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和谐共生”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020-01-09张耀红

课外语文 2020年21期
关键词:和谐共生贺卡共生

张耀红

(甘肃省平凉市铁路中学,甘肃 平凉 744000)

“和谐共生”是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和谐共生教学法,就是追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激活、共生共长,追求课堂教学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繁荣的教学方法。

说到和谐共生课堂,黄厚江老师的教学案例集《作文课的味道》,就是最好的诠释。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案例:一个是《写出人物的特点》,黄老师借班上课,他从自己的名字入手,让学生用“黄厚江”三个字分别组词,然后概括出“我”的特点,写一段话表现“我”的特点,展示习作,评价后修改提升,补充材料和事件,深入认识人物特点,丰富写人的手段,拓宽写人的思路,认识写人的方法。通过以上六个步骤,在一节作文课中,让写作训练贯穿始终,不怕学生暴露写作缺陷,始终关注绝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过程,尤其是让那些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够有所提升。另一个案例是《写出特别之处背后的故事》。这节作文课是围绕著名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的作品《雪地贺卡》的阅读展开的。这是一篇故事性特别强、篇幅短小的文章,黄老师在几个关键的点,就是故事的“特别之处”“悬停”让学生续写,例如PPT出示文章开头,即出现了一个胖乎乎的雪人,怀里插着一个贺卡,于是让学生猜测贺卡上会写些什么,请以这个孩子的口吻写贺卡,然后和原著对比,体会作者的匠心。再读到“我”给李小屹(即雪人怀中贺卡的作者)写了一张贺卡,于是再次让学生写贺卡,全班交流点评,然后对比原著,肯定学生的创作水平。接下去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发展,教会学生写记叙文要情节不断展开,不断变化,内容才会越来越丰富。之后对比原著,学习结尾,体会感情,改写结尾、品读标题。这样的一节“读写结合”课,是真正的读与写的融合,借助读唤醒写的欲望,借助读生发了写的活动,借助读丰富了写作的体验,实现了读与写的共生。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案例。

我下乡支教,在九年级教学冰心的散文《谈生命》和勃兰兑斯的《人生》之后,我要求学生当堂仿写,给生命或者人生打一个比方,写出自己对生命或者人生的认识。因为刚刚接这个班,而且是比较薄弱的农村学校,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限,很多学生只能写出一百来字的片段,于是我和学生一起,共同来完成这篇习作。根据学生的反馈,在黑板上列举出对生命的比喻:一朵花、一张白纸、一趟单程列车……然后以其中一个比喻为例,师生共同叙述它的成长过程。学生往往简单列举过程,而忽略了在某一个过程它的生长变化,以及周围环境对它的影响。如花朵在春天刚刚到来时,感受到第一缕春风,它会悄悄地舒展筋骨,打出一个小小的花苞。但是寒风会击打它,冰雪会摧残它,于是它在花萼的保护之下,静静地等待……和学生一起回忆生活中一朵小花的成长,回忆周围环境的变化,孩子的眼里写满了兴奋,原来这些就是他们每天能看到的啊,为什么就没有在意呢?于是在师生共同的回忆、叙述中,他们对美的理解渐渐被唤醒了,心里的那个框框被打破了,思维一点点活跃起来,思路一点点开阔起来,很快,我们师生共同完成了以一朵小花为喻体的散文《谈生命》,再次让他们独立思考完成这篇习作,孩子抛开这个比喻,独自创作,也出现了不少佳作呢!这节和谐共生的作文课,唤醒了孩子潜藏的创作欲望和写作能力,打开了他们心灵的窗户,很多孩子开始学会了去观察生活,发现写作素材。

“和谐共生”的课堂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融入课堂,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那么,怎么才能打造和谐共生的高效课堂呢?

一、培养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细读能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西北师大教授石义堂说过,他刚刚毕业走上教师岗位时,指导老师要求他们背会每一篇课文。一个语文老师,要把课本上的每一篇课文全部背会,这谈何容易!但是他们确实做到了!对一篇课文,熟悉到能流畅背诵的程度,你一定会有自己的更多理解和感悟。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对学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备课似乎变得越来越简单了。很多教师的备课仅仅是上网、搜索、复制、粘贴、打印,或者是买来一本厚厚的教案书。有老师会说,这些现成的东西,自然是比我自己的设计要好得多,为什么不能用呢?可是,如果一直依赖这些参考书、教案书,你永远没有自己的理解,也就很难激发学生对课文的独到见解。

著名特级教师曹勇军老师在《语文,我和你的故事》一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讲授《云南冬天的树林》一课的经历。这是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被公认为难教的一篇,于是他从三天前开始着手准备。“前天下午就着手准备,可是看了几遍,恍恍惚惚,意思抓不住……”“晚上我调整了阅读的态度和策略,不再带着过强的理性的预设去硬读,而是保持一种自然的状态……”“第二天晚上,我继续挑灯夜战。摆在我面前的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文章好在哪里,二是学习这篇文章要教给学生什么东西……”

为了理出一篇课文的教学思路,曹老师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晚上还一再“挑灯夜战”,就是为了自己先读懂作品,读出自己的感悟,然后再思考应该给学生教些什么,怎样教。这种细读、深读文本的精神,怎么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呢?他说:“读法决定教法——要把自己的理解、困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拿出来,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探究。要想教得好,教师自己必须读得好。我读这篇文章有两点困惑:一是这篇文章到底好在哪里,二是这篇文章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价值。”在读原著、读作品集的过程中他解除了自己的困惑。其实我想,对绝大多数作品,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都要问自己这两个问题。当我们真正明白了这两个问题,才有可能让学生学得明白。

二、教学设计要做到“目中有人”

备课要首先“备学生”,这是每个老师都知道的,可是这也恰恰是我们平时的备课中最容易忽视的。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以下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也就是说,老师要教的,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

钱梦龙老师曾经说过一段很能体现语文教学真谛的话。钱老师很谦虚,他说:“我是初中毕业生,我的语文水平不高,我备课时,自己觉得理解起来有点难度的地方,我想,学生可能也会较难理解;我自己看了好几遍才看出来好处的地方,我想,学生也很难看出它的好处来,我就在这些地方导一导。”

曾经有人问,钱老师上课时为什么学生总能和他配合得那么默契呢?钱老师回答说:“因为首先我考虑的不是学生将会怎样配合我的教,而是自己的教学怎样去配合学生的学。因此,仔细体察学生认识活动的思路和规律,是我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备课,文本的教学解读,一方面要依据体式,正确地解读课文。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对学生读不懂、读不好有切实帮助的教学内容。

三、设计有效的“学的活动”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课堂看上去也有师生互动的过程,但是绝大多数时间是教师在讲,学生的活动是单一的,而且是单个的,是个别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这样的课就显得很死板,很沉闷,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也很枯燥。这样的课,就是只注重了教师“教的活动”,而忽略了学生“学的活动”。

一堂课,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交往构成的。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生在《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给语文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备课时,要把“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区别开来,并关注它们的联系。把“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混淆起来,往往导致老师以自己“教的活动”代替学生“学的活动”,这是我们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其实何止是语文,每门学科的教学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什么是以“教的活动”代替“学的活动”呢?相信我们很多老师听过这样的课:教师有激情地导入,使用了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甚至很多老师还会使用拿手好戏,比如唱歌啊跳舞啊画画啊之类的活动,课堂看上去很热闹。但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看呢?学生“学的活动”可以说非常机械、呆板、单调,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放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在整个课堂教学,乃至大部分学生在十几年的课堂学习中,所经历的“学的活动”就是听老师讲,回答老师的问题,观看老师制作的多媒体,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很难有成效的,这样的课堂教学,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怎样设计才能突出“学的活动”呢?课堂上,学生有读书、有思考、有展示、有同学交流师生交流的活动,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发现知识,这样的课堂,才是共生的课堂,才是师生和谐相处的课堂,学生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才能真正获得精神的自由,真正享受课堂的美好,享受语文的美好。

总之,课堂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我们备课中是否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考虑了多少学生的学情,也取决于我们在备课中对学生“学的活动”的关注。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就是唤醒。我们的课堂中更多地关注了师生的“共生”,才能更好地唤醒学生心中对美的渴求,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猜你喜欢

和谐共生贺卡共生
新年写贺卡
新年贺卡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中秋贺卡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贺卡里的爱
基于遗址保护的城市和谐共生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