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富有村踏上“富有”路
——记北镇市中安镇富有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涂破

2020-01-10

共产党员(辽宁) 2019年24期
关键词:全村驻村贫困村

“告诉远方的孩子们,不用惦记家中的亲人。现在的生活非常好,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节节高!党的政策深入人心,精准扶贫落地生根……”这首歌曲名叫《我的家》,是北镇市中安镇富有村的村民自发创作写给外出打工子女的。听着朴素的歌词,我们不难感受到其中洋溢着自豪与满足。

“2019年,富有村的集体收入要达到20万元!”这是富有村在2019年工作计划中首先提出来的,而且是必须完成的工作目标。对于这个曾经的省级贫困村,若在早些年,这个工作目标是难以企及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我们将时钟指针拨回到2017年9月。涂破以驻村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身份,第一次来到北镇市中安镇富有村。

“富有”这个吉利的村名,其实并没有给这里的百姓带来富足,富有村多年戴着一顶“省级贫困村”的帽子,村集体有十几万元的欠账,全村有65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富有村人多地少,基础设施不发达、产业不发达、交通运输不发达。这三个“不发达”成为横亘在富有村脱贫致富路上的“三座大山”。

早在2016年,根据省、市有关部署,锦州市委统战部就对富有村进行了重点帮扶,村容村貌、村集体经济以及产业扶贫状况已大有改观。涂破驻村前,在富有村投资近60万元的60kW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已基本竣工,总投资40万元的棚菜小区一期工程硬件设施建设接近完成,计划投资200万元的288kW分布式光伏项目已通过审批。如何打好市委统战部留给富有村扶贫脱困的一手“好牌”,绘制好发展富民的“蓝图”,有效破解产业发展的“瓶颈”,涂破开始统筹谋划……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关于农村公路发展的报告上批示强调:“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涂破驻村后仅用了两天时间就把富有村的大路小路、犄角旮旯走了一遍。虽然此前村里已完成了3.2公里的路面硬化,但多年来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欠下的“债”实在太多了。经过深思熟虑,第三天一大早,涂破把村“两委”班子成员召集到一起,平静地只对大家说了一句话:“咱们修路吧!”

修路不是光靠拍脑门儿就能成的。村“两委”班子把党员和群众代表聚到了一起。村党支部书记柴伟大声地说:“新来的涂书记想带领大家把村里的路修一修,大伙儿说,修不修?”

“修!”会议现场回荡的是大家异口同声的响亮回答。这路,确实把富有村“困”得太久了。

在交通运输战线工作多年的涂破深知,修路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首先将富有村的实际情况向锦州市公路处党委作了汇报。交通不便制约富有村发展的现状,得到了锦州市公路处领导的关注,数次集体到富有村调研,探讨路线设计和建设方案,并多次到省交通运输厅详细汇报,终于为富有村争取到5.3公里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指标。接下来,富民强村的“康庄大道”进入紧张有序的施工建设中……

2018年7月20日,涂破在驻村日记中写道:“今天,全村人期盼多年的水泥路终于开工建设了,老百姓奔走相告、积极配合。再过一个多月,富有村将实现家家户户通水泥路,彻底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全村人走上平坦的致富路,是父老乡亲的期盼,也是我的愿望。”

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

在走访中,涂破发现村里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于是,他制订了一系列学习活动计划,邀请“娘家人”、拥有30多年党务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前来授课培训,在全村党员中开展了主题为“富有村要富有,我们怎么办”的大讨论,着力提高全村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带头致富能力。“大讨论”在全村党员群众中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解答了全村人脱贫致富路上的种种疑虑,统一了思想、鼓足了干劲。于是,在修建村路的过程中,除了能看到施工队伍之外,还有富有村党员、村民义务帮忙的身影。党员有闯劲,群众自然有干劲,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涂破(左二)在了解笤帚编制工艺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日之暖。作为第一书记,对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不但要保持“面壁十年图破壁”的信心和耐心,还要具备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和素质,更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勇气和魄力。

——摘自涂破驻村日记

本着“已建成的尽快见效益,有眉目的抓紧落实,有消息的全力争取”的原则,涂破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争取资金、办手续、跑市场,全力推动富有村各个建设项目真正落地建成:60kW集中式光伏电站已并网发电,288kW分布式光伏项目投入生产,棚菜小区一期6个高温暖棚已租给种植大户并投入生产,二期6个暖棚也已投入使用。2017年12月,富有村顺利通过省扶贫办专项验收和第三方核查,成功实现“贫困村摘帽”。2018年,富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万余元,成功甩掉了“空壳村”的帽子。

发展行不行,文化要先行

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是富有村发展的一条文化主线。富有村有着几十年编制笤帚的历史,手艺人不在少数。在涂破的指导下,富民编艺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了,着力发展满族工艺笤帚编制产业,并争取到少数民族工艺产业发展资金的扶持,用于建设产品展示大厅、扩大生产规模、制作工艺提档升级。产业兴旺,富有村人的干劲一天比一天足。

在涂破的带领下,富有村大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开展了“村内好人”评选、村歌创作等一系列活动,并不断加大村容美化绿化的力度。今天的富有村道路整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乡风文明、民风淳朴、家风良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有”村。

猜你喜欢

全村驻村贫困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全村唯一收件人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驻村第一书记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Beams Up
那片土地 那座村庄 那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