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区产业扶贫问题研究
2020-01-10
(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 西宁 810000)
一、青海藏区基本情况及研究背景
(一)青海藏区地理及生态环境
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地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因此又被称为“三江源”,有“中华水塔”的美称。青海藏区在地理位置上包括6个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南藏区自治州、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在气候环境方面,青海藏区海拔较高,而且气温低,全年降水量较少。面积大但人口少是青海藏区一个普遍的特点,宗教文化信仰较为浓厚,青海藏区也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及能源,其中尤以矿产资源及生物资源较为突出。总的来说,青海藏区地理环境恶劣,生态环境基础较为脆弱,其中大部分地区处于“三江源”的生态保护区,不利于进行大力度开发,并且适合人居住生活及生产的区域也很少,但是其拥有的丰富的畜牧资源及具备的生态涵养功能也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自然风光复原性较好,特色资源众多。
(二)青海藏区经济发展特点
青海藏区的传统经济主要以畜牧业的发展为主,作为以畜牧业为主的藏区,它们从事畜牧业的生产生活有着悠久的历史。除此之外,当地的藏族人还会从事一些农业的生产活动,其中以种植小麦、青稞、油菜等农作物为主。古老的游牧生活与高寒地区的农业共同组成了藏区的传统农业经济。青海藏区经济生产活动较为单一,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另外也有受到藏区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青海藏区的制造业及加工业的生产则主要以矿产资源等有色金属加工为主,但是各自治州之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总的来看,青海藏区的工业发展状况较内地地区相比落后,产能产出结构效率不高,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目前的旅游开发方式较为粗放,旅游业整体收益水平不高,没有深度挖掘青海藏区特色旅游资源的潜力。
二、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研究
(一)青海藏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青海藏区6个藏族自治州GDP
从表1经济发展的总量来看,在2017年,除了海西州以外,青海藏区其他州的GDP总量及人均GDP水平均较低,其中最低的是玉树州,全州人均GDP仅为157 98元,海西州人均GDP水平接近于玉树州的9倍以上。纵向比较发现,青海藏区人均GDP为442 85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中还可以看到,海西州的经济发展总量及水平明显高于其他5个州,也是唯一一个人均GDP高于全国水平的藏区自治州。从GDP的增长速度来看,虽然青海藏区整体GDP呈现2.5%的增长速度,但是各个自治州的增长却相差很大,甚至海北州的经济出现-20%的增长速度的情况,而且与青海省整体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差也十分大。以上相关数据表明,青海藏区的经济发展较为不均衡,有的州的GDP增长甚至呈现出负增长的局面,表明了当地的财政收入远远不足以抵缴当年的财政支出费用,需要依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来支持其发展。
表1 青海藏区自治州经济发展总量①
2.青海藏区产业发展水平研究
(1)三次产业结构比
从表2三次产业增加值来看,青海藏区主要以第一产业生产为主,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50%以上,但是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全省相比较为落后,其中其第三产业的产值不到全省第三产业总产值的25%。从这6个自治州内部来看,其中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海西州最为领先,并且其第二产业产值远远超过了其他5个州的产值之和,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青海藏区产业发展极不均衡,海西州属于青海省的工业发展中心,其他5个自治州的工业发展则相对落后。另外,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来看,青海省的三次产业结构整体呈现“二、三、一”的格局,基本符合现代产业结构升级及优化。但是,从青海藏区的产业结构来看,依旧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来带动藏区经济发展,而且第二产业的发展在藏区六大州之中主要集中在海西州,这种发展模式可能会导致其他自治州工业及制造业发展水平越来越落后,地区之间产业的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青海藏区一、三产业贡献率比接近1∶2,青海省的一、三产业贡献率比接近1∶5,可以看到青海藏区的第三产业发展仍旧落后。按照钱纳里的产业结构与工业发展阶段来看,青海藏区第一产业贡献率低于20%,第二产业贡献率高于第三产业,已经处于工业发展的中级阶段。从内部的各个自治州的情况来看,只有海西州与果洛州的第一产业低于20%,但是果洛州较为特殊,气候环境较差,实际情况是第一、第二产业发展都较为落后。海西州第一产业比重低于10%,第二产业比重达到最高,处于工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其他四个藏族自治州则均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表2-2 青海藏区自治州三次产业增加值及三次产业结构比② (单位:亿元)
(2)三次产业对地区GDP增长的拉动的动态分析③
由于不同类型产业对于GDP增长速度的拉动效果不一样,下面以2007—2018年黄南州第二产业为例,以黄南州第二次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效果进行分析(见表3)。
表3 2007—2018年青海藏区黄南州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④ (单位:%)
以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为例做动态趋势分析,运用Eviews6.0对第二产业拉动率和GDP增长率做回归分析,以GDP增长率为自变量,第二产业拉动为因变量,测试回归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第二产业拉动与GDP增长率回归结果
注:variable:变量; coefficient: 系数 ;std.Error: 标准差; t-statistic :t统计量; Prob:p值;R-Squared:可决系数;F-statistic :F统计量。
根据图1结果得出线性回归模型:y=0.576*x-1.187。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较好,从可决系数R2为0.74就可以看出。F统计量为28大于临界值F0.05(1,10)=4.96,说明在显著性为5%的水平下回归方程是显著的。另外,第二产业拉动率与GDP增长率有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76,回归方程中自变量X的系数T检验也通过,t统计量的绝对值5.32大于临界值t0.025(10)=2.228,P值小于0.05,拒绝原假设,对因变量第二产业拉动率影响显著。最后,从方程F检验的P值及拟合优度来看,整个模型拟合较好,也能看出地方GDP增长速度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效果的影响,呈现正相关。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黄南州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主要与当地经济增长的速度相关,并且GDP总量每增长1%,第二产业对GDP增长拉动的效果就提高0.57%。两者呈现正相关也说明了GDP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从近年来黄南州GDP增长的速度来看,黄南州GDP总量增长速度处于先下降后提高的一个不稳定的局面,同样会带来第二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也是先下降后上升。另外,第二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增长速度也会对当地GDP的增长速度产生同向的效果。因此,对于青海藏区,产业的发展质量与速度均重要,它是地区经济总量发展状况的反映。
3.青海藏区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
从表4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纵向比较,青海藏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低于青海省人均水平,又远远低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绝对差距达到了1万元以上。并且,青海藏区农村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均低于青海省及全国的收入水平,但是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却远远大于全国2017年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2.71∶1,达到了3.25∶1,也超出了青海省居民城乡收入比3.08∶1。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还会导致社会不公平等问题的出现,是影响地区基尼系数的一个重要指标。再横向比较来看,青海藏区6个自治州之间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也十分明显,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海西州,达到了25 481元,是6个州中唯一超过了青海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藏族自治州,也仅次于全国的人均可支配水平,而其他5个藏族自治州的人均收入水平均在13 000~18 000元,远远低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青海藏区经济发展仍旧落后,人们生活水平不高。
4.青海藏区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目前青海藏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有所改善,但是青海藏区整体基础设施水平仍落后于青海省平均水平,并且不同自治州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差异也很大。以青海藏区玉树州为例,到2017年底,玉树州有各类学校211所,其中初级中学10所,高级中学仅3所,普通高等学校零所。另外,全州共有艺术事业机构7个,图书馆6个,群众文化机构14个,文物管理所7所。全州年末共有卫生机构96个。海西州到2017年底,全州共有中小学校共81所,其中,普通中学46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普通高等学校1所。另外,年末全州拥有各类卫生机构531所。其中,医院29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乡镇卫生院34所,其他卫生机构459所。并且体育机构达11个。⑥值得注意的是,青海藏区普通高等学校,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教育,6个藏族自治州共1所,其设立在海西州,整个青海省地区共有14所,教育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也是目前青海省地区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从这两个州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教育医疗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的基础建设状况差异也十分巨大,海西州的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是玉树州的卫生机构数量的6倍以上,而玉树州学校的建设数量是海西州的3倍以上,这可能由于玉树州的灾后重建工作,学校建设数量相对较多。总之,从青海藏区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来看,虽然比较过去20多年,已经在道路、医疗、教育、卫生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藏区的整体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水平依然在青海省地区内处于较为落后的局面。
5.青海藏区生态环境状况
目前,青海藏区草地生态环境退化较为严重,草场内放养的牛羊过载,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鼠害和水土流失面积扩大是影响青海藏区草场放牧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青海藏区由于地理环境较为恶劣,生态环境一旦遭受破坏就很难再恢复。由于一些草场的牲畜承载量超过了其阈值,导致草场出现退化,草场质量下降,不仅会影响当地草原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还会间接影响当地农牧民的增收及畜牧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政府已经逐渐开始对一些地区的草原生态环境进行了管制,包括禁止随地乱采乱挖、种植生态管护林等一系列措施。但是由于青海藏区区位及环境的特殊性,仅仅依靠政府单方面的行动可能远远不够,需要逐步加强青海藏区农牧民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总之,青海地区,不仅仅是青海藏区的生态环境,因为它是中国三大江流的发源地,它的生态环境的安全及质量都深深地影响中下游人民的生活及生产活动。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它的生态环境状态影响了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生态环境发展状况。
(二)青海藏区贫困人口现状分析
1.藏区民众经济上的贫困
从表1及表4中可以看到,青海藏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藏区人均GDP为44 258元,低于全国人均GDP水平。另外,从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一方面来看,青海藏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5 623元,与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相差10 000元以上。并且人均收入最低的藏族自治州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3 036元,也有少数一两个自治州经济发展水平较好,人均收入水平接近全国水平,例如海西州。但从总体上来看,青海藏区的民众依然处于一种贫困的局面,这种经济上的贫困会导致地区消费及生产活力不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部分产业发展就难以持续。
2.藏区民众思想上的“贫困”
一般来说,思想的深度决定了视野的广度,青海藏区的农牧民由于从过去就一直从事传统农牧经济,经历了很长的历史。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行,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藏区的农牧民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自身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还是局限于传统的农牧业。因此,与其他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他们那种生产方式及习惯就慢慢成为阻碍藏区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由于思想上的保守性与传统性等特点,青海藏区的农牧民至今保存着依靠耕种及放牧为生的生活观念。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藏区不断有青年外出谋求出路或者打工,但是笔者调查发现,外出务工的人一般也仅限在当地的县城或者西宁市区内,并且大部分人缺乏文化知识或者文化水平较低,从事的行业与生产活动依旧落后,而从事商业或者企业经营的人少之又少。因此,青海藏区的民众如果不能从思想上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可能会导致当地经济发展的贫困持续存在。
(三)青海藏区产业扶贫的必要性
当今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之一就是来自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它能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产品的价值与产量。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则是技术进步与科技发展,它们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因此,对于青海藏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十分有必要。青海藏区的第一产业主要集中在农业与畜牧业,一般农牧户都以加入村级合作社形式来进行生产与经营。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农牧民管理牛羊的水平与技术落后问题,但是由于大部分村集体规模经济较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青海藏区畜牧业产业的扩大。对于青海藏区的第二产业,主要以重工业为主,凭借一些重金属资源的丰富特征,有色金属的冶炼成了青海藏区独特的优势产业。但是由于部分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与限制开发等规定,相关的重金属加工业与制造业也仅仅集中在海西州等地区,其他藏区自治州的第二产业发展相比则较为落后。基础设备及相应的生产技术严重匮乏,这也是导致青海藏区自治州中海西州第二产业产值远远高于其他藏区自治州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地理位置及环境的特殊性,青海藏区处于一种地广人稀的局面,第三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当地的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带动,大部分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动力严重不足,新兴服务业较少,传统服务业比例过高。青海省目前定位了4个扶贫地区,包括东部地区、环青海湖地区、柴达木地区和“三江源”地区,其中后3个地区均属于藏区。对于前面提到的青海藏区不同类型产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青海藏区的产业扶贫势在必行,并且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农牧民为主体对象,对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问题进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通过一系列的产业优惠及帮扶政策扩大当地农牧民的就业范围,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三、青海藏区产业扶贫的难点
通过上述对青海藏区不同产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之后,总的说来,青海藏区产业扶贫的难点可以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一)地理环境恶劣,基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发展受限
青海藏区属于青海省的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欠发达地区。它也是集中了以上诸多特征的地理环境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从海拔高、降水量少这样的特征来看,就注定了青海藏区农牧业发展比内陆其他地区更加艰难,产业的发展及投资成本也会更高。青海藏区由于远离市行政地区及经济发展中心,导致藏区的产业发展很难获得经济中心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或者说效果不是很明显。另外,青海藏区大部分地区都属于生态保护区,其中“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就属于限制开发区,其总面积达到全省面积的57.7%。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青海藏区的经济发展不仅面对着内部因素等限制,还有外部环境等条件的约束,各类型产业发展的动力大大减小。
(二)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从之前藏区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的介绍可以看到,青海藏区目前的基础设施虽然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各种教育、文化、医疗设施仍然不足。青海省的绝大多数教育资源都集中于省会西宁市与海东市,各个藏族自治州获得的教育资源极少。另外,由于藏区的生活环境较为恶劣,高寒缺氧的环境也导致藏区的农牧民易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当地医疗机构及医疗设备也是供不应求。种种因素都导致了农牧民在藏区生产生活及发展产业的高成本。并且,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工业污水处理及垃圾回收处理的工厂及设施,如果在这样一个工业发展基础几乎为零的地区重新发展新兴工业,暂且不考虑回报与收益,初期投入的成本也将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青海藏区的产业发展应当走一条独特的具有地区特色的道路。
(三)不同地区产业发展不均衡,差距大
青海藏区包括6个藏族自治州,这6个藏族自治州之间产业发展程度有较大的差异。从前面的产业贡献率及人均GDP可以看出,发展最好的海西州第二、第三产业贡献率之和达93%,与发展最差的玉树州第二、第三产业贡献率之和仅57%,贡献率差距达到了35%。另外,海西州属于青海省重工业及制造业的中心之一,工业发展基础较好,因此当地主要以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为主,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对于玉树州,由于是新建城市,各种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并且工业发展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活力不足,这样的情况在青海藏区其他自治州也有出现。总的来说,由于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差异,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心不同,青海藏区各自治州发展较不均衡,仅仅依靠长期的政府转移支付,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地区的根本发展问题,一旦政府减少财政补贴,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返贫的现象。
(四)传统产品产业链短,现代服务业比例较低
在青海藏区的农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一般以初加工为主,如牛羊皮、牛羊肉制品、牛羊乳品等。一个原因是当地生产加工技术有限,无法生产出其他的附加值高的产品;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合作社经营的产业规模较小,只涉及初级产品的加工,对后续农副产品的生产较少涉及,整个畜牧业产品的生产加工链较短。虽然产品周期较短能够较快地带来实际收益的增加,但是这种初级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并不能有效带动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依托于传统产业的发展必须走一条特色专门化的道路,这样才能通过高原特色产业产品的研发带动地区经济及产业的转型升级。另外,从青海藏区的第三产业来看,藏区第三产业类型目前仍然集中于传统的服务业,以果洛州为例,截至2017年底,当地建筑业、批发及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与餐饮业等行业收入总计达13.6亿元,而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收入总计为4.1亿元,其中,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业的登记收入为零。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传统服务业收入是现代服务业总体收入的3倍以上,这些数据表明了青海藏区部分自治州第三产业发展仍然主要依赖传统的服务业,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较为缓慢,新兴产业的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五)地区人才引进困难,产业技术人员匮乏
青海藏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也较低,对外地人才的吸引力也不足,自然资本的趋利性导致了青海藏区产业资本积累的困难。同样,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趋利性。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足以为新引进的技术人才支付等价的报酬或者薪资时,就会出现人才的流失或者难以引进技术人才。笔者在参加过几次青海省的实地扶贫调研之后发现。大部分中央政府委派下来的扶贫干部及技术指导人员,在当地从事工作三四年之后又调回中央或者其他地方工作,对青海藏区的产业扶贫及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在笔者看来依然不是持续性的。外地扶贫干部离开后当地又会陷入一种无人指导的局面,换上的新领导干部也无法在短期内摸清当地的发展状况。另外,由于青海藏区大部分农牧民文化水平较低,农业及畜牧业生产及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当地培养的产业技术人员也十分匮乏,这是导致藏区农牧业生产效率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青海藏区产业扶贫的对策建议
青海藏区产业发展的难点类型众多,总的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种。外部因素有的较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像自然环境因素及资源禀赋差异等;但是内部因素有些可以通过自身的提高及相关产业扶贫政策的制定来克服。例如,地区基础设施及教育文化水平的差距;企业产品加工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较低;地区工作人员劳动技术水平低下等,可以通过政府政策及产业扶贫或帮扶等措施来改善当地经济发展落后的情况。这里笔者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给青海藏区的产业扶贫提出一些切实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
一是由于青海藏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产业发展及管理成本都比其他地区高出许多。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该继续加强藏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只有提高人民基础生活水平才能为产业发展的培育及增强市场活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是部分青海藏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一些关键的产业技术不过关,难以形成地区优势主导型产业。需要政府对相关的产业进行扶持,除了制定一些产业帮扶政策之外,给企业的产业发展运营以实际的优惠,笔者认为还应当派遣相关专家及技术骨干进入企业中,与企业共同解决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应该适当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例,能更加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二)企业层面
一是企业家是民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主体。对于青海藏区的产业发展,笔者认为加强对各行业的企业家的指导与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组织其经常参观内地其他优秀企业的展览会,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理念不仅能够带来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还能给该行业的发展树立榜样和供其他企业借鉴。
二是企业作为市场产品的制造生产商,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效益及生产效益。青海藏区大部分农牧产业生产加工的产品附加值较低,主要集中于初加工,带来的产品收益与利润不高。当地企业应该主动加大特色产品的研发力度,开发出具有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另外,延长相关产品的产业链也是一个提升产业经营效益的选择。
(三)个人层面
一是青海藏区的农牧民大多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相比其他行业,农牧业对劳动技术水平的要求比较低,这也造成了青海藏区大多数农牧民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参与其他新兴产业的竞争力。因此,除了青海藏区义务教育之外,个人也应该积极参与各种产业组织的培训活动,提高自身参与其他行业的劳动素质技能。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二是“扶贫先扶志”。在享受政府的各种帮扶政策的同时,个人应该也积极主动进行脱贫的行动。首先需要自身确定适合自身摆脱贫困的方式,借助政府的帮扶后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一定要防止出现“等、靠、要”的思想,个人的努力才是摆脱贫困的关键。
“一个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⑦总而言之,青海藏区作为我国经济落后、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高原地区,应努力借助自身以及外部的发展机遇与条件来摆脱贫困局面。共同实现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是青海藏区每一个人民的愿望。青海藏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离不开企业,也更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注释:
① 表中数据由2017年青海统计年鉴及各州统计公报数据整理所得,青海藏区数据由相关各个自治州数据推算所得。
② 表中数据由2017年青海统计年鉴及各州统计公报数据整理所得,青海藏区数据则由相关各个自治州数据推算所得。
③ 拉动:指GDP增长速度与三次产业贡献率乘积。
④ 表中数据由2007—2018年黄南州统计公报数据整理所得。
⑤ 表中数据:2017年青海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年鉴,青海藏区数据由各州数据整理所得。
⑥ 数据来源:2017年青海省统计年鉴及各州统计公报数据。
⑦ 习近平同志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2013-11-24至2013-11-29《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