使所有孩子对STEM教育进行接收,从而使他们在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差距缩小到最低,为培养全面型人才夯实基础。

1 在幼儿园开展STEM教育活动的意义

以现代我国幼儿教学模式为出发点,注重遵循幼儿个性差异,并以幼儿学习认知差异相结合,开展STEM教学,是STEM教育活动的内涵。学科整合为其最大特征,在相对丰富的课堂环境中,引导幼儿结合所学学科,形成系统的认知思维,从而培养幼儿基本动手能力,增强其认知能力。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STEM教学学科整合性凸显,而且具备动态特征,其并非是对某一领域进行突出,或是以某一学科知识为着眼点,而是以培养幼儿创造力为突破口,整合科学和数学等基础学科内容。在遵从各学科学习特点的前提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针对STEM教育活动,我国学术界普遍认可“在学前教育中,遵循幼儿个体差异,能够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

2 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开展Stem教育活动,虽然幼儿的认知模式能够得到健全,但欠缺实践教学方式,成为幼儿养成与发展创新精神等的制约因素。我国大多数幼儿园依然停留在传统视域层面上,而当今知识、经济发展迅猛,教学方法和理念不断更新,需要提高幼儿文化素质,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综合素养,而现代的教育模式对于对于现代化教育理念不相适应。幼儿园教师通识性知识普遍较差,所以科学活动在幼儿园是个弱项。为此,政府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引导幼儿园更新教学模式的职责。

3 核心素养下幼儿园开展Stem教育活动的路径

3.1 依托现实情景对教学单元进行设置

幼儿园教师可结合幼儿实际认知能力,以推动幼儿园形成核心素养为导向,充分挖掘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创造力,利于幼儿认知思维的不断完善。例如,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求幼儿准备小木棒、热胶棒以及热胶枪等制作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动手设计桥梁。首先,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水平,充分发挥出团队协作精神,科学的搭配分组。其次,教师在设计整个教学项目中,必须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在项目进行前,教师要把工程流程设计放在首位,对幼儿进行指导。幼儿结合教师的指导,利用自身基本识别问题能力,在小组谈论中找出设计桥梁中限制条件。并基于对他人做桥梁视频的反复观看,结合小组成员的讨论等,开始设计方案,用木棒制造原型。

3.2 有效整合课程内容

整合课程内容是开展STEM教学的关键点。因此教师需要注重以幼儿认知差异和个性为出发点,促进不同学科课程资源的全面整合,增强课堂立体化,旨在让多元互动化教学目标真正实现。首先,整合课程资源内容,教师应注重以某个相关领域概念为依托,对教学单元进行设计,把多个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对教学内容进行确定。

3.3 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幼儿园开展Stem教育活动,应围绕丰富多彩的主题。幼儿可以结合节庆、或时下热点,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中秋主题、国庆节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等。

教师通过构建教学情境,有助于幼儿理解和认知知识,为幼儿对实践技能的真正掌握创造有利条件。例如,我园开展STEM教育,主要围绕木工活动。并创设榫卯学堂,环境优美,工具齐全,材料丰富。当孩子们进入木工坊的一瞬间,就被里面的环境和材料所吸引,孩子们都会指着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工具议论纷纷,这是幼儿自主参加木工游戏的直接动机。

4 结论

总而言之,运用STME模式开展教学实践,基于不同课程资源的整合,对教学途径进行扩宽,实现全面融合学科内容。借助现实情景问题,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精神,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科学认知模式的完善,增强幼儿学习能力。可见在幼儿教学中运用 STME教学模式,具备重要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幼儿园素养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