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读促学
——谈农村初中古诗文教学

2020-01-09罗丽美

课外语文 2020年21期
关键词:范读古诗文含义

罗丽美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小楼中学,广东 广州 510000)

农村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存在教学观念陈旧、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不愿读、不愿背,学生严重缺乏对古诗文的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不扎实。因此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改变观念,引导学生掌握诵读古诗文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针对农村初中古诗文以读促学策略进行论述。

一、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古诗文是一件比较枯燥和抵触的事情,它比现代汉语难理解,用语习惯和现代又存在着差别,所以学生不能够充分地理解。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培养起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教师让学生通过吟诵的学习方式走进古诗文。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要学习的内容上,从而对古诗文产生一种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充分感知语言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奇妙无穷,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也逐渐培养起来了。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语感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是至关重要的,它包含了学生对于语言文字表面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涉及到对于深层含义的把握。而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掌握是建立在学生广泛积累语言知识的基础上的。学生通过诵读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自己的语音语调,判断出自己对文本理解是否到位,能够做到句与句之间有效的衔接和连贯性。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于诵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语言感知的能力。让学生反复去吟咏大量的古诗文,让视觉和听觉进行配合,结合自己的心理感受,熟悉文言文的遣词琢句,对于文言文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的感知,培养学生更好的语言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记忆力

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要让学生能够达到熟读成诵的一种目的。但是大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并没有很多时间来完成这项学习任务,一般情况下就是背诵教材中的指定篇目。这种短时间内的记忆虽然能够让学生应付考试,但是时间久了学生很容易遗忘。这样的背诵效果显然是不理想的。那么教师让学生在诵读古诗文时,应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古诗文声律节奏、作者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的起伏,还有整篇文章呈现出来的气质韵味,使学生获得一种情感体验。因此古诗文教学配合这样的一种方式进行吟诵,更容易让学生在背诵中感受到一种轻松和愉悦,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文章中表达出来的情感。让学生通过一遍遍诵读,获得更好的学习和记忆效果。

二、以读促学在农村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借助范读激发学生兴趣

要想让学生能够通过诵读领悟古诗文的含义,学生必须要掌握诵读的方法,能够真正做到会读文章。因为在古诗文中含有很多生僻的词汇,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畏惧的情绪。虽然古代和现代的汉语很多汉字的读音相同,但是会出现一些异读的现象。比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有这样的一个句子,“同舍生皆被绮绣”。其中“被”字在这篇古文中读作“pī”,是通假字。这些通假字古今读音存在着差异,对于刚进入到初中的农村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所以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要能够给学生进行古诗文的范读,通过范读让学生能够清楚地掌握每一个字的读音,在自己范读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使学生能够根据大部分古诗文的规律和方法总结出一些技巧,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而且针对古诗文中比较复杂的句子,教师范读时也要学会帮助学生进行断句和停顿,指导学生如何把握节奏,要注意正确地范读,避免引发含义上的分歧。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这篇文言文时,其中有一句是“其一犬坐于前”,这时教师给学生展示两种停顿的方式让学生选择,一种是“其一犬/坐于前” ,另一种是“其一/犬坐于前”,学生通过课文的注释了解到这句中的“犬”表示的是像狗一样,因此犬用来修饰坐,所以这句话的断句应该是“其一/犬坐于前”。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之教师要能够通过自己的范读和引导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言文的奇妙之处和魅力之处,让学生求知的欲望被点燃。

(二)引导学生掌握灵活的诵读方法

在让学生朗读完两遍古诗文之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自己进行默读,默读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能够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注释和教师的讲解将文本的内容和含义进行梳理,能够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含义和结构的安排。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后面的背诵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诵读的方式可以是多样性的,教师可以范读,也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地放声朗读、分角色朗读,也可以是学生默默地研读、查读等。总之教师要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灵活多样地朗读,不能放任自流,指导学生通过读感受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比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配乐朗读,风雨声、战马声让诗歌的意境与情感跃然纸上,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又如在学习《小石潭记》时,这一篇古文的难度相对较小,那么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时就可以通过一种竞赛的形式展开,让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哪一个小组的学生能够读得准、读得顺,获胜的小组可以赢得教师准备的物质奖励,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朗读中自行揣摩、领会文章的深层含义,通过这样的朗读方式进行记忆和感悟,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三)让学生熟练诵读,实现背诵效果

初中阶段的古诗文篇幅大幅增加,古诗文里面也会有很多经典的语句,学生如果能够进行大量的积累会对语文的学习包括习作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要能够让学生对这些古诗文进行熟练的诵读,实现学生最终的记忆。比如在学习《爱莲说》这篇文章时,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用来赞扬一个人洁身自好的良好品质。还有《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句子对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感染和熏陶,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往往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对于学生语文的素养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也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古诗文的美和古诗文存在的价值。

三、结语

总之,语文的古诗文教学应该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在语文的整个教学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古诗文教学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教师要勇于创新,善于让学生通过诵读完成思考和感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也需要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获得更多的收获,使语文的古诗文教学永远充满魅力。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思考,不断创新,勇于尝试,才能够为古诗文教学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让语文课堂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猜你喜欢

范读古诗文含义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虚荣的真正含义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