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教师教育课程改进的实践探索

2020-01-09刘巧云马宝娟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师范高校教师能力

刘巧云 马宝娟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4年9 月9 日,习近平总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1]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教育发展实际,强调提升教育工作质量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为我国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南。2018 年9 月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2]再次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高校教师教育课程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有针对地进行改进,进而满足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需求。

一、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改进的意义

(一)有利于完善高校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结构是推动课程目标顺利转化为教学成果的纽带,是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促进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改进,有利于完善高校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一方面,有利于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特点调试课程结构,打造多元化的课程结构体系以适应主体差异;另一方面,便于整合课程内容,进而以综合化的方式处理并实施,满足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要求。

(二)有利于促进未来教师专业化发展

师范院校的学生是未来教师专业人员的主力军,对其进行职前教育十分必要。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背景下,教师培养课程的全面改革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3]。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的改进,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以实践为取向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的学科综合素质,加强教师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的掌握,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素养的改进,进而全面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大大提升未来教师专业化队伍的教育教学素质。

(三)有利于实现师范学生指向性的培养

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师范院校培养方案存在教师培养缺乏适应性和指向性、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创新性不足、教育实践效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等突出问题。因此,加快教师教育课程改进,有利于实现师范学生指向性培养。一方面,可以满足课程结构均衡性的要求,改变学生动手能力差、知识体系相互独立的状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针对师范学生教师教育薄弱环节,创新培养学生的方式方法,完善教师教育的课程培养机制,提高师范学生教师综合素养。

二、部分高校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开设课程的内容结构同教师资格考试需求脱节

高校开设的教师教育课程不能有效满足师范学生应对教师资格考试的需求。以往传统的师范类学生并不需要通过参加教师资格考试获得资格证书,因而高校教学课程的内容与层次的设置并没有研究过其是否与国家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具有一致性。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不仅涉及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会考察作为一名教师所具备的教学基础知识素养和基本能力。目前,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众多,内容繁多,部分高校日常所开设的教师教育课程中缺少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内容,导致其与当前教师资格证考试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二)教学能力培养和评价环节相对缺失

将教学理论合理高效应用于教师实践是改进教师教育课程的要求之一,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则是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衔接起来的纽带,教学能力的评价则是教师教育课程改进的重要内容。部分高校虽然会按照课程改进的要求进行课程改革,但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传统的单一的理论传授的模式仍然十分明显,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此外,学生的教学能力需要以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判断,而部分高校相对缺失学生教学能力的评价,这就容易导致教学改进的动力不足。

(三)相关课程知识的融合度较低

当今社会对教师教育的要求明显提高:从内容维度来看,需要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知识结构来看,要求教师具备多元丰富的知识储备。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日益重视本课程知识的教学,却忽视融合其他课程知识的教学实践。由于部分教师非常擅长自己教授的科目,不擅长其他科目的实践内容,相对缺乏综合多元的知识素养和知识能力,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相对不足。

三、改进教师教育课程的具体建议

(一)创立 “体验、实验、实践、反思” 四位一体的课程结构

融合相关教师教育课程知识,创立 “四位一体” 的课程结构。大一阶段,开设现代教师素质论相关课程,让师范学生一入学就体验到教师教育课程。学生主要通过观看视频、参与演示等活动,初步体验教师的职业特点,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开设基础教育改革专题研究课程,增加、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大二阶段,开设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学政治课教学艺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同时,安排教育见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大三阶段,组织进行微格教学等实践教学,并且在组织教育见习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实习活动。通过参与见习和实习,让学生既能够近距离了解现实的中学课堂,又能够在实践中提升从师技能。大四阶段,安排教育实习案例分析课程,反思教育教学实践,包括班主任工作、教学案例分析等。有了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够真正检验师范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各个年级都要注意建立过程性评价体系,客观、合理地评价学生。将“体验、实验、实践、反思”“四位一体” 的课程体系嵌入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中,弥补师范学生大三才开始接触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不足。

(二)构建 “三线归一” 的实践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素质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更加注重实践能力。改进教师教育课程,可以通过改革传统的实践模式,构建实践取向知行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即构建 “三线合一” 实践模式来实现。一线“走出去”,深入基础教育见习、实习活动,学习相关讲座,观摩教学比赛。二线 “请进来”,把基础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 “请进来”,先后邀请实习基地的一线优秀教师一同交流。三线 “共同体”,学科教师与基础教育共同成立 “教育研究共同体”,高校教师与基础教育教师通过项目合作、开展讨论等方式,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这三条线的宗旨总结起来,即全面系统性地提高师范学生的教学素养。

(三)以课例研究为依托、以技能竞赛为平台,改进教学方法

在日常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分层次课例研究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要,以情境教学、模拟课堂以及教学案例分析等渠道,提高师范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引领[4],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适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把课例研究贯穿教学始终,增强知识的感染力、趣味性,以生动丰富的知识内容加强学生学习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学习实践技能训练和技能竞赛,推动技能训练常态化、专业化、竞赛化,以比赛促进学习,以专业推动练习,全面提高并不断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师范高校教师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综合指数法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